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分不妥当。
人家把好端端的闺女嫁到咱们皇家来,不就是图咱们皇家堪为天下表率?将心比心,哀家待几个孙媳妇如同孙女一般,平日里但有赏赐,有端睿她们的,就有孙媳妇的。
就是哀家对你的妃嫔,平日里也没有半句冷言恶语。
婉妃跟在你身边伺候这些年,怎么倒这样折磨那孩子……我知道,她这是怨我呢。
我也没说什么啊,就是二皇子侧妃行事不妥当,我跟她说,叫她提醒小二一声,好好管束侧妃,别失了皇家脸面……”说着,方太后又是一通哭。
昭文帝劝了又劝,方太后犹泣:“看到那孩子的脸,哀家心里就很是不好受。
这样年轻的孩子,原也是花容月貌,如今一朝被毁,可怎么过日子呢?”
方太后三哭两哭,便将婉贵妃哭成了冯嫔娘娘。
当然,婉贵妃降位的原因与韩妃没有半点儿关系,对外也只说韩妃身子不适,在宫里跌倒了,与婆婆婉贵妃没有半点儿关系。
婉贵妃降位,用昭文帝的话是:跋扈失仪,不堪为贵妃位。
不过,韩妃也没讨得好处,不论是方太后假惺惺的关爱,还是丽妃娘娘、大皇子妃、三皇子妃每日别有意图的问候,都让她如坐针毡。
于是韩妃识趣地上了道表章,言及自己身体不适,福德有限,不堪为皇子正妃,宁愿在西山建一座观音庙,自此青灯古佛,为皇室祈福。
这道表章,是娘家父亲亲自呈上的。
发还表章时,上面只有一个凌厉的御批:准。
宋荣二话没说,早在听到婉贵妃逼死儿媳妇事件时,便火速联系好了尼姑庵,把宋嘉言送了进去,千叮咛万嘱咐:“乖女儿,这事儿咱家冤枉,不过,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为妥当起见,你先在山上念几日佛,躲一躲风声,等过些日子再接你回家。
”
宋嘉言郁闷地想,真是冤死了。
宋荣行事向来妥帖,又是自己心爱的女儿,给闺女选的尼姑庵也不一般。
此庵地处西山,名唤老梅庵。
就在半山腰,依山傍水,景色优美,庵里庵外种有上千株的红梅,梅花开时,是绝对的帝都胜景。
此庵,非但景致一流,关键是,老梅庵的主人也十分不一般。
此庵主人并非别人,正是先帝的同胞姐姐。
这老梅庵,正是宜德大长公主的居处。
说来宜德大长公主也是个苦命人,生来金枝玉叶,要什么有什么,偏有一样不好,命硬。
这位大长公主接连克死了六任未婚夫,后来,帝都世家子弟听说宜德大长公主寻驸马,全都吓得浑身发抖、面无血色,生怕给皇室点了名去给宜德大长公主做鬼丈夫。
当然,那时,大长公主还只是公主,但也架不住人人当她是瘟疫一般。
连死了六任未婚夫,公主也死心了,待自己亲生弟弟登基为帝,公主便在西山要了这处极好的地界儿,盖一座老梅庵,自此搬离宫闱,寄情山水,青灯古佛了。
不过每年皇室赏赐,这位宜德大长公主都是头一份儿。
当然,在庵中不能叫公主,是师太,老梅师太。
老梅师太极少见皇室中人,偏她又辈分极高,老梅庵在帝都虽有名气,倒无人敢来打搅。
也不知宋荣如何手眼通天地把闺女送到了老梅庵去。
把闺女送过去,宋荣对老梅师太极是恭敬客气,道:“我这小女,性子稍显浮躁了些。
想借一借师太清净佛门之地,以熏陶其性情,增长些智慧。
”
宋嘉言立刻机灵地对着老梅师太行一礼,唤了声:“师太,小女宋嘉言。
”
老梅师太年纪也就六旬左右,穿戴着僧衣僧帽,眉目间有淡淡的纹路,除了腕间一串羊脂玉的珠串儿外,身上并无装饰之物,却又独有一股雍容尊贵之气。
她静静地打量了宋嘉言半晌,微微点头,赞许道:“你的女儿生得很俊秀啊。
”
宋荣谦道:“乡野丫头,她性子天真烂漫,唯心性尚可。
”宋荣也是没办法,明明是章侧妃那个没眼力的蠢货惹出来的事,如今二皇子倒了大霉,他深深担心皇室会迁怒到宋嘉言身上。
寻常庵堂,宋荣哪里放心让女儿去住,这才借着往日的一点点面子,到老梅庵碰碰运气。
若老梅庵不收,宋荣就打算把女儿送到自家经常布施的庙里去。
老梅师太微微点头:“就让她留下吧,我看她似与佛门有缘。
”
宋荣心下大定,深深一揖道:“多谢师太收留。
”
宋嘉言给老梅师太磕了个头。
宋荣又叮嘱了女儿几句,摸摸女儿的头,就带着随从下山了。
及至走出一段路,回头望时,还见宋嘉言在庵门处站着呢。
此次二皇子府的事在帝都引起了轩然大波。
二皇子妃从宫里出来,去皇子府收拾好自己的嫁妆私房,便一并带去了西山的庄子上。
韩妃准备把庄子改建为庵堂,自此有钱有闲地过日子了。
至于二皇子如何,这还关韩妃的事吗?
