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8.当时,我们正年轻: 我们去雀离大寺

首页
劈死我,连我自己,都不会原谅我自己。

     摩波旬的妻子端着吃的进来了。

    把那暧昧的空气冲淡了许多。

    看见我时还是禁不住细细打量,我不知道罗什是用什么理由让他们相信我的再现,只好对她扯个很没形象的笑。

    后来问了罗什,他告诉我我是艾晴她侄女。

    我笑死了。

    这个说法,还真。

    。

    。

    。

    。

    。

    不过,和尚不是不能打妄语么?刚想取笑他,又忍住不说了。

    不然,我还能想到什么更好的解释么? “对了,我上次离开时有个背包没带走。

    你可还留着?”我有那么多现代物品拉这里了,包括我的素描本和考察笔记。

    那可是老板念叨的白色垃圾,不拿走,后世发现的话。

    。

    。

    。

    。

    。

    想像一下,一个头发花白的考古学家在仔细研究已经烂成一团的包裹,然后困惑地发现上面一小块地方有着几个字母——“NORTHFACE”。

    。

    。

    。

    。

    。

    寒啊。

    。

    。

    。

    。

    。

     正在YY,看到他点头,神色有些不自然。

    奇怪,难不成他看上了我那背包?那可是NORTHFACE,世界有名的旅游用品品牌,要不是经费都由研究小组出,我一穷学生可买不起那么死贵的背包。

    不过,他再怎么喜欢我也不能送给他。

     “过几日给你带来。

    ” 我点头,再喝了口羊肉汤:“对了,我想参观雀离大寺,可以么?” 他看着我吃东西,淡淡点头:“明日带你去。

    ” 晚上睡在矮榻上,古代当然没有席梦思,不过我也已经习惯了睡硬板床。

    他说他不住这里恐怕是为了让我安心。

    我相信他其实是住这里的,因为一股淡淡的檀香味,从被子,从枕头,从席子,从这屋里的四面八方向我袭来,我在这股香味中沉沉地睡着了。

     -------------------------------------------------------------------------------- 作者有话要说: 玄奘《大唐西域记》中对雀离大寺(玄奘翻译为“照怙厘”)的记载:“荒城北四十余里。

    接山阿。

    隔一河水。

    有二伽蓝。

    同名照怙厘。

    而东西随称。

    佛像庄饰殆越人工。

    僧徒清斋诚为勤励东。

    ” 苏巴什故城整个故城的面积非常大,颓垣断壁,用黑白模式拍出的照片很有沧桑感。

    在故城里还碰上两个波兰MM,相谈甚欢。

    可惜我只去了西寺,东寺必须得从铜厂河上走。

    河水湍急,又没桥,只能在河这边看对岸。

     关于弗沙提婆:弗沙提婆在史料中提起过一次,便是鸠摩罗什的弟弟。

    关于他的生平,没有任何确切资料留存。

    有一些佛教资料里说弗沙提婆在三岁时生病去世了,这也是耆婆看破红尘出家的原因。

    但因为并没有正式记载,做不得准。

    因为小春文里讲到的大部分都有史可查,怕亲们以为弗沙提婆的部分也是真实的,特此申明一声:文中所有关于弗沙提婆,全是小春杜撰的,唯一出自正史史料的,只是“弗沙提婆”这个名字,及他是鸠摩罗什的弟弟。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