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烟雨濛濛》二〇〇一年版自序

首页
去年,我用了半年的时间,把《烟雨濛濛》这部小说,第二度改编为电视连续剧,剧名也改为“情深深·雨濛濛”。

     这部小说,在十五年前,曾经改编过。

    这是第二次改编为电视剧。

    我写了六十多部小说,改编成电视连续剧的,其实并不多。

    很多人问我,像是《碧云天》《寒烟翠》《船》《窗外》《聚散两依依》《梦的衣裳》……这些小说,我都没有改编成连续剧,为什么偏偏钟爱《烟雨濛濛》,前后改编了两次? 是的,我对我自己的小说,也有偏爱。

    《烟雨濛濛》这个故事,可能是我的小说中,感情最深刻,冲突最强烈的一部。

    那是我在一九六三年至一九六四年间写的,距今已有三十几年。

    那时的我很年轻,对人生,充满了奔放的热情,和压抑的愤怒,我把这些热情和愤怒都细腻地表现在《烟雨濛濛》里。

    整部小说,沉重而凄凉。

    尽管作品可能不够成熟,但是,那种狂热的爱,和那种深沉的悲剧气息,换成今天的我,可能反而写不出来了。

     我好喜欢依萍的“傲骨”,好喜欢书桓的“正直”。

    他们那种深深的、深深的爱,和两个人中间的“自我折磨”,是用我真正的感情,含泪写成的。

    但是,我不喜欢我写的如萍。

    我觉得,我写的如萍,非常草率。

    因为《烟雨濛濛》是一部用第一人称写的小说,书中对第一人称以外的角色,都无法做心理描写。

    因此,它的重心就全部落在依萍身上。

    我希望再有一个机会,让我用第三人称,重写一遍如萍。

    我也不喜欢这部小说的结局,想给它一个新的结局。

    这才有了《情深深·雨濛濛》。

     如萍,在我的小说中,她本是一个懦弱的,毫无主见的女孩。

    当我重新编撰这部连续剧的时候,我把这个人物给予了全新的生命。

    她是圣约翰大学一年级的学生,快乐、明朗,也走在时代的前端。

    由于这样,她和依萍、书桓间的三角习题,才真正地成立。

    如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