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14章 未归人(四)

首页
手边:“这些东西是谁译的?” 古昆仑文词义极尽精简,不过薄薄一册,词义生硬冷僻,读得她好生艰难。

    厚厚的那摞,哪里是什么高祖的手札,墨迹崭新,分明是近日所书。

     本来唐糖还略存疑惑,以赵思凡的心性城府,要她前天得了这东西,也断不能昨天方才献出来。

    这么多天,想来她是在找人捣鼓这个。

     裘宝旸闻言取来翻开:“是她的字!当真是思凡所译?怪道前阵子常听她说起熬夜,人都熬瘦了。

    我真没想到,她竟一直在学昆仑文。

    ” 听他声音低落,唐糖摇头笑劝:“想必也不是一直,大约是临时得了这东西,又想知道个究竟,这才病急乱投医,误拜了个什么假师父罢。

    ” “怎么,译得有误不成?” “谬之千里。

    宝旸,我闻得那赵思危并未凶残到那个地步的,昆仑活捉回来的逆党,凡年逾耄耋者,好像当年皆免了问斩,好几个都赦了的?那彭博士可还活着?” “好像在什么祥云观,这些人统统被勒令不准出京的啊。

    圆觉寺后山祥云观……我的天,虑贤!”裘宝旸恍悟似地,“思凡自来没城府的,莫不是被那赵思德给骗了!” “这倒说得通了。

    赵思危允了你家法师,放赵思德归鹿洲,其间尚不知有什么关联。

    嗯,一定有,这下便说得通了。

    ” 裘宝旸又一思量:“不对啊,唐糖?你究竟怎知译得不对,你不是说自己学不来昆仑文的?” 唐糖并不直接作答:“这不是高祖手札。

    ” “啊?” “纪陶当年告诉我,彭老儿对这一类昆仑国的古语,不过略知皮毛。

    我这么说吧,就算是纪陶,也未见得能有读它的兴致,因为……这是用昆仑古语写的扑翼机的编年。

    ” “扑翼机?可同你那木鸟?我听纪陶赞过的。

    ” 唐糖摇头叹道:“有所不同,我那木鸟不过是一玩物,而此册所记,扑翼机能翻山越海,能在高空中持久行进达数个时辰之久。

    没想到古人便有如此智慧,叹为观止,可惜,可惜。

    ” “怎么可惜?” “此书虽解答了我颇多疑团,但这只是个上半册,只记了扑翼机的编年,某年某年,做了些什么……却未附一页图解,关于扑翼机在空中持久向前推进的关键装置是何物所造,又是如何为人造出来的,想来下册中才会有所提及。

    如今下册还不知在哪儿,岂不可惜?” 裘宝旸听着这些虽有些懵,又略伤感道:“想必思凡错得离谱了罢?” 唐糖好笑地翻开一页,随口译给他听:“万仞元年,锁匠籍商为风篷飞烟烧伤,坠于河伯之谷,其弟为那翼机残骸,寻了七天七夜方得,却不幸殁于河东。

    其心头之血染于石刃,后人立碑于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