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14章

首页
廷是大批量收购,而且如何运输皆不需要王香芹那头操心,只需要将生猪准备妥当,就万事大吉了。

    而酒楼方则是要求农户将猪宰杀后送到酒楼后厨的,这就是又是另外的价格了。

     且不提细节方面,反正依着契约,酒楼方已经先行付了每头猪二两银子的定金给养猪户。

    假如最后出栏的肥猪并非两百斤,那就依着实际重量来计算。

    并且养猪户不可将猪卖予其他商家,必须交由契约方,违者将赔偿十倍定金的价格。

     那读书人也听说了这事儿,帮着分析了一下,叹息道:“这事儿只怕你们不占理。

    ” 养猪户们哭得死去活来:“咱们当初就是想着只卖给他就好了,没想过要卖给别人啊!” 整猪卖二十两银子还不够?这都嫌不够,得有多贪心啊!普通的猪最多也就是三五两的价格。

    换句话说,假如真的有商家高价求购,要是在付清了赔偿金后,还能赚到比尾款还多的钱,那就卖呗,反正这个契约规定的是赔钱,又不是坐牢。

     其实,那酒楼少东家也是这么想的,他没想把这些农户坑进大牢里去,就盘算着,假如真的有二傻子来搞事,他虽然拿不到贡猪肉,起码还能得到每头猪二十两银子的补偿款,而对方想要买猪,起码得付出双倍以上的价格。

    这么一来,利润就太少太少了,正常人都不会干,哪怕退一步说,真的遇到了这种二傻子败家子,吃亏的也不是他。

     万万没想到,他没等来二傻子败家子,自个儿倒成了被坑的那个傻砸!! 万幸的是,傻的不止他,毕竟跟他一样去附近村子里订购生猪的人还有好几家同行。

     同行是冤家,自个儿倒霉是很惨,不过想着起码他签订了契约不亏还有得赚,其他人要是订了契约还成,没订的就只能自认倒霉了。

     话是这么说的,可少东家其实并没有得到太多的心理安慰。

     他要的又不是赔偿的那点子蝇头小利,而是长久的利益。

    要知道,宁氏这种乡村妇人只会那么一两道菜,可像他家这种大酒楼,好些个大厨呢,多整治几道猪肉菜简直太容易了。

    甚至他还可以让大厨们依着贡猪肉的口感,量身定做菜肴,将贡猪肉那极佳的口感发挥到极致! 可惜啊可惜,眼下全毁了! …… 养猪户们并不知道那少东家的想法,不过事实上,少东家咋想的也确实跟他们没啥关系。

     眼下,对于养猪户们来说,只剩下了两条路。

     要么依照契约赔钱,要么上公堂。

     就不说这年头了,哪怕是王香芹上辈子,普通人对于官司也是能避就避的。

    而这年头,普通老百姓若不是真的活不下去了,才不愿意跟衙门扯上关系。

    可少东家的话时刻在他们耳边回响着,逼不得已,这些养猪户们只能联合在一起,齐齐的往县衙门去了。

     再怎么没见识,也知道先下手为强。

     之前上县衙门的那些人,还是觉得被人坑了,想让县太爷主持公道。

    可后来这一波人,却是觉得活不了了,赔偿款他们是交不起的,大牢也是不想蹲的,况且这两个选项最终的可能性都指向了家破人亡。

     一时间,县衙门再度成了众矢之的,比赶庙会当天都要热闹得多。

     ** 听手下人讲述了衙门前的盛况,县太爷面沉如水。

     “来人,提审朱四郎!” 可怜的朱四郎,再一次上了公堂,面对县太爷的厉声质问,他满脸的痛苦懊恼自责绝望。

     县太爷的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