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一章亲爱的橡树

首页
省,和我恰好相反。

     “薛桐,吃夜宵。

    ”她说。

     “干吗买这么多?” “明天就军训了,这下不吃,到时候上哪儿打牙祭去?我去买啤酒。

    ”她说完,不等我发话,拿起钱包就到楼下小超市去。

     她平时哪舍得用这个钱啊,别看着穿得风风光光,其实每一块钱都要掂量着用。

    上次她妈给她寄的腌菜,要不是跟我赌气扔掉,说不定连着吃好些天。

     我看着那些鸡翅膀、鸭脖子,叹了口气。

     还喝不到两瓶啤酒,张丽丽就醉了,舌头开始打结,说话有点口吃。

    我劝她不住,又怕她再喝,就哄她说:“我们划拳,划拳喝。

    ” “怎么……划?” “剪刀石头布,赢了你喝,输了我喝。

    ” “好。

    ” “不用三打二胜,一局一杯。

    ” “哦。

    ”她打了个酒嗝。

     第一局:我出剪子,她出石头。

     “我输了,我喝。

    ”我说。

     第二局:我出布,她还是出石头。

     “赢了你,我喝。

    ”我说。

     她歪着头看了看自己的拳头:“不对啊。

    ” “怎么不对了?”我几口灌掉一杯,抹了下嘴对她说,“赢了你,我喝,是不是?” “是啊。

    ” “我输了,你不喝我喝对不对?” “嗯,对。

    ” “那怎么不对劲了?” “哦,想错了。

    ” 这样好几个来回,我一个人把那堆啤酒喝得差不多了。

     她趴在桌子上开始无聊了。

     “薛……桐。

    ” “干吗?” “他……看不起我,说好了……我毕业留在A城,他就和我……结婚,结果他又看上了个比我好的。

    ” 原来是这样。

     “我是乡下人……吗?我不是……为什么他们家要嫌弃我?” “我妈是农……民,但是我爸被辞退之前也是村里的老……师啊。

    ” “弟弟为了让我上大学,都不敢去花钱治病。

    ” “我脑子不好,但是我勤奋,我考了两……”她用手指比了个二的姿势,“两次才考到大城市来。

    ” “我不……该挂我妈电话,她瘫在床上,就巴望着和我说两句电话。

    ” 她又拿起杯子,去倒酒。

     这一回,我没拦她。

     她喝了一口,摸了摸眼泪流淌的脸:“哟,我怎么哭了,真他妈……他妈矫情。

    ” 后来,我把张丽丽放床上,胸中憋屈得难受。

    于是,一个人关上门,到校园里走走。

    夜风一吹,我的酒也醒了大半。

     这时,慕承和居然打来电话。

    他走了四天,身体已无恙,大概是年轻,恢复也快。

    只是我觉得隐隐觉得每次发病之后,他左边耳朵的听力似乎在逐渐下降。

     他对此倒是一点也不介怀。

     “在干吗?”他问。

     “宿舍楼下吹风。

    ” “心情不好?” “有一点点。

    ” “怎么了?” “我想你了。

    ”我说。

     第二天,张丽丽对自己醉酒话痨的事情只字未提。

    我不知道她是不是记得,也正好装着什么也没发生。

    军训的忙碌和充实,一下子就冲淡了这件事情在我脑中的印象。

     看到这些半大的孩子,离开父母来到这里求学,不禁想起自己当年的模样。

     “老师,你头发放下来的时候,长得有点像那个野蛮女友。

    ”一男生说。

     “什么野蛮女友?”我纳闷。

     “就是韩国演我的野蛮女友那个。

    ” “其实身材差挺多的。

    ”我谦虚地说。

     “不是说身高,主要是包子脸。

    ” “……” 这孩子是在拐着弯损我吧。

     什么包子脸,这叫婴儿肥,我在心中无言地申诉。

     过了几天,我和张丽丽请了假,搭了个便车回市区采办点东西,没想到在教授院的外面遇见了陈廷。

     “陈老师。

    ”我见躲也躲不过,就硬着头皮叫了他。

     “哦,薛桐啊,正巧。

