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2章

首页
第12章 一晃时间过去。

     二月底大考已经考完。

     如今的考试跟以往不同,每次考试排名,都意味着考县学的名额。

     赵夫子不是遮遮掩掩的性子,当天下午便说了考试结果。

     第一名,仍然是纪元。

     要知道大考不是以往的小考。

     不仅考默写背诵,甚至还从《大学》《论语》中截取一段,以经言命题,让学生分析其中意思。

     作为二月大考的大题,占了较高分数。

     这已经不单是蒙学的内容,更接近正统科举。

     大学,论语,都是俗称四书五经里,四书的两本“必考书”。

     这样的考题一般被称为四书义题,大约就是阅读理解加材料作文。

     显然,赵夫子也在为十月县学考试做准备。

     让学生们提前适应。

     让其他人意外的是,这次考试的第二名,竟然不是安小河,而是安大海。

     “解意虽有些欠缺,在同窗中为上。

    ”赵夫子评价道。

     安大海都不敢置信,他竟然考得还行? 虽然背默上有些缺漏,却在最后大题得了分? 安大海震惊道:“我只是听了纪元的话,平时背书的时候理解其中的意思。

    考试的时候把自己想得写下来,也算对吗?” 赵夫子答:“自是对的。

    百人读经,百人有其意,只要写出心中所感,便是对的。

    ” 除了他们二人之外,其他人答的都是一塌糊涂。

     安小河更是如此,他头一次碰到这样的题目,只写了四书里的一句话,让他们根据题目写出自己的理解,不少于三百字。

     这,这怎么写。

     比他小了两三岁的纪元,为何能写出?写的还让赵夫子满意。

     这次的题目是《大学》里的一句话。

     《大学》是以德治为思想的哲学书,既被称为圣王之学,也称“大人之学”。

     大学也被称为,为学纲木,是读书的根本。

     朱子认为不读大学,不算读书。

     而古代说的大学,是“太学”的意思,放在现代就是小学。

     纪元理解的,那就是这本书,就是小学生必读科目! 所以在考试之前,他不仅背诵全文,还在喂牛的时候,跟安大海笼统讲了其中的意思。

     既是履行诺言,也是自己复习一遍。

     没想到还真的押对了。

     其实赵夫子出的题目,对小学生而言,着实有些难了。

     “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 这句话的意思是,想要端正自己的心思,就要让自己意念真诚。

     想要自己变得真诚,要有明确的认识,怎么获得认识事物的正确方法呢? 要学习研究事情的道理。

     以此为内容,写一篇议论文,不少于三百字。

     而这句话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