返回

第十四回 占营运李靖识奇人 饯军仪青莲谈敌国

首页
整顿人马去了。

     再说太宗见了尉迟恭、李靖往潼关阅兵,心中不安。

    一日,朝谒已毕,往军机所议政。

    太宗道:“朕赖卿等之千辛万苦,奄有天下。

    方期干戈宁静,与卿等共乐升平,前日见尉、李二卿辞朕北征,心甚不安。

    卿等俱有远见,大约李、尉二卿,几时方可凯旋?”右相长孙无忌奏曰:“陛下少日出兵,亲冒矢石,请将争功,故能战无不克。

    今太平已久,请将皆富贵显荣,比不得少日,乃草莽之士。

    况北地兵强将勇,又非昔日反王乌合之众可比。

    二公回期,难以预定。

    ”大学士禇遂良曰:“乱世交战,为将领兵,是将在前,而兵在后,治世出征,为将督兵,是兵在前,而将在后。

    今日大军北向,必番将领兵而南,我将督兵而北。

    主客之势相形,利于客不利于主也。

    ”左相房玄龄曰:“我军远出,利在速战,倘敌国以逸待劳,静以观动,以伺天时之变,则我军虽众,亦无所用力矣。

    ”太宗曰:“何为天时之变?”玄龄曰:“久旱久雨,即为天时之变。

    彼或出奇兵,我或军粮尽,虽李靖多谋,亦未如之何也。

    ”太傅李敬业曰:“诸君饶舌,亦无益于事。

    各书一字于掌中,如能相合,便是所见皆同。

    ”太宗道:“如此甚妙。

    ”遂各书一字于手中,出而视之,皆是一个“和”字。

    太宗大喜。

     次日,接得尉迟本章,内言某日甲子,当以丙寅时大军起程。

    太宗闻奏,即命备驾亲来饯军。

    到了潼关,尉迟恭、李靖伏道而迎。

    接入中军帐,三呼已毕,太宗道:“卿等远征戎机万里,关山飞越,朔气寒光,照尔铁甲。

    二卿此去,马到成功。

    朕特来滋,扬觞称饯。

    ”尉迟恭曰:“臣等仗圣上龙威,战无不克,招无不降。

    愿陛下内亲大臣,外恤民隐,臣虽肝脑涂地,不足以报陛下。

    ”太宗问李靖道:“众卿皆通时达务,而卿为长者。

    今率兵北向,当以何时为回期?”李靖奏曰:“臣今北去,大约一纪可回。

    ”太宗曰:“何若是之难也?”李靖道:“北方风气强悍,民乐战斗。

    高帝登极之是,就不服中原,屡责我主负约,其怒已深。

    况他远祖世为北番之主,岂能轻易摇动。

    今大军往征,他必有准备。

    且彼国多贤,突厥必用康和阿、颉和主掌兵权。

    向日王世充、单雄信诸人,其才不能及也。

    ”太宗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二卿此去,当以何策为先?可各书于掌中,看相合否?”二人领命,各书数字于手中,开掌相对,皆是“先战后和”四字。

    太宗大喜道:“二卿所见皆同,寡人无忧矣。

    ”是夜,太宗宿于帐中,次日饯了军容,驾回长安。

    尉迟恭命放炮起程,十二万人马浩浩荡荡,向北而行。

    要知后事,下文分解。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