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册 第9章

首页
吃什么,都冷了,叫厨下重新上吧。

    ” 宋嘉诺抽搭两下,说:“我不饿。

    ” “看,还赌上气了!”宋嘉语娇声脆语地说,“不饿也吃点儿,真是的,看你念书念的,越发地里外不分了。

    你心里,哪个人都比我和母亲重要。

    你想一想,就是舅婆,心里肯定也是先想着表姑表叔,再想其他人。

    大姐姐也是先想着大哥哥,然后才是咱们姐弟。

    看你这大方劲儿,傻兮兮的,除了我和母亲,谁会真正心疼你啊?我们都是坏人,就你是好人。

    ” 别看宋嘉诺年纪小,他并不容易被人三言两语说服,宋嘉诺说:“要是都像二姐姐分得这样清楚,家里人早生分了。

    我心里也知二姐姐好,可是,大哥哥大姐姐,也是咱们的兄姐呢。

    兄弟姐妹,以后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互相帮助,家族才能兴旺。

    怎么能因为一点东西,就跟自己家里人疏远呢?我说兄弟姐妹之间,要亲密,要大度,不要斤斤计较。

    ” 宋嘉语气得眼圈儿都红了,道:“你是说我不大度,我斤斤计较,是不是?” “我哪里有这么说,二姐姐不要误会我。

    ” 一大早上的,母子两个抱着哭了一场,姐弟两个拌嘴闹了一场,早饭没吃成,小纪氏气得直头疼,躺在床上唉声叹气。

     当小纪氏知道儿子跟着宋嘉让出门的时候,她深深地吸了口气,神色落寞。

     小纪氏对女儿道:“枉我自作聪明,不想,你弟弟却给人笼络了去。

    ”她只这么一个儿子,嘴上说更疼女儿,其实小纪氏真正是拿儿子做依靠的。

    却不料,她眼都不眨地瞧着,儿子竟给那一兄一妹笼去了心肝儿。

     儿子与宋嘉让宋嘉言兄妹这般亲近,小纪氏是真的伤心了。

     宋嘉语跟弟弟吵了一架,此时犹自愤愤:“在二弟眼里,只有大哥大姐是好人。

    ” 小纪氏搂着女儿的身子道:“莫说这些气话了。

    你就这一个弟弟,跟自己亲弟弟,还要记仇不成?” 宋嘉语手指绞着帕子,道:“哪里是我记仇,母亲想想二弟说的话,真个不识好歹。

    ” “唉,是我大意了。

    ”小纪氏目光沉沉,“原本,我还以为,他们是真心对你弟弟好呢。

    不想……”小纪氏没说下去,反是道,“我叫惜红包了燕窝,你给你表姑送去,就说,这过年管家,她也累了,瞧着像瘦了似的,让她拿去补身子。

    ” 宋嘉语点点头,道:“二弟就是个傻大方。

    ”若不是二弟闹了一场,母亲定舍不得把上好的燕窝送人。

     “别人想离间你弟弟与咱们的关系,咱们若是拧着你弟弟的意思来,只能叫你弟弟离咱们越来越远,正中了别人的计策。

    ”小纪氏道,“你慢慢也要当心,看到没,不动声色地就能离间了咱们母子姐弟,这才叫本事。

    ”说着,小纪氏的唇角泛起一抹冰冷的浅笑。

     宋嘉让带着宋嘉诺去李家做客。

     翰林院差事清闲,临年,没什么事,李清根本没去翰林院当差,早提前给自己放了年假。

    宋家兄弟来了,李清还见了见。

     瞧一眼人高马大、浓眉大眼的宋嘉让,李清点点头:“跟宋子熙不一样,很好。

    ” 再瞅一眼温雅俊秀、斯斯文文的宋嘉诺,李清大为摇头:“一见就知道你是宋子熙的种。

    ”将手一摆,对儿子道,“去玩儿吧。

    ”没别的话了。

     李睿请宋家兄弟去自己院里,笑着解释道:“家父素来是这样的性子,两位弟弟不要介意。

    ” 宋嘉让道:“咱们是同龄吧?”他与李睿个头相仿,不过,李睿俊美瘦削,宋嘉让则骨架宽阔,强壮许多。

     李睿唇角一翘:“我大年初一的生辰,阿让,你也是?” 宋嘉诺微讶,已经代兄弟说了:“我大姐姐是正月十五的生辰,在我们家是最大的生辰了。

    李大哥,你竟然是大年初一的啊?” 宋嘉让直笑:“大年初一,你是吃饺子,还是吃面?” 李睿笑问:“那言妹妹生辰时,是吃元宵还是吃面?” 三人说说笑笑地屋里去了。

     宋嘉让来就是为了跟李睿打听西蛮北凉的风物,宋嘉让一坐下,茶未喝一盏,已按捺不住:“我听言儿说,你去了西蛮北凉,快跟我说说,可羡慕死我了。

    ” 李睿口才极佳,不论景致人物,或是风土人情,皆是信手拈来,引人入胜。

     宋嘉让几次拊掌叹道:“恨不能随李兄亲去一见。