    ”他走近,“我从老家给慕承和捎了点特产,他们说他开学就出差去了,我还以为你在呢,就带来了,没想到来了两次都没人。

    ” 我瞅了眼他手上提的东西。

    明人不说暗话,看来他也知道我住这儿,既然单独避开慕承和来找我,就是有话对我谈。

     “陈老师上去坐坐吧。

    ”我说。

     开门,进家,我给他倒了水,也局促地陪他坐了下来。

     陈廷环视了下客厅,半晌没吭声。

     在我跟慕承和这件事情上,我对陈廷有点心虚。

    他给了我那么多苦口婆心的劝说和警告,如今看来全是耳边风了。

     “慕承和他给我说了你们的事。

    ”他首先开口。

     没想到他听的不是风言风语,而是慕承和的坦白,我稍微有了点安慰。

     “嗯。

    ”我说。

     “慕承和这人,看起来一天到晚笑嘻嘻的,和谁都谈得来,其实不太合群。

    既然你们一起了,你就一定不要辜负他了。

    他受不起那样的打击。

    ” 听了陈廷的话,我就想啊,这话怎么都觉得是岳父对女婿的叮嘱呀。

    我一个女的,能把他怎么着? 陈廷点燃了烟:“你最近没住这儿?” “我们学校军训呢,而且慕承和不在的时候,他就要我去学校宿舍,也没要我一个人住这儿。

    ”也许是担心我害怕吧。

     他将烟放嘴里抽了口,看了一眼这屋子。

     “薛桐,我和慕承和认识有十来年了。

    我这人是独子,一直没兄弟姐妹,他比我小四岁,我就一直把他当弟弟。

    也许,他也这么想。

    ” “他常说起你们一起留学的事情。

    ” “我跟你说这些,没有把你当成我的学生,只是朋友,或者是弟妹。

    ”他的眉头在烟雾中皱起来,“所以我们是以成年人的出发点来谈话的。

    ” “我明白。

    ” “我是高中毕业去的俄罗斯,当时高考考得不好,加上我们有亲戚在那边做生意,就送我去了。

    先念的预科,然后考了普院。

    ” 我埋头听着,并不明白他回忆这些想要表达什么。

     “过了两年我才认识正式地知道了慕承和。

    那个时候,”陈廷思忖了下,“他大概十六岁。

    据说他在圈子里很有名,第一是脑子好,莫大的最高奖学金很少给外国人,但是独独有他,年纪那么小却比我年级高,前途无量。

    第二是他长得好,比他大个七八岁还暗恋他的女生,不在少数,恨得我们牙痒痒。

    第三是他脾气好,好得离奇,甚至说你莫名其妙地给他一巴掌,他不但不生气还冲你乐,就像什么也没发生。

    ” “我只觉得,一个半大的孩子家教好成这样,真是太奇怪了,这还正常吗,不是死人就是神经病。

    ” “直到我看到他抽大麻烟。

    ” 我的心漏跳了半拍:“大麻?” “他隐蔽的很好,如果不是我和他住一起,还特地仔细地观察他,也许也不会发现。

    如果当时没有被发现,也许你遇不见现在的慕承和。

    ” “有些贪玩的孩子来留了学,也许根本没毕业,拿着父母给的学费和生活费挥霍,到了毕业的时候做一个假文凭回去蒙家里。

    这种人不少,可慕承和不是。

    我们知道他家里有背景,不然过年的时候领事馆的人不会专门来看他。

    可是他出奇地乖,安静又温顺。

    怎么能想到这么一个乖孩子居然背着吸大麻,而且时间不短。

    ”陈廷说。

     “可是,他为什么啊?” 我问的是陈廷,可更想问一问慕承和。

     陈廷站了起来,环视了一下客厅。

     “你知道为什么他不在的时候,不要你一个人住这房子吗?” 我狐疑地摇了摇头。

     “据说,这房间翻新过两次。

    之前,大门不是现在这种防盗门,而那种老式的,上面开着个玻璃窗,下面是木板门。

    ”陈廷描述了下。

     “我知道你说的那种,上面的玻璃窗可以翻开一点缝隙。

    ”我答。

     “正好可以挂根短绳子,打个结,挂在门框上,上吊都挺方便。

    ” 这个我也知道,前年老妈监狱里有个女犯就是这么用鞋带自杀的,当时我还在爷爷躺的医院遇见过那个自杀未遂的女人。

