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30章

首页
住,看了其他人一眼,沉吟不语。

     李弥逊迟疑了下,道:“对于赵统帅的旨意,我却认为不妥。

    府中财产,若是开铺子做买卖得了来,这时也说不清楚了。

    ” 大宋的商税,分为过税与住税。

    货物从一地运往另一地,要交过税,买卖货物,再另外收取一笔住税。

     官员权贵有一定的免征收赋税额,比如从常州到临安,官员行囊中带有货物,只要不超出限定额,就无需纳过税。

    但要摆在铺子里去卖,则同样要交住税。

     至于各州府之间设置重重关卡,横征暴敛,随处可见。

    真正权贵铺子里的买卖,也没人敢来查,随便交几个大钱敷衍了事。

     李光想了下,肃然道:“据我所知,李尚书府上有好几间铺子,皆为夫人儿媳的陪嫁,听说颇能赚钱。

    我敢问一句,要是李尚书不在朝为官,铺子又能赚几个大钱?‘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圣人这句话,我也认为非常不妥。

    读书人并无那般值钱,至少,我们这些读书人,值不了那般多。

    过了,过了!” 他们这些读书人,或靠着科举出仕,或者靠着家族恩荫。

    钱离不开权,铺子与田产收益,得来并非那般理直气壮。

     已经到了今日,他们哪怕再脸皮厚,也不敢否认。

    因为他们这群读书人,丢掉了汴京,又丢掉了临安。

     深究起来,他们非但值不了“千钟粟,黄金屋”,差不多一文不值。

     既然如此,他们又从何而来的理所当然? 李光摇头晃脑,不断叹息着离开,很快就消失在了夜色里。

     赵鼎李弥逊等人未再说话,若有所思出了宫。

     翌日一早,韩世忠与李光两人来得最早,带着府里的账本来到了户部。

    他们刚到官廨前,赵鼎李弥逊几人也急匆匆来了。

     暂时负责此差使的,是曾将临安搅得大乱的张小娘子。

     张俊战死,清河郡王府倒台之后,临安城的权贵,近乎全部与张氏划清了界限。

     眼下张小娘子突然摇身一变,成了北地在临安最先任用的官员。

    已经知晓的韩世忠李光两人神色坦然,如户部尚书李弥逊等人,则心头滋味难辨。

     张小娘子落落大方,朝着他们见礼,道:“我以前在户部当过差,只暂时搭把手。

    过两日姜相会到临安,北地的官员会随同她到来,会交由姜相接手。

    ” 李弥逊干笑着寒暄了几句,不由得看向了赵鼎。

     当年姜醉眉作为北地使节,他们一起接待她的过往,尚历历在目。

     那可是个不好相与之人,一想到就令人头疼。

     赵鼎他们不想面对姜醉眉,赶紧将那些说不清道不明的家产,如实交了上去。

     也有那舍不得交,心存侥幸之人。

    姜醉眉来了之后,带着那群北地的娘子官,雷厉风行,临安的牢狱,很快被塞得满满当当。

     显赫一时的府邸,一朝倒塌。

    与以前不同的是,并无新的权贵重新崛起。

     赵寰将临安交给了姜醉眉之后,马不停蹄到湖州,明州,绍兴等州府走动了一圈,安抚了临安周围州府的百姓。

     岳飞,林大文领着几路兵马,从西北几路,会师临安。

     临安城破,湘湖路大半早已经归入北地麾下,广西广东福建等几路,陆续归顺。

     赵寰再次回到临安时,已近冬至。

    她还要赶回燕京,提前过了冬至,请李光岳飞韩世忠梁夫人等人吃了场酒席。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