    ” 李睿笑道:“我明年要先南下,再北上,若是宋大叔允准,让弟与我们一道去西凉、北蛮瞧一瞧,便宜得很。

    ”宋嘉让的性子,极易令人心生好感。

     宋嘉让还没说话,宋嘉诺已道:“明年大哥得跟着武进士准备考武科了,怕是没空啊。

    ”叹口气,宋嘉诺道,“等以后我中了举人,就跟父亲说出去游历,若是那时李大哥还去西蛮、北凉,我也跟着去。

    ” 李睿一笑,转而问:“让弟不是去福闽了吗?我听说那边有许多大船前往杜若国行商,让弟可知道福闽的情形?” 宋嘉让笑:“你看我现在跟黑炭头似的,就是在海上晒的。

    ” 三人说得相当投缘,宋嘉诺这个小家伙,模样可爱,乖巧有礼,李太太最喜欢他。

    一直到傍晚送走宋家兄弟,李太太还念叨:“觉着宋大姑娘已经是难得的了,看她这一兄一弟,都是懂礼数的人。

    ” 李清犹带着三分醉意,道:“嘉让不错。

    ”中午叫小辈一道饮酒,不想竟是他先醉了。

     两兄弟骑马到家时,正碰到宋荣坐车回家,宋嘉让先下马,又伸出条胳膊把宋嘉诺扶下来,兄弟两个一并伺候父亲下车。

     宋荣紧了紧身上的貂皮氅衣,望向两个儿子,问:“你们这是刚回来?” 宋嘉让道:“我带着二弟去阿睿家了。

    ” 宋嘉让一开口,宋荣就闻到了一股淡淡的酒气,抬脚往里走,一面问:“在李家喝酒了?” 宋嘉让小声道:“中午李大伯非拉着我跟二弟喝酒。

    ” 宋嘉诺伸手将脖套往下扒拉些,露出小嘴巴,道:“他还死命灌我酒呢,后来大哥把李大伯喝晕啦。

    ”说到这事儿,宋嘉诺就非常得意,还跟父亲解释一句,“我跟大哥都没醉。

    ” 宋荣听到儿子们把李清喝晕,顿时大为自豪,也不计较儿子们喝酒的事了,微微点头:“这不怪你们。

    ” 宋嘉让挑眉瞧宋嘉诺一眼,一大一小相视而笑,过关就好。

     父子三人到了书房,宋嘉诺摘掉暖帽,扯开狐狸围脖,拿掉耳朵上两只毛茸茸的耳捂子,脱了身上的大毛衣裳,抹一把额角的汗,说:“好热。

    ” 宋荣问了他们些在李家的事,就带着儿子们去老太太院里请安了。

     一屋子女人正在说话,宋嘉言笑:“表姑想着我,只是,我向来少吃燕窝这类东西,我就借花献佛,孝敬给祖母和舅婆了。

    ” 宋嘉语给辛竹筝送了包燕窝,辛竹筝分了半包给宋嘉言过去,宋嘉言没好回绝,就转而送来给老太太用。

     小纪氏笑着对辛竹筝道:“筝姐儿是不知道言丫头的古怪,事事想着她们姐妹呢。

    过年这些日子,你们随我理家,替我分担不少。

    我正好有些燕窝,你们小姑娘家,学着管家理事是应该的,也要注意身子,就给你们分了分。

    言姐儿素来不吃这个,我挑了几匹缎子给她。

    你们渐渐大了,除了管家理事,就是穿衣打扮也得经心,慢慢地注意起来。

    明年起,你们女孩儿每人每月再多加两套新衫,这样出去才体面。

    ” 三个女孩儿忙起身道谢。

     见宋荣带着兄弟两个进来,诸人又是一番见礼说笑。

     宋嘉诺见母亲给表姑送了燕窝,也给大姐姐送了缎子,抬头望了辛竹筝一眼,宋嘉诺没说话。

    宋嘉言已经问起他们去李家的情形。

     宋嘉让道:“阿睿见识广博,他这才去了西蛮、北凉一趟,就跟在那边儿住了多少年似的。

    怪不得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呢。

    待过了年,我还得去找他。

    ” 宋嘉诺也弯着一双眼睛笑:“李大哥说,西蛮的人每餐都是吃肉,青菜都很少见。

    到了北凉,那边儿的人天天萝卜白菜,吃顿肉就是大餐了。

    ” 宋老太太听着,道:“那西蛮肯定富,北凉怪穷的吧。

    ” 宋嘉让笑:“祖母,不是那回事儿,西蛮多是草原,那里的人不种庄稼,就牧马放羊,哪儿的牧草生得好,就往哪儿住。

    北凉山地多,庄稼打不了个三五斗,倒是长人参。

    听说,那儿的人参比萝卜还便宜呢。

    ” 宋老太太呵呵直笑:“胡说八道,人参可是好东西。

    以前咱们村儿里的财主家病了,才有银子喝参汤呢,寻常人家可喝不起。

    ” 一家子说说笑笑,到晚上,宋嘉诺抱着枕头跑去宋嘉让屋里睡觉了。

    宋嘉诺问了许多大哥哥在福闽的事,在海上的事,在杜若国的事……聊着聊着,兄弟俩不知道何时睡着了。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