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章

首页
她见过了那么多好东西,认定这些钢筋混凝土组成的污浊俗物,只是庸庸碌碌的小人物们的心头之好。

    她竟没想到,就连黎光和他太太,也会为了房子的事大动肝火。

    她仿佛突然又落入烟火气十足的凡间,就像儿时的漫漫暑假,突然被开学通知书惊醒。

     除了房子之外,谢晓丹隐隐发觉,原来,黎光也并不是对所有女人都能召之即来挥之即去地把玩于股掌之间,黎太太一个十分钟的电话,就能让这个平时最在意自己气质形象的男人失态愤怒。

     “你们是怎么认识的啊?”好像很自然地,谢晓丹就问了这个她好奇许久却从来都不会主动涉及的问题。

     黎光虚起眼睛,看着夕阳余晖洒在花园池塘的残荷上,似乎慢慢拉开了记忆的帷幔。

    犹豫片刻之后,他拉着谢晓丹上了二楼。

    那间很少开门的主卧整洁如新,看来是管家阿姨重点打扫的区域,起居室钢琴上的黑曜石花瓶里,插满了新鲜的白玫瑰。

    黎光拉开深棕色实木书架的玻璃门,里面摆满了许多英文版的大部头著作,谢晓丹不禁感叹:“哇,你还看这些?”黎光淡然一笑:“不是我的,这都是我太太的书,她是学英美文学的,现在市面上很多名著都是她翻译的,她法语也很好,当年她读博士交换到巴黎的时候,我还陪她去住过两年。

    ”黎光淡淡的语气里,有陷入回忆的惆怅,也有被岁月磨蚀却依然隐隐闪光的对太太的骄傲。

     黎光从最高一层取下一个小相框:一对青年男女都穿着深蓝色的硕士袍,手举着写满英文的毕业证,头挨着头笑得十分甜蜜。

    男孩正是二十年前的黎光,眼神单纯快乐,女孩黑发如瀑,清秀文弱,在人群中会发光,气质里有种与生俱来的孤傲。

    倏地,谢晓丹有点泄气,显而易见,她除了比照片中这女人更年轻,似乎再没任何优势。

    她的学识、见识、气质、成就,他们之间门当户对,青梅竹马,势均力敌,还一起走过那么远的路……难怪,黎光看自己的眼神,从来没有那种骄傲和欣慰,他也从来没问过她的成长、她的工作、她的梦。

    大概在黎光眼里,三线城市的下岗职工家中走出的二本大学生,在人潮汹涌的北京城艰涩地漂泊,能遇到自己,已经是她配拥有的最奢侈的梦。

    至于这张年轻漂亮的面孔下有怎样的思想、怎样的灵魂,他根本不屑于知道。

     “你们是同学?”谢晓丹努力调整下情绪,当洋娃娃,也得有洋娃娃的职业操守。

     “嗯,”黎光点点头,“这是我们在哥大硕士毕业典礼上的照片,其实我们在景山读书的时候就是同学,她比我还高一级,说起来算是我一路追到了纽约吧。

    ”20世纪70年代北京景山学校的同窗,门第显赫简直是一定的了。

     “这么好的感情基础,为什么会分开呢?”谢晓丹虽然失落,却全然没有怨妒,她像倾听一个王子公主的童话一般沉浸其中,情不自禁地问。

     黎光凝视着照片沉默许久,深深叹了口气,最后一抹夕阳从白色的橡木窗框上掉下去,房间被沉重的暮色笼罩起来,他心里那道门也随之沉沉地关闭了。

    “小姑娘,等你到四十岁的时候就会明白,这个世界上很多事情都没有为什么。

    ”黎光拍拍谢晓丹的肩膀,又恢复到了那个彬彬有礼、却拒人千里的状态。

     2 和黎光在一起的日子虽然看起来风光,但毕竟多少有些见不得光,况且,他们之间到底有没有未来,谢晓丹自己也并不那么乐观。

    时光荏苒,眼见着二十九岁的她,当然也得为自己留条后路。

    于是在黎光不“召见”她的闲暇时光,横竖还要去应付下热心群众们发来的各种相亲对象。

    快到圣诞的时候,上次参加婚礼的那个女同学,突然打电话约周末K歌,一个挺着大肚子的准妈妈,还能有这么浓郁的娱乐兴致?相亲经验丰富的谢晓丹不用问,都明白这到底是为什么。

