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章

首页
无名在黄泉中跋涉的时候,三七正于孟婆庄内,劳作如常。

     小小的身体趴在梯子上,拎个比人高的大勺,趴在巨大的汤鼎边上,待捞一碗孟婆汤。

     熬汤的鼎奇大,鼎宽一丈有余,伏身一瞧,汤水有青似白,慢火烧沸,咕咚做响。

     三七人太小,鼎太大,蹬了梯子扒在鼎边,瞧着惊心动魄,随时一个倒栽葱,变成一味汤料。

     幸好这活儿是她做熟了的,她干这个活儿,已经三百年了。

     三七是一个孟婆。

     孟婆氏镇守黄泉,悠悠数千载,亦曾人丁兴旺。

     孟婆氏只出女子,生就精魂七窍,多智善谋,性极机敏;难得是天赋丽色,个个美艳,位位勾魂,千载之内,惹得黄泉内生出多少事端不提。

    却说如今,孟婆氏人丁凋零,只余两位孟婆,乃是母女二人,相依为命,居于黄泉中心的孟婆庄内。

    小孟婆便是这三七,今年满了三百岁,还是人间孩童五六岁模样,偏生的模样丑陋,心性憨痴,为孟婆氏罕见;此刻,这小孟婆正颤巍巍将那孟婆汤自鼎内舀出,灌入手中陶碗,瞧着那汤水闪出莹莹的磷光来。

     孟婆汤,最大的功效是“忘记”。

     一碗入喉,忘记名字,忘记来处,欠了的情,未还的债,生前种种,一笔勾销。

    一片空白地落下轮回井,老鬼变新人,开始新的一生。

     不过,也有例外…… 三七忽闻外头一声喊。

     “三七!汤啊!” 是阿娘的声音,十分不耐烦。

     三七最怕阿娘发火,忙答了一声“是”,手忙脚乱,端着陶碗爬下长梯。

     今日黄泉风大,孟婆庄内早早闭了门户,光影沉沉,十足昏暗,待投胎的鬼魂,都站在那暗影里,皆看不清面目,真正鬼影憧憧。

     众鬼睁大双眼,瞧一个新鬼正坐于孟婆的判桌之前,面前置一空碗。

     那鬼瞧着是个好汉形貌,人高马大,面相威武。

    瞧他垂头,皱眉,耸鼻,瞧着待要哭了,做作半晌,方抬头道:“实在哭不出!” 又将面前的陶碗一推,气道:“吾齐殃乃顶天立地,铁铮铮的一个汉子,要命便取,要咱的眼泪,却是没有!” 判桌后头,垂了数层纱帘,帘后藏着孟婆,一声冷笑。

     “你命都没了,我取什么?” 声音是活了几千年那么老。

     孟婆头顶上方,天棚缺了个口子,漏下一缕天光。

     是舞台上的追光,正打在孟婆身上,幽深里浮出一个白影,白发垂肩,千年积雪。

     孟婆隐于垂帘之后,五官瞧不清。

     只见搁在桌上的一只手,皱纹密布,指甲苍黄;一尺来长的指甲,不耐烦地在桌上磕了一磕。

     众鬼便见那孟婆庄的后厨门帘儿一挑,三七疾步而出。

     众鬼一瞧这小姑娘,都吸了口冷气。

     不过五六岁身量,十分瘦小,却生的青面长颈,眼似铜铃;手脚也笨,端着一碗汤,一路走一路撒,活像个小小的厉鬼。

     三七知众鬼瞧她,低低埋了头,她长了三百年,虽蒙昧未开,也知道自卑。

     众鬼却被三七手中陶碗吸引,但见碗内磷光闪闪,一股青白之气,随着三七的步伐,如丝如线,在厅中萦绕,十分甘甜,众鬼都吸起了鼻子,腹内馋虫涌动。

     三七急急行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