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52章 【爱国诗】辛弃疾

首页
么办”,所有的女人只是面色平静地站在柔嘉面前,等着公主作出决定——任何决定,都可以。

     而柔嘉早已做出决定。

     她端坐在桌前,示意众人耐心等待。

     就如此过了片刻,屋门突然被叩响。

    门外传来一个男声,他说: “公主,下臣来迟了!” …… 众人不知在金国发生的事情,大部分宋人都在为天幕上辛弃疾的壮举欢呼雀跃,但他们还没高兴多久,只见天幕激昂的语气骤然一低,转为深沉: 【人生的悲剧,往往不是因为没有才能,而是才能没有用武之地。

    】 【辛弃疾押解叛徒回归南宋,朝野为之震动。

    只可惜,“圣天子为之三叹”后,赵构只用一个区区“江阴军判签”打发了这颗徐徐升起的少年将星。

    更令人感到痛惜的是,在大好局势面前,曾经放下狂言要“择日进临大江”的赵构又改变了主意。

    金人内讧结束后,赵构着急忙慌地与金国重修旧好,两国再次达成协议。

    】 众人嗟叹。

     听着宫墙下传来的响亮叹息声,刘光世忍不住上前一步试探道:“陛下……” “住嘴。

    ”赵构显然知道他要说什么。

    赵构看了一眼天幕,不耐烦道:“朕难道不想成为‘中兴之主’吗?打仗哪有太平好,朕也是勉为其难地牺牲了名垂青史的机会来成全我大宋的太平。

    再说,太后还未回朝,先不提二十年后要不要打,反正眼下的绍兴和议已经板上钉钉,朕绝不容许任何人破坏和议!” 赵构言下之意,就是为了签订和议迎回韦太后,他会不惜一切代价满足金人的要求。

    如今秦桧虽死,但他也不会停止杀害岳飞——只是会换个不容易生事的由头,比如暴毙。

     “陛下,可是……” 刘光世眉头一皱,还想再劝,却被赵构不耐烦地打断:“没有可是!” 赵构瞥了一眼刘光世,不耐烦道:“别以为死了个秦桧,这朝堂就是你们的天下!朕实话告诉你,除非朕不做这个皇帝,否则谁也不能阻拦这次和议!” 【好在,赵构很快就不是皇帝了。

    】 【就在辛弃疾南归的第二年,宋金之间又发生了一件大事。

    】 【1162年的夏天,做了三十六年皇帝,五十六岁高龄的宋高宗赵构,被动荡不安的时局折磨得焦头烂额,感到身心疲惫,于是主动辞去皇帝职位,传位给养子赵昚,是为宋孝宗,而他自己做太上皇,一心一意过起逍遥自在的闲适生活。

    】 【而新上任的宋孝宗赵昚,他是一位渴望建功立业、有所作为的皇帝。

    他出生于靖康之难中,即位时正年富力强,不愿在对金关系中低三下四、忍屈含辱,发誓要一雪靖康之耻。

     即位后,他立即排斥主和派,起用主战派,朝政为之一新,朝纲为之一振。

    】 【即位初期,赵眘就实行了一系列拨乱反正的政策。

    他重用抗战派,为赵鼎、张浚、岳飞等大批受迫害的文臣武将平反昭雪,又对健在者重新起用,委以重任:李光与其子李孟光均从流徙地归来,李孟光获任台州知州。

    赵眘还将当年的密告者陆仲高贬谪到雷州,面对陆仲高涕泗横流的乞求,赵眘却不为所动,直言训斥:“若知今日,何必当初?悔之晚矣。

    ”】 “好!” 疾驰赶路的陆游忍不住扬鞭叫好,他侧头望向老将张浚,面上绽开欣喜的笑容:“这位新陛下看起来是个明白人!” 张浚点点头,嘴角也流露一丝笑意:“天佑大宋啊!若是陛下可以早点……”说到这里,张浚突然住嘴,他神情惶然,像是在惊讶自己怎会有这样的念头。

     要知道,张浚早年最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