    她怕到时候没话说,于是打电话邀请田蓉一起去。

     又有阵子没见田蓉了,对于这次聚会,她很有些期待。

    一年多前,两人相约在售楼处时,田蓉所表现出的“自信霸气”,还令谢晓丹记忆犹新,又过这么久,与黎光交往后,自己经见了这么多世面,这一年多的“进步”,也堪称突飞猛进。

    谢晓丹急于把她这份考卷交出去,不仅交给相亲对象,更要交给闺蜜看。

    田蓉走进包房的瞬间,谢晓丹突然觉得她哪里不一样了。

    身材还是一样的丰腴有加,举止也还是朴实无华,那么是气质?洋气了点吗?不对,是贵气。

    银红色的水貂皮草大衣,象牙白的纯羊毛连衣裙,无论胸、屁股,还是肚子,都凹凸有致得昭然若揭。

    谢晓丹一愣,她都快忘记了田蓉曾经也是爱美爱时髦的,看来最近房市不错,田蓉终于舍得把套现的钱花在自己身上了。

     田蓉在老同学们的心目中,包租婆形象根深蒂固,大家一见她便调侃道:田老板,租金收得还爽吗?田老板,最近没再来套房?田蓉也是真上道,笑容满面地回答:“我倒是想买啊,‘国十条’一出,外地人不让贷款啦,你们谁有本事,先给我弄个北京户口?”她双手一摊,卡地亚蓝气球的纯金表在手腕上闪闪发光。

    谢晓丹一愣,下意识地看看自己手腕上黎光才送的卡地亚LOVE玫瑰金手镯…… 好嘛,竟然是殊途同归。

     “蓉蓉,你算是说对了!北京户口现在可比美国绿卡值钱!跟你们说啊,我一会儿约的那哥们儿就是北京户口,地地道道的北京人,家里还趁着好几套房,晓丹,你可要把握住机遇哦!”组局的女同学用手肘顶顶谢晓丹,说不清为什么,谢晓丹突然被这种把人明码标价摆上肉案的交易,搞得一阵反胃。

     两个小时很快过去,KTV包间里灯红酒绿,热闹非凡。

    谢晓丹却深深地倦怠,对这种粗糙的娱乐、市井的社交完全提不起兴趣来。

    结果当然是没有结果,别说是有个黎光当坐标,就算没有黎光,混迹国贸CBD的谢晓丹,怎么可能看得上穿着红都夹克,却硬要把LV包斜挎在屁股上,夸夸其谈自以为是的本地郊区拆迁户呢。

    京城里五环外有几套房,就值得那么得意、那么有优越感吗?俨然北京城是他家开的,恨不得来北漂的,都得去他那儿买门票。

    猪鼻子插葱,装象。

    谢晓丹打心眼里反感,一众同学使劲撮合,她却连电话都懒得留,正好收到黎光的短信,说他刚落地北京,晓丹噌地站起身,踩着高跟鞋,昂首挺胸地去赴生命里那场注定没有结果的约会了,留下身后一片尴尬的笑容。