    可是想到陈廷对我的此番话,还有那些即将明了的真相,我的手开始止不住地哆嗦。

     “慕承和他爸爸就是这么死的。

    他后来有段时间身体不好,却特别多话,才给我说的这些。

    他说,当时他在卧室里睡觉,一早起来就看到他爸爸这么挂着,尸体都僵了。

    ” 当事实被撕开的时候,一种汹涌而至的痛苦逼近大脑,好像全身的水分都汇聚在了眼里,想要夺眶而出。

    我想哭,可是我不喜欢当着外人的面这样,于是迅速地站起来拼命地瞪大眼睛,深呼吸。

     “我知道了,我知道了,我知道……”我不停地对陈廷重复这句话。

     陈廷见状,走进了我身边,拍了拍我的背。

     “我当你是个大姑娘,才跟你说这些。

    他很不容易,前些年一直在吃抗抑郁症的药。

    毕竟我还是个外人,某些事情他自己会告诉你。

    薛桐,”他沉吟着说,“希望你是真心实意地爱他,如果不是,现在撤退也许还来得及。

    ” 陈廷离开后,我也走了。

     后来,到约好的地方和张丽丽一起坐车回去,路上我一直没吭声。

     第一次我去慕承和家,他带着调侃的语气说有人在门上吊死了,我还以为真的是个玩笑。

     难怪他有房子不住,跑去挤陈廷。

     也难怪他说,没有我,他没有勇气再住下去。

     夜里,慕承和照常地打电话给我,我心里酸涩无比,却又不知道那些事情要从何问起。

     每天吃过晚饭,学生们休息会儿,还会继续夜训,但是比白天的训练强度低多了。

    有时候是整理内务,有时候还会分组拉歌。

     晚上正和大家闹腾,我接到了老妈的电话。

     在这荒郊野外的,夜里啥娱乐项目也没有,就轮番接亲朋好友电话来打发时间。

    老妈的来电有时候比慕承和还勤。

     “妈,”我说,“你不是值班吗?” “本来是轮我的,哪知道今天陈伯伯突然坐长途车来了,我就跟人换了换。

    ” “哦。

    ”这次,我知道她说谁了。

     “你看,我说了在你面前不提他的……” “妈,你们准备什么时候结婚。

    ” “啊?”她诧异了。

     “你去年不就说要结婚吗,这都过了这么久了,怎么没见你提?” “我们……你……”她显然对我这个态度有点惊讶了。

     “我以前不同意,并不代表我现在不同意。

    只要他对你好,你高兴就行。

    ”我淡淡说。

     我问过慕承和关于他母亲再婚的问题,他说:“刚开始是恨,后来长大了又想,其实很自私。

    ” “现在不介意了吗?” “完全不介意是假的。

    可是,我们没有权利用自己的快感去践踏别人的幸福。

    ” “薛桐,谢谢你。

    ”她欣慰道。

     “妈,你们以前经常吵架是从我在游乐园走失的那次开始的吗?你怪他,他怪你。

    ” “你怎么突然问这个?” “我一直以为是这样。

    ” “不是,不是。

    我们合不来,不是因为你。

    ” “那后来爸爸是有外遇了吗?” “你怎么突然说这个。

    ” “那次你在墓地生气地说漏了一半,我就猜了。

    ” “童童……” 不知道为何,老妈突然这么叫我,一样的声调,却我感觉回到儿时没改名字的之前叫薛童。

    大家都叫童童,童童。

    因为妈妈姓童。

    可是奶奶说,一个女人怎么能老占着我们家孩子的名。

    所以给改了个字。

     “为什么不早跟我说?” “本来我们打算等你考上大学就告诉你爷爷奶奶,我们协议离婚的,哪知道中间他出了意外。

    我就想啊,你这么爱他,既然他都死了,何必抹这个黑。

    ” “妈妈,我以前不体谅你,现在我也有爱的人了,所以我知道一个女人有多难。

    ” 老妈听了这话之后好像哭了,半晌才说:“把那孩子带给妈妈看看吧。

    小李说是个挺俊的人。

    ” “还有一个事要跟你说。

    ” “说吧。

    ” “慕承和是我以前在A大的老师,我们现在一起。