与老太太不同,小纪氏身为三品大员的夫人,帝都这些事,她还是知道的。
宫里婉贵妃降为冯嫔,就是冯嫔的娘家兴国侯府也跟着战战兢兢,韩妃去念佛了,不知章侧妃如何了。
丈夫都把宋嘉言送去庵里了,章侧妃如何,小纪氏是问都不敢问上一句的。
这几日,小纪氏心里也是战战兢兢的,生怕宋荣迁怒于她。
小纪氏柔声细语地同丈夫商量宋嘉言院子的事儿:“我想着就叫梁嬷嬷管着言姐儿的院子,里头的人也不要动了。
待言姐儿回来,都是使惯的丫鬟,她用着也方便。
”
“你看着办吧。
”
小纪氏低声道:“我这心里,怪不好受的。
”章侧妃虽是不请自到,但绝对是奔着她来的。
如今宋嘉言被打包送去了尼姑庵,若说与她无关,这谁也不能信。
宋荣并没有安慰小纪氏,冷声道:“以后绝不可以再跟章家来往,也不要让章家人再进门!”
小纪氏顾不得伤感委屈,连忙应了:“是,我知道了。
老爷放心,定不叫他们再进门的。
”
“章侧妃已经被赐死了。
”宋荣说完这句话,便抬脚走了。
小纪氏瞬时脸色惨白。
宋荣把宋嘉言送到庵堂里去,武安侯夫人实在急得不得了,匆匆地打发人来宋家请安,说好了明日过来。
宋荣道:“该我去给岳母请安。
”
第二日,宋荣去了武安侯府。
连武安侯都在家没出去,老夫妻两个鲜少坐在一处。
宋荣先向岳父岳母行过礼,道:“岳父岳母不必担心,我将言姐儿送去了老梅庵。
”
老夫妻两个不约而同地一派惊讶,武安侯夫人还有些不大信,生怕自己听错了,问:“老梅庵?”
“是,别处庵堂我也不大放心。
”依宋荣对昭文帝的了解,昭文帝或者心有不悦,不过,还不至于会迁怒于宋嘉言一个小女孩儿。
可是,二皇子、三皇子、兴国侯府这一系就不好说了。
而且,发生这种事,虽然很冤枉,宋家也不好不表态。
别处庵堂,怕是难以震慑这些人。
尤其宋嘉言是女孩儿,更要万分小心才是。
武安侯夫人深深地吁了口气,终于露出笑容来,点头道:“那就好。
这是言丫头的福气啊。
”
武安侯亦是赞许,道:“子熙这步棋走得妙,不说现在,就是日后言丫头说亲时,也是有好处的。
是个有福气的丫头。
”原本,宋嘉言身为嫡长女,身份上自然胜出宋嘉语一些,但,宋嘉言相貌不若宋嘉语出挑。
女孩儿,除了身份,容貌也很要紧。
不想,宋荣实在手眼通天,如今宋嘉言竟有这么一段福缘,将来前程,更进一步也非难事。
宋荣道:“老梅庵是个清静的地方,言丫头去那里的事,我也没有声张。
”
武安侯道:“应当的。
咱们这样的人家,不似那等张狂人,什么事都嚷嚷出去。
只要丫头平安,这就成了。
”又对老妻说一句:“你就安心吧。
”武安侯都不知晓宋荣哪儿来的这样天大的面子,宋荣有此手段,武安侯更加觉着这个女婿选得好。
武安侯夫人笑得舒心,和颜悦色道:“我还有一件事,子熙,今年让哥儿已经十四了,他的婚事,你心里有数没?”
