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卷 风华初露 12 曹雪芹喜得知音女 刘统勋宣旨狱神庙

首页
作的孽心中有数。

    待结案时,如能见见儿女妻子,于愿己足。

    ”说着眼圈便红红的。

    刘统勋看看傅恒,立起身来,严肃地说道:“统勋奉旨有话问张熙!” 听见这话,傅恒身子一颤,忙也立起身来,站在刘统勋身后。

    张照急忙离座,伏身跪倒叩头道:“罪臣张熙在……” “你是文学之士。

    ”刘统勋脸上毫无表情,冷冰冰说道,“当时苗疆事起,先帝并无派钦差大臣前往督军之意。

    据尔前奏,尔既不懂军事,为何再三请缨前敌,据实奏来!” 张熙早知必有这一问,已胸有成竹,叹息一声答道:“平定苗疆改土归流,先帝决策并无差谬。

    鄂尔泰既作甬于前,力主改流,军事稍有失利,又惊慌失措于后,请旨停改。

    罪臣当时以为这是边帅相互推诿,军令不一之故。

    私心颇愿以书生之身主持军事必操胜券。

    所以冒昧请缨。

    如今既办砸了差使,罪臣自当承受国法军令。

    并不敢讳过狡辩。

    ”这件事的过程张熙没说假话,但其实幕后真正的操纵人却是他的老师张廷玉。

    为了不使鄂尔泰的门生张广泗独自居功,张廷玉几次暗示,各省兵力没有个钦差大臣难以经略,张熙自己也想当个风流儒将,才招致这场惨败。

    ” “为将秉公持正,不怀偏私,上下一心才能同仇敌忾。

    ”刘统勋复述着乾隆的话,“你能自动请缨,为何到任一月就密奏‘改流非上乘之策’?扬威将军哈元生与你有何仇隙,一味重用副将董芳,致使主副二将事权颠倒?你到底是去征苗疆改流,还是去为哈、董二人划分辖地,调解和息?” 这是更加诛心的一问,其实根子还在鄂尔泰与张廷玉之间的明争暗斗上。

    但二人现在都是乾隆炙手可热的宠信权臣,张熙怎么敢贸然直奏?思量着说道:“这是罪臣调度乖方。

    原想将区划分明,使将领各有专责不致自相纷争。

    意想不到二人竟为区划不均,加剧了龃龉。

    ”他沉吟了一会儿又道:“此时反躬自省,罪臣确实秉心不公。

    董芳文学较好,臣更愿董芳立功。

    此一私心,难逃圣鉴。

    ”他这一说,刘统勋不禁一怔,因为后边这段话正是乾隆要痛加申斥他的“到底是去打仗,还是去吟风弄月的?”不料张熙自己先已引咎认过,倒不好再问了。

    思量着,刘统勋便隔了这一问,说道:“经略大臣张广泗为全军统帅。

    先帝委你去,只是协调各部兵马听从统一调动,督促用兵。

    你辄敢滥用威权,越俎代庖?这是儿戏么?尔既以儿戏视国事,玩忽军政,朕将尔弃之于法,亦在情理之中!” “皇上如此责臣,罪臣心服口服,唯有一死以谢罪,还有什么辩处?”张熙伏首叩地有声。

    “罪臣虽死而无怨,但尚有一言欲进于陛下。

    臣原以为张广泗只是刚愎自用,相处三年已知之甚深,其心胸实偏狭得令人难以置信。

    自罪臣上任,屡次前去会商军务,口说惟罪臣之命是听,其实无一赞襄之词,哈元生事亦无一调解之语——臣死罪之人,并不愿诿过于人,请皇上鉴察臣心,此人实不可重用!” 至此问话己毕。

    傅恒听张熙答话尚无大疵,心里略觉放心。

    刘统勋扫了傅恒一眼,见他无话,便大声叫道:“来人!” “在!” 几个戈什哈就守在殿外廊下,听命应声而入。

    刘统勋厉声喝道:“革去张熙顶戴花翎!” “扎!” 张熙脸色煞白,摆手止住了扑上来的戈什哈,用细长的手指拧开珊瑚顶子旋钮,取下那枝孔雀翎子一并双手捧上,又深深伏下头去说道:“罪臣谢恩……” 傅恒抢前几步扶起张熙,说道:“老师保重,这边狱神庙不比外头,饮食起居我自然会关照。

    往后不便私相往来,有什么需用处,告诉这里典狱的,断不至身子骨儿受屈。

    供奏万不可饰功讳过,多引咎自责些儿,留作我们在里头说话余地。

    ”一边说一边流泪。

    张熙到此时反而平静下来,说道:“请六爷上奏朝廷,我只求速死谢罪,哪敢文过饰非?”刘统勋见他们私情话已经说得差不多,在旁叫狱吏,大声吩咐道:“将张熙收到四号单间,日夜要有人看视,纸笔案几都备齐,不要喝斥,也不许放纵,听见了?” “六爷,延清大人,我这就去了。

    ”张熙黯然说了一句,伏身向傅恒和刘统勋又磕了头,便随狱卒去了。

    傅恒望着他的背影叹道:“他总归吃了好名的亏。

    ”刘统勋笑道:“我看六爷还真有点妇人之仁。

    张熙身统六省大军,耗币数百万办贵州苗疆一隅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