    ” 老妈在电话里愣了下,似乎又恢复了她素日里的冷静,顿了顿问:“他是单身吗?” “是。

    ” “没结过婚?” “没有。

    ” “家里有些什么人?” “他爸以前也是A大的老师,后来去世了。

    他妈是个公务员,听说职务高。

    有个继父,还有个妹妹,不过都没什么联系。

    ” “你觉得他是真心对你吗?” “我……”我的脸倏地红了,“我怎么知道他是不是真心。

    ” “傻孩子,这种事情,自己有感觉,骗得了外人,骗不了自己。

    ” 我认真地想了想,又想了想,点头:“是真心的。

    ” “你想和他过一辈子吗?” “想。

    ” “那就不要管别人说什么。

    他比你压力大,但是只要你把这个坎儿跨过去了,他才能跨过去。

    ” 老妈那句话就像给我吃了定心丸,心境豁然开朗。

     我怕什么? 在我们之间最可怕的事情,莫过去失去他。

     睡觉前,闲来无事,我把手机里的图翻来看,翻到末尾瞅到两年前的一张照片。

     那是两年前航空展,我逃课去听慕承和的讲座,跟着李师兄混进会堂。

    白霖发短信,要我替他照一张现场,回去观摩。

     慕承和站在台上,穿着西服侃侃而谈,笑容洋溢,风姿卓越。

     因为隔得太远,像素也不高,所以照片一点也不清晰,在我把它放大数倍后,他的脸更加模糊了。

     可是,我一闭眼,都能回想起他当时的神色。

     那么智慧。

     那么儒雅。

     张丽丽在床上拍蚊子。

     “你小时候有什么梦想吗?”我仰躺着问。

     张丽丽思索了下:“当市长,我还写过这作文得了奖,哪知现在差别忒大了。

    ” 我笑了,将手机贴着胸口:“我认识一个人,他告诉我梦想和理想是不一样。

    梦想有时候遥不可及,而理想应该是现实的,我们为之而努力就能实现的目标。

    当我们把一个一个的理想完成的时候,梦想就会接近。

    ” “那得多难呐,跟唐僧取经似的。

    ” “我过去也是这么想的。

    可是我认识的那个人几乎快做到了。

    他就是在一步一步地实现自己,那么坚定顽强,都让我嫉妒了。

    ” 我像中了魔咒,滔滔不绝地说起来。

     “我现在想起来,我也有梦想。

    ”我说,“高考的志愿是我自己填的,我只选了外语,因为我曾想当个翻译。

    小时候刚刚学外语,一点也不喜欢这个东西。

    但是我爸爸关心时事政治,每年现场转播答记者问什么的,他就一直守着看。

    我在旁边一边坐作业一边听,就特别佩服那些能一边听一边翻译的人。

    后来别人告诉我,那不是一般的翻译,叫同声传译,是很高级的一种。

    ” “我就想啊,我也要做那样的人,所以才学的外语。

    ” “可是,后来念了四年,只知道我要高分,我要及格,我要找个好工作哦。

    什么算好工作呢?留本市,高工资,工作轻松,老板和善,却把初衷搞丢了。

    ” 我们两个人一起沉默了好长时间。

     “你要当同传?”张丽丽问。

     “嗯。

    ” “可是哪有那么简单。

    ” “刚才我想过了,先考翻译学院的研究生,然后试试看。

    ” 我拿起手机看了照片一眼,屏幕在黑暗中发出幽蓝的光。

     “你记不记得我们中学学过舒婷的一首诗?”我说。

     “《致橡树》?” “我背了很多遍都没过关,最后被语文老师惩罚抄写了几十遍。

    ” 张丽丽笑了:“但凡是和爱情有关的文章和诗歌,我倒是记得特别快。

    ”说着,张丽丽真的轻声将它完整地背了出来。

     致橡树 舒婷 我如果爱你—— 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 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也不止像泉源 常年送来清凉的慰藉; 也不止像险峰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