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制我不该入‘音声人’吗?”
苟内官还抱着“音声人”的簿册,钝钝看了她一会儿,忽地站起来尖叫道:“那你也来抢,抢去了写上!我们找太乐令去,这事儿没法干了!”
薛涛看得呆了,眉州都知这才想起来,慌忙从怀内拿出贽见礼。
“这是做什么?”
苟内官一把接过锦袋,掂量掂量,倒也不少。
他起身抽出一本簿册,胡乱蘸笔:“什么名字?祖籍哪里?耶娘姓甚名谁?”
薛涛答道:“薛涛,字洪度,祖籍长安。
父亲薛郧,为前眉州府主薄……”
不待说完,苟内官已草草写了,啪地合上簿册。
眉州都知看到封面“乐户第六十二册”几个字,忙问:“怎么入了‘乐户’?”
薛涛问:“什么是‘乐户’?”
苟内官拿出金耳挖掏耳朵:“什么价儿什么册子,如今‘音声人’贽见礼的价涨了。
”
“什么时候涨的?”眉州都知瞠目结舌。
“就刚才。
”苟内官吊起松皮垮垮的小眼,“不满意,叫你们刺史来啊。
”
眉州都知当然不敢劳动刺史,何况他还把贽见礼抽了一成,虽说是惯例,但刺史在气头上,说不定会拿贪污罪罚他。
“苟内官对您可并不尊敬。
”出了门,薛涛说道。
说得眉州都知不尴不尬,只打哈哈。
“什么是‘音声人’,什么是‘乐户’?他似乎把我归错了册子。
”薛涛又问。
眉州都知耷拉着脑袋说:“都是乐伎,差不多,差不多,反正从此站住脚了!乐户更好,还管四季衣粮。
”
唐朝制度,州县以上官府都设乐营,乐营管理俳优和乐伎,将其身份分为三种:音声人、乐户和官奴婢。
音声人最高等,虽在乐部,但仍属大唐良人,只是被雇佣为乐伎,去留相对自由;官奴婢最低等,大多是籍没的罪家眷属,因为容色才艺被选来,地位如同犬马,几乎不算人;乐户则处于两者之间,属官属贱民,世代操持音乐,不能与良人通婚,不可以随意迁徙,没有长官令,永远不能脱离乐营。
“霄娘让我来引路。
”一个青衣双鬟的婢子走来口齿清爽地说。
眉州都知忙甩下薛涛偷偷溜走。
她随婢子从廊庑走进一座“惊鸿院”,迎面厅堂中有许多人正在舞蹈,羯鼓声里夹杂着擅才的吪喝。
婢子在堂后长排低矮房屋前停住:“你就住这里。
”
薛涛透过直棂窗看,俗丽花鸟屏风隔出许多小卧室,太阳影里,一个着杨妃裙的丰腴少女倚坐榻上,正往脖颈、手臂上扑香粉。
她推开版门,少女立刻丢下香绵站起来,笑盈盈道:“新阿姊来了?”
薛涛笑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