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14章

首页
行到下一步了。

     只是,令他倍感不解的是,他对老朱家都那么好了,也没抢朱家的功劳,还帮着将生猪送上了京城,贡猪的牌匾也没私藏,甚至他都不曾贪功,连带巡讲推广养猪办法时,都是由县衙门安排好一切,还给了朱四郎耽误种地的补偿。

     他自诩已经仁至义尽了,结果…… 还嫌不够?? 得有多贪心?? 眼见提审没什么效果,县太爷心累的摆手让人带他下去。

    末了,他问师爷,觉得朱四郎到底是个怎样的人? 憨厚老实木讷到甚至有些傻气——这是县太爷原本的想法,也是他对多数庄稼汉子的看法。

     在事发之前,县太爷没觉得有什么问题,可自打事发后,他就对自己产生了非常的怀疑。

    而如今,再度提审了朱四郎后,县太爷发现,他好像更怀疑自己了。

     师爷却不这么认为。

     县太爷是一路顺畅的走上了科举一途,虽说在考进士时失败过一次,最终也不过得了个三榜的同进士。

    可总得来说,他的人生还是很平顺的,并且在外调时,还调任了他们这个一贯风调雨顺土地肥沃的县城。

    哪怕本县比不得江南鱼米之乡,却也比那些个穷乡僻野好上太多太多了。

     然而,那师爷却是个经年的老秀才。

     穷酸秀才啊,在乡下地头当然很了不得了,搁在县城那是连个屁都不是。

    他之所以能坐到如今这个位置,连县太爷有事都会找他商量,全凭借多年以来在官场上的钻营。

     就凭他一双火眼金睛,完全可以确定朱四郎不是那种能演的人,换句话说,朱四郎所表现出来的一切,就是内心的所思所想。

     那就很有意思了。

     师爷主动请缨,亲自前往石门镇调查此事,保证在三天之内必给县太爷一个交代。

     很多事情本来就是不经查的。

     三天之后,一份详详细细的事情起因经过就放在了县太爷的桌案上,与此同时,旁边还很突兀的放了几份话本子,据说是一对贫家夫妇意外得以由贫转富,还成为了官宦人家的少爷和少奶奶的神奇故事。

     更神奇的是,据说这个是由真实故事改编的,且就出自本县。

     确切的说,原始人物来自于石门镇秀水村。

     “跟那朱四郎是同村人,且这里面的主角夫妻二人,还跟朱家有亲。

    ”师爷道。

     ** 打死王香芹都不会想到,自己不单早就被宁氏扒了马甲,眼下又被县衙门里的人调查了个一清二楚。

     她什么都不知道。

     唯一可以肯定的是,她给广大穿越者丢人了。

     而此时此刻,她无法说服家里人后,她最终选择了妥协,答应赔钱给广大“可怜的养猪户”。

    赔钱是她最后的退让,但也不能全赔,起码不能是对方说赔多少就赔多少。

    直到如今,她仍然认为自己没错,只是出于人道主义的关怀,才愿意出一部分赔偿款。

     朱父朱母其实是不太愿意出钱的,不过既然王香芹坚持,再加上将心比心,要是自家亏了钱,肯定也希望得到现钱补偿的,又考虑到眼下天气越来越冷了,朱四郎一人待在牢里,就算不用刑,那滋味也不好受。

    眼瞅着年关越来越近,比起钱财,朱父朱母更希望早日接回儿子。

     终于商量完毕后,朱家人准备一齐前往县城。

     哪知就在这个时候,村里人上门了,还不是单纯的上门拜访,而是来了十几家人,将朱家老屋团团围住,叫嚣着要给个说法。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