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叔婚事定下来了,她也到了说亲的年纪。
有舅老太太,有你表叔,也轮不到别人插手。
”便是宋荣也不愿管辛竹筝的婚事,实在是高不成低不就。
好在有亲娘亲哥哥,推也好推。
何况宅子庄子都给了,连辛竹笙的聘礼都是府里出的,花了上千两银子呢。
摸摸女儿娇嫩的脸蛋儿,小纪氏笑道:“待你大姐姐的事定了,就轮到你了。
”
宋嘉语问:“大姐姐那个,就是杨家吗?”
小纪氏笑道:“瞧着杨太太似有这个意思,还得看你爹爹怎么说。
”
果然没过几日,杨家托了交情不错的同僚来宋家说这桩亲事。
那一天见过宋嘉言后,杨太太回家就是一副喜气盈腮的样子,与丈夫道:“模样、谈吐、规矩,都是一等一的好。
识书认字,理家管事也没问题。
就是宋大人,虽是寒门出身,人家可是中过状元的人,最有学识不过。
我看这桩亲事不错,你快些去跟宋家提一提。
如今可是有不少人打听宋姑娘的亲事,别迟一步被人占了先。
”
杨大将军是领兵打仗的人,急脾气,自家有意,便寻了知交去跟宋家提了亲事。
杨大将军想得简单,自己儿子也算薄有功名,要是宋家看不上,只能说宋家眼光高,并不算丢脸。
若是蹉跎踟蹰地错过时机,这就可惜了。
杨家人做事向来有效率,宋荣是文官,以往从未考虑过武官系统的人家。
不过,杨大将军深得昭文帝信任,不然也不能做了禁卫军统领。
杨家来提亲,宋荣着实有些心动了。
宋荣此人,行事向来稳妥,何况是女儿的亲事,他并非一口回绝了杨家,亦未应下,只说要考虑一二。
杨大将军便知有门儿,他倒也不急,只叮嘱儿子好生读书习武。
心里却是明白,宋家约莫是要打听打听他家小子,若是打听觉着满意,宋家估计不会拒绝这门亲事。
对于教子方面,杨大将军还是十分自信的,且任宋家打听去。
宋荣打听出杨辉的为人品行还不错,是个上进的孩子,且杨家家风也是有名的好,三个儿子都是杨太太嫡出,并无庶子庶女的麻烦,便跟宋嘉言说了杨家的情况。
宋嘉言早有对策,道:“婚事虽说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真正盲婚哑嫁的也没几人。
咱们跟杨家并不大熟,杨家的公子我也没见过。
若父亲打听着他品行尚可,不如见上一面。
”
宋荣问:“你打算怎么见?”
“过几日,老太太去庙中上香礼佛,问一问杨太太去不去。
”宋嘉言道,“想来杨公子定也想见见我的。
”
宋荣还算是比较开明的父亲,就允了宋嘉言。
不出宋嘉言所料,杨三公子听说母亲要给他说宋家的姑娘为妻,也想瞧瞧宋嘉言的品貌,一听说宋家约了母亲一道去庙里上香,杨三公子立刻撺掇母亲道:“我去安排车马,伺候母亲去庙里。
”
杨太太历经世事,有什么不明白呢,心里有数得很,指尖儿戳儿子额角一记,道:“我早跟你说了,宋姑娘品貌一流。
你去可以,给我规矩些。
若是唐突失礼,说不定人家就不乐意了呢。
”
杨辉此时也明白了,这是宋家有意要相看他呢。
杨辉撇一撇嘴道:“倒不是儿子自吹自擂,儿子自幼就读书习武,并非纨绔子弟,日后也是想着建功立业呢。
若是宋家相不中儿子,定是他们没眼光!”
