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但还是照旧找新娘讨馨香,只差的藏放在书包或口袋里……
五、六年集下来,那一堆的端阳香袋,后来竟也是丢的丢,散的散,不知弄到哪个角落了;如今贞观只还留着一只黄老虎,一只紫茄仔:老虎才龙眼般大,用黄色府绸布扎做的,背面和脚的四处,各以墨笔划出斑纹;尤其双眼如点漆,还是只聪明老虎呢!
这样一只聪明老虎,还差些给银城他们偷去;是连男生看了都会爱,它通身上下的那种活意,也就只有看过了才能说。
茄子则是紫贡缎缝的;光说选这布料的心思,就好断定做的人有多灵巧。
茄仔因为本身皮发亮光,普通紫颜色的布,还不能全像,不够传神,再看顶上的绿蒂,简直就是菜园里新摘的……
她特别珍惜的这一紫一黄,一向就收在母亲那只楠木箱笼里,这香味真的是从小闻到大的——贞观这一转思,遂又问新娘道:“阿嫂准备自己做馨香吗?要缝多少个呢?”
新娘子在过门后的第一个端午节,要亲自做好馨香,分送邻居小孩的礼俗,到她祖母的那个时代,似乎还很认真的执守着。
往后到她母亲、姨妗那一辈,勉强还能撑住。
然而这几年来,不知是年轻新娘子的女红、手艺差了,还是真的没空闲,竟然逐年改了;不是娘家的母姊、兄嫂做好送来,就是新娘自己花点钱,请几个针线好的阿婆代做——因此,当贞观听新表嫂说准备亲手做二百个馨香时,整个人一下感觉新鲜、惊奇起来。
从前,她每听阿嬷、婶婆,甚至自己母亲自夸当年自己初做新娘,新缝扎的馨香,有多工整,美妙时,居然出过这样的应话:“怎么就不分一个给我?”
大人们笑她:“阿贞观,那时你在哪里呢?”
她道是:“我就算不在,你们不会选一个好看的留着吗?”
大人虽笑她说的孩子话,过后却也觉得这话有理,于是彼此互询的说:“对呀!怎么就没想到要留一个?做纪念也好呀!”
想来她这个表嫂胆敢自己做,定是身怀绝艺……
“阿嫂——”
贞观不禁心头热起来:“现在先跟你订,我可是要好几个!”
新娘子笑道:“你好意思讨?馨香是要分给囡仔、囝仔的!”
贞观赖道:“我才不管!布呢?布呢?阿嫂,我陪你去布店剪!”
新娘子说:“早都铰好了,在房里,现在才裁布,那里赶得及?”
贞观看着眼前的新娘,忽然错觉自己又回到从前童稚的时光?当她跑到人家屋前,这样抬头看新娘,亦是如此问道:“有什么样款呢?有没有猴仔?有没有阉鸡?”
“有!有!”
却听她表嫂连连回答:“鼠、牛、虎、兔……十二生肖全部有!”
【2】
端午节那天,每到日头正中晒时,家家户户,便水缸、面盆的,一一自井中汲满水,这水便叫做:午时水。
传说中:午时水历久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