     2011年元旦假期的时候,母亲打长途电话告诉谢晓丹:陈青和高畅准备结婚了。

     啊!正在澳门文华东方酒店陪着黎光游泳的谢晓丹吓了一跳,陈青他们结婚倒不奇怪,早晚的事,晓丹只是诧异,这消息怎么这么突然,同样身在北京的自己,竟然不知道。

    这么着急要领证,十有八九是奉子成婚!她暗自琢磨。

    这俩家伙,背着家人住在一起,早晚要擦枪走火。

    转脸看看自己的肚皮,那个隐隐的期待,依旧没有发生。

    唉,怎么什么事儿都赶不上陈青争气呢。

     谢晓丹挂了电话,戴上墨镜,端起杯插着鸡蛋花的粉蓝色鸡尾酒找了个躺椅坐下来,天气不错,目光所及之处,尽是碧海蓝天。

    不远处,黎光不知何时已经从无边泳池里钻了出来,黝黑的皮肤,紧致的身材,如果不是头发中的那刻意保留的一点雪花白,全然看不出中年人的姿态。

    他拿起条雪白的浴巾披在身上,正和池边躺椅上那个穿着比基尼、身材火爆的混血女孩聊天,不知他们说到什么,旁若无人地放声大笑。

     谢晓丹心里隐隐不爽,可除了隐忍,也别无选择。

    别说他们俩此刻正聊着英语,自己走过去也插不上话,会更显尴尬;即便是黎光当着她的面和中国女孩搭讪,她又能说什么呢?她又算什么呢?以黎光的脾性,倘若自己愚蠢到干涉他的自由,还不给他面子,怕是早分手一百回了。

     眼不见为净。

    谢晓丹索性起身,走到室内的吧台边,拨通了陈青的电话。

     “青青,你是不是有什么好事瞒着我啊?” “哈哈,消息够快的啊,我正准备给你打电话呢,下周六晚上你有时间吗?一起吃饭吧!” “我就说嘛,怎么我妈知道得比我还早,太没面子了!下周六晚上可以啊,你必须当面安抚一下我受伤的心灵,好好跟我汇报一下是怎么回事!” “那必须没问题啊!你这会儿在哪儿呢?” 谢晓丹犹豫了片刻:“我在澳门呢。

    ” “是不是‘黎叔’又召唤你去侍寝了?”陈青一直不太看好谢晓丹和黎光的交往,倒不是因为世俗舆论,只是站在亲人的立场上,总觉得他们之间的关系很不平等。

     晓丹明白,自己这个冰雪聪明的妹妹,丝毫没有嘲讽之意,只是心疼和不平,因此,当着她的面也不怕自黑,有委屈也愿意与她说说:“可不是嘛,我只是来‘伴驾’的,侍寝没准儿还另有他人呢。

    ”她透过玻璃门,看到游泳池边的黎光正和那女孩交换电话号码,酸溜溜地说。

     “姐,要不下周六晚上你叫黎光一起来吧。

    我觉得你需要让他也参与到你的生活和朋友圈里,不能总是你跟着他混,否则你们俩的关系,太不健康了。

    ” 谢晓丹心想,自己何尝不想这样呢,可是她不确定黎光会怎样对待她的邀请。

    “哎,还是算了吧,他要真来了,咱们大家肯定都不自在,他特别喜欢给人当人生导师,到时候估计得烦死你们。

    ”晓丹想以一句玩笑,来开解自己的无力和无奈。

     “没关系啊,他在事业上确实很成功,如果愿意跟我们分享经验,那是好事啊。

    他说什么,我跟高畅一定都认真听着。

    说起来,人家也是我们留美的前辈,多跟他学习是应该的。

    我只是觉得,你们俩的关系,需要有一些发展,你们在一起也一年多了吧,他好像从来没参与过你的任何活动,这种关系,感觉,没有根基,你明白吗?像浮萍一样,不牢固,对你不公平的。

    而且,说实话,我很难想象,不平等的情感关系里,会有真正的快乐吗?” 是不是留洋回来的“人生赢家”们都爱给人当人生导师?谢晓丹不禁一乐。

    她当然明白陈青是非常善意的,而且只是因为事关自己的表姐,否则以她的习惯,也不会对任何人任何现象,轻易做出评价。

    可惜,陈青只说对了故事的一半:他们之间的情感关系确实不平等,自己也的确一直都不那么快乐。

    但任何一种关系,之所以长期没有被打破,恰恰是因为它不平等的表象背后,深藏着一种实质上的平衡。

    谢晓丹之所以接纳了这种“不公平”的情感模式,是因为在其他很多方面,黎光能给她想要的。

    不单纯以感情交换为基础的恋爱关系,自然不可能像陈青高畅那种纯粹以感情交换为基础的恋爱关系看起来公平。

    然而,其实也不失为一种公平。

     回北京的航班上,谢晓丹心不在焉地攥着遥控器拨弄着航空娱乐系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