杨太太哭笑不得,笑斥:“快收了这副嘴脸,到时穿件体面衣裳,老老实实地与我一道去。
”
“是。
”杨辉懒懒地应了。
原想去偷瞧别人家姑娘有一种将要占便宜的窃喜,如今明白,原来宋家也是打着要相看他的主意。
杨辉嘴上不说,心里到底不悦。
宋嘉言也在准备去庙里的事。
她早听兄长说过了,杨家公子相貌不错,杨家家风也甚严。
杨大将军虽有妾室,却只有三个嫡子,都是杨太太所出。
宋嘉言早寻思过,杨太太此人,瞧着便精明厉害。
杨辉是杨太太的幺子,在家肯定是受宠爱的。
她若是真嫁了杨家,做小儿媳妇,肯定比做长子媳妇轻松。
梁嬷嬷挑了一身石榴红的蝶戏水仙裙衫,对宋嘉言道:“不用太隆重,但也不要太简单。
”这个时候,不论男方是何等了不得的人物,女方都得矜持。
宋嘉言笑道:“嬷嬷放心,我明白。
”
对于这种事情的把握,不只宋嘉言,就是小纪氏也很有分寸。
她见了宋嘉言明艳大方的打扮,微微点头:“很好。
”
宋嘉语是一身烟云蝴蝶裙,打扮得亦不隆重,不过,她本就生得绝美,衣裙袖摆上点缀着翩翩起舞的彩蝶,显得她愈发灵动艳丽。
姐妹两个打过招呼,微微浅笑,一并上前,扶着老太太出门。
西山寺是帝都有名的寺庙,也是宋家常去的地方。
早提前命奴才来庙里打过招呼,打扫了厢房出来。
老太太一到,方丈亲自相迎,依旧是那瘦瘦干干的老和尚。
老太太是熟客,见了方丈还学着出家人的模样,双手合十,笑问:“大师近来可好?”
方丈笑道:“佛祖保佑,老衲一切都好。
看施主红光满面,想来也是极好。
大殿厢房都准备好了,施主是先歇一歇,还是先去上香?”
老太太正色道:“当然是先去敬佛祖,敬佛祖,佛祖才能保佑咱们。
”
“施主说得是。
”
宋嘉言对于佛事向来没兴趣,老太太以往也从不让她烧香拜佛,这次却道:“言丫头语丫头,你们也来拜拜。
”有佛祖保佑,才能说个好婆家呢。
以前不拜没什么,关键时刻可不能不拜。
两人只好跟着进去,连带着小纪氏,一并磕头拜过了菩萨。
老太太又求了签,无一例外都是上上签。
老太太高兴得不得了,对方丈道:“我这孙女向来不求签,这签是我代我家这丫头求的,果然极好。
”
方丈笑道:“看大姑娘面相,似有红鸾星动,若老衲没有看错,老太太是为大姑娘问的姻缘吧?”
“可不是吗!”老太太一面由小纪氏扶着往厢房去,一面跟方丈道,“一会儿大师帮我好生解一解。
”
方丈应诺。
宋家人正在找方丈解签呢,杨家人就来了,杨太太依旧是那副笑吟吟的和气模样,他家是瞧中了宋嘉言,真心求娶,还对着老太太福一福身,笑道:“给您请安了。
”
这回是为了相看孙女婿,老太太早听儿子说了杨家的底细,知晓杨太太是一品诰命,哪里敢当,忙起身道:“可使不得。
”小纪氏已是眼疾手快地扶杨太太一把,将自己先时的位子让给杨太太坐。
杨太太是带着大儿媳妇一道来的,此时,自然少不得一番相见。
杨大奶奶多瞧了宋嘉言两眼,笑道:“早听母亲说宋家有两位极出挑儿的姑娘,我长你们几岁,以往竟未见过。
如今一见,可是叫我开了眼界。
”
两姐妹齐声道:“大奶奶过奖了。
”
宋嘉言笑道:“在大奶奶面前,谁敢自夸出挑儿呢,反正我们姐妹可没这样的脸皮。
”宋嘉言早吃透了杨家的情况,杨大奶奶出身戚国公府,正是如今戚国公的嫡长女,当年也是帝都有名的闺秀,说得上才貌双全。
杨大奶奶笑着送她们坐回老太太身畔榻上,恭维道:“老太太,您家孙女真是会说话,她一开口,就叫人欢喜得很。
”
老太太笑道:“我这丫头是个实诚人,有啥说啥。
”
杨太太杨大奶奶婆媳都笑了,道:“见到老太太,才知道您家姑娘为何这般聪明慧颖了。
”
反正就是双方一番吹捧,侍女捧来香茶,杨太太喝了两口便问:“我刚带着我这媳妇去烧了香求了签,可惜不大好,只是个中上签。
”
小纪氏笑道:“中上签也很不错,倒是我们老太太求了支上上签。
”
杨太太笑对老太太道:“您可真是好福气。
”
“手气好而已。
”老太太笑道,“我只有两个儿子,你就说我好福气。
听说杨太太有三个儿子,这样看来,杨太太更有福气。
”
老太太说话,常有神来之意,很能叫人开心。
杨太太知晓老太太没念过多少书,她亦是武将家的当家太太,利落惯了,这次相中宋嘉言就是看中宋嘉言的厉害能干。
杨太太笑道:“那就托您吉言啦。
”她自己也觉着自己是有福气的人。
两家人寒暄过后,杨太太笑道:“不瞒老太太,今日我那小儿子也来了。
您是长辈,若不嫌弃,叫他进来给您请安可好?”