宋荣笑道:“小婿正想劳烦岳母大人呢。
岳母大人也知道,我母亲向来少有出门,各家闺秀,母亲更是不熟。
若是便宜,我想托岳母大人帮让哥儿瞧一瞧,若有合适的女孩儿,岳母只管跟我说。
让哥儿是个爽直的脾气,只要岳母瞧得中的,我都没意见。
只是一样,还请岳母错开诸皇子母族妻族。
”宋荣言语中根本提都未提小纪氏,不只是因为他觉着小纪氏信不过,另一方面的考虑也是打算将宋嘉让的婚事托于岳家,日后也能省去许多麻烦。
武安侯夫人笑:“我知晓了。
让哥儿还不大,不过,孩子婚事都是这样,得提前相看着,可不能临上轿了再扎耳朵眼儿,哪里来得及呢?我如今还有精力,帮你看几家姑娘,到时由你来选。
”外孙子的婚事,若是交给宋老太太或是小纪氏,武安侯夫人当真不放心。
反正,依她的身份,问上一句也是理所应当。
宋荣再次谢过岳母。
武安侯还有事与宋荣相商,对老妻道:“令人收拾几个精致小菜,中午送到书房去,我与子熙还有些事要说。
”
武安侯夫人应了。
宋荣随着武安侯到了书房。
武安侯叹道:“借韩妃的事,丽妃娘娘一系真是占尽了便宜。
”
“丽妃是太后的侄女,自然得太后偏袒。
”婉贵妃也是个蠢货,方太后的亲侄女不过是丽妃,她已居贵妃之位,还不知缩头做人,还是她笃定了韩妃与二皇子是一条绳上的蚂蚱,真就不敢翻脸?即使没事,方太后都恨不能生些事出来,婉贵妃现成的小辫子递上去,方太后丽妃一系自然趁机狠咬婉贵妃一口。
武安侯道:“五皇子年纪尚小,太后实在太着急了。
”何况皇上正当盛年,老娘老婆就这么折腾,昭文帝能痛快才有鬼。
方太后实在太没有耐心了。
宋荣道:“咱们只管忠心于皇上就是。
”对于这些皇子,还有的是时间来观察。
武安侯道:“章家人被承恩公府收进府了。
”
宋荣长眉微挑,淡淡一笑道:“一个侧妃的娘家,用处有限。
”二皇子已经这样了,婉贵妃降至嫔位,韩妃去念佛了,章侧妃被赐了鸩酒,哪怕二皇子是个不堪大用的蠢货,这毕竟是昭文帝的亲儿子。
承恩公府若是再向二皇子发难,可就要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了。
“子熙,五皇子的年纪与言姐儿倒是相仿。
”武安侯提及此节,言下之意,不言自明。
宋荣摇头:“岳父,我并无让女儿联姻皇室之意。
”与皇室联姻,赢的不过个外戚虚名儿,输了则是一败倾城,宋荣怎会做这等亏本买卖,道,“不论言姐儿,还是语姐儿,我甚至不想她们嫁入公侯之家。
”
宋家的女儿,自然宋荣做主。
武安侯道:“若你无此意,就要事先有所防范才好。
”宋嘉言别的不说,名声实在太响亮了。
当然,她这名声是毁誉参半。
不过,若宋嘉言自老梅庵出来,这可就两说了。
宋荣一笑道:“岳父放心。
”
宋嘉言去了老梅庵好些日子,二皇子再娶之后被封王就藩,拖家带口地离开帝都,小纪氏方知晓宋荣是将宋嘉言送去了老梅庵!小纪氏出身武安侯府,自幼于帝都长大,老梅庵是什么地方,她一清二楚。
想到宋嘉言竟是去了老梅庵,小纪氏当下嫉妒得眼中险些喷出火来。
要说谁家的女孩儿被送去庵堂,那绝对不是好名声,老梅庵却是例外中的例外。
老梅庵是今上嫡亲的姑妈宜德大长公主的居所!只要宋嘉言在老梅庵住上个一日半日,再回来时身价立刻不同!
小纪氏也是有女儿的人啊!她的女儿,不论模样、学识、品性,半分不比宋嘉言差!
小纪氏心里火烧火燎的,为了女儿的前程,小纪氏趁着宋荣心下愉悦的时候,试探地问:“老爷,言姐儿去了庵堂这许久,我怪不放心的。
就是语儿,这些天还常念叨起她大姐姐呢。
老爷看,能不能叫语儿去瞧瞧言儿?”
宋荣直接道:“庵堂是清静的地界儿,前几天母亲想去,我也给拦下了。
”关键是庵堂主人脾性不定,若是宋家来来往往地扰了老梅师太的清静,一怒之下将宋嘉言退回来之类的……宋荣不想冒这个风险。
小纪氏仍不死心,道:“老爷,不能……”
小纪氏话尚未说完,宋荣已将她的心思看破,直接道:“不能。
言姐儿能去,是你姐姐留下的福缘。
”
小纪氏惊讶地瞪大眼睛,宋荣并未多加解释,道:“你好生教导语姐儿就是,就是言姐儿,二皇子府的事情过去后,我就会把她接回来。
她们姐妹两个,我都不会把她们嫁入公侯府第,寻常人家就好。
”
一听这话,小纪氏也顾不得说老梅庵的事了,连忙道:“女儿们还小,老爷想得也忒长远了。
”寻常人家,寻常人家有什么好人家?
宋荣不欲多谈此事,道:“夜深了,睡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