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9.当时,我们正年轻: 玄奘讲经的照怙厘大寺

首页
早上被“吱呀”一声弄醒了。

    我费力地睁着朦胧睡眼,看到一个高瘦的剪影,站在一室阳光中。

     “罗什,怎么这么早……” “对对不起!”背光,看不见他的表情,只是听声音有些狼狈。

    他急急退出,门又“吱呀”一声关上了。

     我看看时间穿越表,才七点半。

    我忘了,他每天都是四点多钟就起来的,五点到六点做早课,然后吃早饭。

    现在的时间,对他来说已经不早了。

    还是困,再小小懒了一会床,不情不愿地起来。

     九点左右跟着罗什出门。

    小小的苏巴什城里已经很热闹了,僧人,居士,商人,挤满本来就不大的街。

    我不愿给他带来麻烦,坚持跟他拉出一段距离一前一后地走。

    他时不时顿住脚步,看看身后,再继续前行。

     他看起来跟当地百姓人缘极好,不时有人上前向他合十行礼。

    一对夫妻抱着个看上去刚出生不久的幼儿向他祈福。

    他摸着婴儿的头顶,念了段经文,夫妻俩高兴地向他道谢离去。

    他回过身,对着我温暖地笑了笑,又回头继续走,不停向人回礼。

     出了苏巴什城就到了西寺大门,围墙上有修饰得很漂亮的角楼。

    “龟兹僧一万余人,几占龟兹人口十分之一”。

    光是雀离大寺,就有五千僧人。

    龟兹的佛教兴盛,从雀离大寺就可以看出。

    此刻的雀离大寺还远没有唐时玄奘看到的规模,但已经是一派宏伟大气了。

    耆婆在怀着鸠摩罗什时“慧悟倍常,闻雀离大寺名德既多,又有得道高僧,即与王族贵女德行诸尼,弥日设供养,请斋听法”。

    所以,罗什在娘胎里受的胎教,就是佛法。

    他智商那么高,是否跟这个有关? 呵呵,我掩饰不住YY的想法,憋住笑走进大门外附有的方形瓮城。

    瓮城中间有一座方形佛殿,供奉有佛祖释迦牟尼像。

    我立马停住胡思乱想,拿出专业精神,准备掏素描本。

     “艾晴,先别急。

    我先领了你看完全部,你再画不迟。

    ” “真的?”我惊喜,“对哦,你是主持,有特权。

    那我每天来画,可以么?” “自然可以。

    ”他浅笑。

    入夏的阳光照耀着,整个人明亮得无法直视。

     强迫自己转移开视线:“罗什,那块有佛祖脚印的巨大玉石在哪?快带我去看看。

    ” “你也听说了这块玉石?”他有些惊诧,眼神探向我:“这可是雀离大寺的镇寺之宝。

    ” 呵呵,我怎么知道?还用说么?玄奘曾经目睹并在《大唐西域记》中记载它。

    十九世纪末一位俄国寻宝者挖到了它,并极为愚蠢地砸成两块以图运走,但是被当地人保护了下来。

    解放后,这块玉石被运往北京自然博物馆,大的一块重达1200多公斤,小的一块700多公斤。

    现在,我不用去北京也能看到这块玉石,还是完整版的,你说,我能不兴奋么?所以当我跟着罗什进入主殿后一间装饰华丽的小型殿堂,看到那块通体透明,色带黄白状如海蛤的巨大玉石时,我又忍不住后悔没法带相机了。

    整块玉石宽约三十多厘米,半米多长,十几厘米高。

    而所谓的佛祖足印,是玉石中间自然形成的两个凹槽,位置,刚好可以两脚微分踏在上面。

    呵呵,这种附会太多了,西藏到处都有莲花生大师的脚印,不过是附会自然生成的树木,石头,好让民众认可所谓的佛力。

     不过这个念头可没敢跟罗什讲,学着他的样子恭敬地对着玉石磕头上香。

    出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