宋家早有准备,老太太笑道:“我大孙子也来了,让孩子们一道进来吧。
”
宋嘉让与杨辉一道进来。
宋嘉让出身文官家族,宋荣素来有规矩,宋嘉让见一屋子女眷,并不敢乱看,请安后就垂手站于一侧。
倒是杨辉,由于是家中幺子、父母宠儿,又有兄长相护,胆子很大,抬头瞧了一眼,这一眼,却险些叫杨辉失了魂魄,堕了魔障。
原本宋嘉言宋嘉语一左一右坐于老太太身畔,见宋嘉让与杨辉进来请安,她们便起身站于两侧,杨辉一抬头,正瞧见姐妹两个。
宋嘉言容貌只是中上,着实未到让人惊艳的地步,倒是一身烟云蝴蝶裙的宋嘉语,并未盛装,已是清艳非凡,叫杨辉看直了眼睛。
宋嘉言微微一笑,杨太太眼中闪过一抹恼怒,稍稍提高嗓音,笑道:“老太太,这就是我的小儿子了。
他单名一个辉字,今年十七,去岁考中的武举人。
”
老太太眼有些花,却并不瞎,活了几十年,虽说没念过书,到底阅历不缺,早瞧出杨辉的不妥之处,当下就有些不悦,勉强说两句:“很好啊,很好的小子啊。
”好个屁,十七才中举人,她老人家的儿子十五岁就是解元了。
杨辉早被母亲的声音唤得回了神,低下了头去,露出两只红红的耳朵。
杨太太按捺住心下怒火,笑道:“行了,你们男孩子出去玩儿吧。
我们安安生生地说几句话。
”打发儿子与宋嘉让出去了。
宋嘉让与杨辉退出厢房,杨太太又是一箩筐的好话来赞美宋嘉言,宋嘉言笑一笑,客气道:“您过奖了,我也只是寻常闺秀罢了。
”
两家人分开的时候依旧很亲热的模样,杨太太还很亲热地先送了老太太上车,待宋家人一走,杨太太的脸立刻就拉了下来,狠狠瞪了儿子一眼,扶着儿媳妇的手上了车。
杨太太一肚子肝火忍到回家方发作,骂儿子:“你怎可在女眷面前如此失礼?”
杨辉狡辩道:“母亲不是说叫我去相看宋家姑娘吗?不抬眼看看,哪里知道长什么模样?”
“我叫你看的是大姑娘!你看的是谁?”宋嘉语模样不是不出挑儿,但是,宋嘉言是嫡长女,在杨太太眼里,宋嘉言除了容貌不及宋嘉语,余者样样比宋嘉语强。
杨辉低声道:“儿子听说宋二姑娘于帝都向有才名!”
杨太太忍无可忍:“你有没有脑袋!一个十一二的小姑娘,能多有才?你竟信这种鬼话!宋家大姑娘,不论哪方面,配你都是绰绰有余!”
“我喜欢二姑娘。
”杨辉索性跟母亲交底了,望着母亲,请求道,“反正是要娶宋家姑娘,大姑娘二姑娘还不是一样?母亲,你就成全了儿子吧。
”
杨太太一巴掌落在几上,几上茶盏一跳,她冷冷道:“你喜欢谁就能娶谁?我看你是发白日梦!你以为你是谁?这门亲事,是咱们杨家去提的亲,如今你说你喜欢上了二姑娘,你当真以为自己天上有地上无,人家宋家巴不得要把闺女许配给你,是不是?”
杨辉低着脑袋不说话了。
宋家也在为杨家的事闹心,宋荣落衙回家就去了老太太院里,就是打听一下相看结果,老太太直接一句话:“杨家那小子不成,一进厢房就盯着语丫头瞧,不是正经人。
”
老太太这样一说,宋嘉语脸都红了,宋嘉言安慰她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