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回 朱若虚孝弟全天性 朱天锡聪明识童谣

首页
古乐府所载《木兰辞》,乃唐初国师李药师所作也。

    药师名靖,号青莲,又号三元道人。

    先生少日,负经天纬地之才,抱治国安民之志,佐太宗平隋乱,开唐基,官拜太傅,赐爵赵公。

    晚年修道,炼性登仙。

    盖先生盛代奇人,故能识奇中奇人,保全奇中奇人。

    奇中奇人为谁?即朱氏木兰也。

     木兰女年十四,孝心纯笃。

    亲衰而病,适军令至,女扮男妆,代父从征,十三年而回,无人知晓,又能居丧如礼,全命全真,岂非奇中奇人。

    虽然木有根本,水有源流,若不叙其祖宗何人,桑梓何处,何为忠孝,何为勇烈,则徒一木兰女也。

     木兰祖父朱盈川,名若虚,道号实夫。

    祖母黄氏,名仪贞,居于湖广黄州府西陵县(今之黄陂县)双龙镇。

    这朱若虚天性至孝,善事父母,勤俭持家,和平处世。

    春耕秋读,积日而月,积月而岁,不数年竟至钜富。

    当时隋朝文帝下诏求贤,屡举孝廉。

    若虚闻知越王杨素、太傅宇文化及等,专权用事,只推亲老,不肯应诏。

    惟爱日惜阴,以事父母。

    遇父母稍有未适之处,便痛加责刻,手书一诗,悬于中堂以自勉。

     诗曰: 父母养育恩,匪只如天地。

     天地生万物,父母独私我。

     一日,母亲宫氏谓曰:“汝兄伯祥十九岁,将婚而逝,予日夜忧思,成怔仲之疾。

    三年后,汝父祷于木兰山,蒙天垂佑,方始生汝。

    予昨夜复梦汝兄形状,与在生无异,醒来精神恍惚,即以炉火当胸,犹嫌风寒刮面。

    ”其父元华在旁答曰:“夜梦死人,为病之兆,病梦死人,必死之征,汝其戒哉!”一句话不值紧要,惊得若虚一身冷汗,遂跪而言曰:“吾往日欲以长子天锡,继兄之嗣,使他永承兄祀。

    因家中多故,尚寝其说。

    今兄长见梦,莫非欲求其后乎?”宫氏点头道:“然,然。

    ”若虚即命家人李福、刘东,去请诸亲六眷,立起亡兄灵位,即命天锡行八拜礼,转拜祖父、祖母,次拜亲眷人等。

    又命天锡拜自己为叔,拜妻子黄氏为婶;又命次子天禄,与天锡答拜。

    自己向亡兄灵前再拜曰:“天锡永承兄嗣,即兄之适子,兄其荫庇,阴相厥昌焉。

    ”其父元华与宫氏好不快活,连病都不见了,与亲眷饮酒,夜深方散。

    惟有妻子黄氏,暗地里有些啼嘘。

    若虚当时择个吉日,送一子一侄入学攻书。

     光阴迅速,过了数年,父母相继而亡。

    若虚守孝三年,未尝见齿,乡党宗族,无不称其孝焉。

    到了炀登基之日,大赦天下,令府县官员举荐孝廉。

    这诏书一下,谚云:孝廉孝廉,清官举贤,贪官要钱。

     却说西陵县县令杨廷臣,系关西人氏,也是孝廉出身。

    虽然官卑职小,到也忠心为国。

    当日接了炀帝上谕,要举孝廉,要取几个有才得意门生。

    出示晓谕地方道: 西陵县正堂杨为钦奉圣谕举荐孝廉事。

    今皇上龙驭,新主日升。

    先帝在位数十年,优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