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章

首页
途凶险,什么什么的,怎么,我们这么容易就到了?” 我感觉自己受到某种欺骗。

     “你不也懂得说,他是在吹嘘……那只是他的工作。

    ”和我一同抵临的军人同志,不留情面地戳破了我,“所以啊,我从没考虑过要坐缆车。

    如果游客都坐了那个玩意儿,来这观光的项目就得更名了,改成「下长城」,而不是「爬长城」。

    ” 钢铁直男一本正经地讲起冷笑话,总给人一种跳戏的赶脚。

    我瞠目结舌,也心悦诚服了,彻底没话说。

     “这就到头了。

    ”雨停了,大叔一边收伞一边感触,整个人的情绪看起来显然比我平静多了。

     “对。

    ”军人同志像做过了攻略似的,对我们说起来,“这儿就是北八楼,八达岭海拔最高的楼,听说高达八百多米。

    里面的建筑很有特色,原来好像还可以登楼观望风景,但后来为了文物保护已经封住,后面的上不去了。

    ” 大叔没有别的疑异,微微颔首后便东张西望地自行勘查风光。

    我略微激动,急于求证。

     语气有点儿虚,我说:“我怎么记得导游有说什么「十二楼」来着?”关于旅游、景点,一些知识记忆力上,我通常比较差劲。

     “你说的是北八楼加上南四楼吧?”军人同志开解我,“我们这边是北八楼,那边”他抬手向远处,“就是你爬过的,南长城,那边最高的就是南四楼。

    ” “啊……”喟然长叹,我努力清醒起来的脑回路在听完后顿加错乱。

     原是我一初就记错了,或者说我从没有搞明白长城脉络过。

    五月我和代尹根本不止没有爬上北城,我们果真连南城都没爬完,就到了南四楼。

    诚然,南城更见陡峭,导游先生奋力地渲染北城,不过是因其有缆车罢了。

     套路啊,我醍醐灌顶。

     “路从此分,四通八达。

    ”两位男士合议在顶处拍照,这个我可不爱,所以很自觉麻溜儿地滑走,跻身去城墙边,眺山望水。

    留念完事后的两人,才一左一右路续跟到我身侧,大叔款款情深:“这城儿是有些高了,一下雨,更显得陡。

    ” “是吧。

    ”他说南长城,我应声附和。

     我老后悔开口请军人同志带我的。

    刚刚我们一鼓作气而上,原来的「危言耸听」被衬托得太无凭无据了。

    得亏大叔现在这么一说,反而可以论证了道听途说,也是有点儿有备无患的。

     “跂高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豁然开朗,我心满意足了。

     下城的路我坚持走低调路线。

    跟着军人同志,我们仨绕上一条木栈小道,没走一会儿便绕回了石道,然后再没几步就临近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