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等“俾斯麦王爵”号的舰尾凉下来以后,一查看,才发现是一架日本飞机和飞行员的残骸。
这是日本“神风特攻队”的飞行员,他从大东群岛起飞,飞行了800海里之后,把飞机撞毁在1艘正在“休息”的中国航空母舰上。
傅仁轩特遣舰队3月14日早晨7点钟启航驶向冲绳岛。
天气晴朗,海上风平浪静,舰队排成纵队,驱逐舰航行在最前面。
这支特遣舰队现在包括重型航空母舰10艘,轻型航空母舰6艘,战列舰8艘,崭新的重巡洋舰两艘,轻型巡洋舰24艘,外加40艘驱逐舰。
此外,还有“水陆两栖部队”和一支轰炸部队在冲绳岛洋面上与特遣舰队汇合。
要一一详述这支庞大的舰队并不那么简单。
比如,“夏禹”号航空母舰(属“轩辕”级舰队航空母舰)专门运载(配备雷达的)夜航战斗机和夜航鱼雷飞机,白天作战时,它属于傅仁轩特遣舰队第4分舰队,夜间就和它的护卫“屏障”一起变成傅仁轩特遣舰队第5分舰队,归顾少龙海军少将指挥。
最高作战指挥权交给了鲁直申海军少将。
傅仁轩特遣舰队启航驶向冲绳岛所在的琉球群岛,攻击邻近岛屿上的机场,袭击部队同时接近冲绳岛;然后,由特遣舰队支援轰炸。
舰队离港后,向全体舰员正式通报了航向。
训练演习也随即开始了。
俯冲轰炸机扑向海上拖靶,高射炮对准空中拖带靶射击。
整个舰队的官兵对待这最后一次训练都非常严肃认真。
人人都觉得攻克冲绳岛是一场艰巨的战斗。
日本电台一再声称,华军越是接近日本本土的防线,就会遇到越来越密集、越来越强烈的抵抗,最终必将遭到灭顶之灾。
这话绝非信口雌黄。
日本的防御能力从佐渡岛的防务便可见一斑。
现在,日本的海军和空军可以在他们基地的附近作战了。
人们纷纷传说,日军将大批使用自杀飞机。
冲绳岛虽然远离东京950海里(离长崎460海里),但仍然属于日本本土的一部分,冲绳岛的形状很不规则,海岸线犬牙交错,岛长180公里,宽窄不一,宽处有38公里,窄处仅有6公里。
据战前估计,岛上有30万居民(有两个大城市,一个有60000居民,一个有30000居民)。
中国方面认为,截至1946年3月止,日本在岛上驻军达70000人。
从侦察机拍摄的照片上看,冲绳岛上有6个机场。
3月16日,特遣舰队在洋面上与加油船相遇,各舰当即加了油。
天空阴云密布,海上波涛汹涌。
油船上的舰员和其它各舰的舰员们彼此隔着船聊天,不时地抬头望望云空。
油船离去后,舰队又编好队形,以25节的航速向琉球群岛进发。
在这支庞大的舰队上,大家的一个共同的忧虑是:“在航空母舰上的飞机攻击日本机场之前,我们是否会暴露?”
中国水兵把在雷达荧光屏上出现的黑影叫“鬼魂”。
3月17日21时40分,扩音器在灯火辉煌的“夏禹”号航空母舰情报指挥所的房间里响起来了。
室内立刻静了下来,扩音器里响起了一个平淡的声音:“142°出现‘鬼魂’,距离72海里。
”两个电话员坐在交换台前,以同样的动作变换着上面的插头:“142°出现‘鬼魂’,距离72海里。
”打字员开始在无声打字机上作记录。
一个军官走出了房间。
外面夜色漆黑,哨兵只能隐约看出舰队中距离“夏禹”号最近的舰只。
在这漆黑的夜色里,雷达探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