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性中间一点灵光,非舍利子而何?故云舍利子是诸法空相。
未生天地以前,先有一点金光,居混沌之中,为太极之根。
惟我佛祖如来、道祖元始、大成至圣三大圣人,其道足以配之,非值配天配地而已也。
” 香元又问道:“佛教行于西域,圣道行于东鲁,观音菩萨显于南海,真武祖师行道于北天,老子兴道于中土,是何故?”丧吾曰:“西方之气,杀气也。
我佛顺其气之自然而立教。
绝人事,割恩爱,戒妄想,除嗔怒,息邪淫,习静定,空色相,其道寂灭。
东方之气,生气也。
孔子顺其气之自然而立教。
施仁义,亲五伦,齐国家,平天下,其道文明。
中土之气湿而平直,故老子之教,善下而胜上,善柔而胜刚,善后而胜前,故无为而不争。
其德配戊己,其道尚清虚。
真武祖师镇治北天,掌握雷霆,号令瘟火,善恶报应,祸福攸分。
其象为坎,故称玄天上帝。
观音大士居南海之中,普陀崖下。
其象为离,如人之有心,关一身之痛痒;如无之有日,照万国之世界。
所以这个菩萨,感应最速,慈悲最大,呼之即应,求之即来。
故有观世音救苦救难之称。
” 香元问道:“圣人能知鬼神之情状,弟子敢问鬼神情状,究竟是如何样?”丧吾答曰:“鬼神者,聪明正直而一者也。
太上曰:圣人抱一为天下式。
佛教曰:不二法门。
孔子云:吾道一以贯之。
一字就是鬼神情状。
” 香元道:“求大和尚把这个一字情形,刻画出来,不枉今日说法一场。
”丧吾答云:“圣王之心一于民,惟恐其弗安。
忠臣之心一于君,惟恐其弗正。
孝子之心一于亲,惟恐其弗悦。
烈女之心一于夫,惟恐其弗顺。
慈母之心一于赤子,惟恐其弗调。
君子之心一于性,惟恐其弗尽。
小人之心一于利,惟恐其弗得。
《大学》曰:在止于至善,于至善而止之。
一之情状,鬼神之情状,岂有他哉!” 香元问道:“究竟心何以能明?性何以能见?”丧吾答曰:“天之生人,理以成性,气以成形。
理之循环靡尽,善之默寓无穷。
心为欲蔽,则昧理愧天,应物不当,故心不明,性不见。
心明则性见,非先明了心,然后再去见性。
心暂明,则性暂见,心常明,则性常见。
圣人教人克己复礼,是一气工夫。
道家喻言火候,进阳火,退阴符,亦不可作两样看。
” 丧吾道罢,香元和尚不敢再求,只得叩头道:“弟子愿皈依我师门下,备洒扫之役。
”忽然天鼓大鸣,金花坠地,彩云绕殿,异香遍座。
丧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