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章

首页
这一步了,想那些陈芝麻烂谷子有什么意义?你又不能让时间倒流,人生重来,只能面对现实。

     这时,风向突变,雨丝便斜着身子从微开的窗缝里,哗地一下蹿了进来,全都泼洒在办公桌上。

    他赶紧过去把那扇窗子关上,边拿起抹布擦了擦桌子,边对她说:你能听我一句话吗?你先回去,要不然你会感冒的,我们再找时间另谈吧。

     每次都这样,一讨论到这些具体问题特别是“窗口”问题时,气氛总是很热烈甚至激烈。

    因为发射“窗口”有许多的约束条件,譬如“日凌”问题,“地影”问题。

    卫星上天后,不能与太阳在同一条直线上,否则会造成温度噪声偏高,影响卫星的质量;但也不能掉到地球的影子里,要是这样,像翅膀一样展开的太阳能帆板吸收不到足够的太阳能,供不上能源,卫星到了天上要不了半个小时,就会停止呼吸,变成一个没有生命的太空垃圾。

    不过,这些方面,都有具体参数供你参考,你一言我一语,很快就确定了具体的发射时间,即:发射窗口前沿和宽度。

     她心一软,眼里莫名其妙地生起一层水雾,浮在眼球上。

    她真想听他的话,先回去换衣服,下次再另找时间和他好好地谈一谈。

    她真想有这么一次。

    她感觉眼里的水雾慢慢凝成水珠,快要滴出来了。

    你这是干吗?你不是告诉自己找他就谈工作!是的,是工作。

    她这样想着时,眼前晃过另一个女人的影子,正用一种微弱的毫无光彩的眼神盯着她看,她被盯得心里“咯噔”一下。

    不!她晃了一下头,仿佛要把那个影子晃出去。

    接着,她说,我哪敢再占用您宝贵的时间,我只是有几句话,说完就走。

     会场气氛立刻活跃起来。

     他看着她。

    他知道这会儿说什么都没用,只好依着她,让她说。

     主持人——发射总指挥袁绍正宣读完任务书,卫星负责人马上起身介绍“太白一号”总体方案和技术指标,紧接着议题就进入卫星轨道、发射方位角、发射“窗口”这些实质性问题的讨论。

     我是来告诉您,我们真的能力有限,您交给的任务可能完不成。

     这是总指挥部召集的紧急会议。

    “太白一号”卫星准备近期发射,会议的内容就是下达任务书,确定发射“窗口”问题。

     他收起脸上的笑,不再看她,而是把脸转向窗外,看着外面的雨,过了好一会儿后,他才转过头,说:这可不像你苏主任的性格。

     二 她说,是不像,不过这次情况不同。

     当一道闪电的强光劈下来时,苏晴正好走进会场。

     这次有什么不同?不就是雨季嘛,它又不是今年才冒出来的。

    他有些恼火。

     雨季正在为它的到来虚张声势。

     她才不管他恼不恼火,仍按自己的思路往前走。

    她说,照你说的,这个雨季对“窗口”没什么影响是不是? 苏晴也在往会议中心赶。

    她没戴军帽,头发被风高高地撩起,把整个光洁的额头露了出来。

    她一边走一边不时地抬头看看天空,轰隆隆的雷声,把天地震得微微颤动。

     我知道你们有困难。

    但总不能因为有困难,“太白一号”就不发射了吧?! 人们正往小宾馆的会议中心聚集。

     近期就是不可能发射,她说,因为天气不允许。

     远处的马路上,不断地有车过来过去。

     他的声调不觉间高了一些:我管不了天气,天气是你们的事情,我知道我只能服从命令! 整个发射场区,到处弥漫着暴雨临来前的气息。

     服从命令,也得尊重科学,尊重客观事实。

    她的声音也跟着高了起来。

     刚才还在它头顶上的云层,变得越来越深,越来越厚,也越来越沉。

    云底一点点下坠,不安地骚动着、翻卷着、挤压着,渐渐地,把它包裹起来——当人们仰望它时,它——卫星发射塔架,不见了。

     我是军人……我会尊重客观事实,我在尊重客观事实的基础上完成任务!他说完,手在空中劈了一下。

    如果她没猜错的话,应该是拍桌子的动作,但正准备拍下去的时候,却变成了空中劈砍,没挨着桌子。

     真有几只山雀被吓得跑了出来,在它身旁叽叽喳喳地叫。

    还飞到它的肩上,栖息了一会儿,神魂不定地点着小脑袋,东瞅西看,然后又叽叽两声,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