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5章

首页
休工资呢!” 华世达说:“您哪里老啊。

    人家美国科学家说了,如今随着生活水平和医疗水平的提高,年龄阶段也要重新划分了。

    18岁至48岁都可称为青年,48岁至65岁都可称为中年,65岁以后才叫老年。

    所以啊,您现在还是个青年人,正当年富力强呢!” 几个人一边说笑着,一边朝公路旁走去。

    在公路右侧,是一条不宽的人工水渠,水渠的右边是农户的道场和住房。

    这条沿公路开挖的水渠,一直伸展到县城城郊,长达二十多公里。

    而这排房屋,也一栋紧挨一栋地一直绵延了二十多公里。

    一行人跨过水渠上的石桥,顺着房前的道场一直往前走,时不时还走进农户家里去看一看、问一问。

    沿途只见家家户户基本上都是两层楼房,房子建得一个比一个漂亮,让人不由暗自赞叹,但是房子四周却又脏又乱,大杀风景。

    房前草垛乱堆,垃圾乱倒,渠坡边全是红红绿绿的塑料袋和废纸,渠中的水已脏得看不出颜色。

    房后呢,猪圈和茅厕臭气熏天。

    华世达介绍说:“现在大部分农民富裕了,舍得花钱建房子,硬件是上去了,可软件却上不去,卫生环境太差。

    难怪有人说怪话,说远看房子像欧洲,近看环境像非洲。

    ” 包云河说:“这个说法倒是很形象。

    不过发展得一步步来,一口吃不成大胖子。

    现在这些农民兄弟能过上好日子,住上宽敞明亮的房子,这该是多大的时代进步啊!倒回去20年,谁敢想象,农村的房子竟然修得比城里一点也不差。

    那时谁又敢想象,现在从上到下,竟然还会这么重视农村的环境卫生问题。

    ” 华世达说:“是啊是啊,20年前,吃不饱、穿不暖、住不安逸,在农村还是普遍现象,那时哪顾得上什么环境卫生。

    20年前我还在念初中,可没少尝过忍饥挨饿的滋味啊!” 感慨了一番,包云河表态说:“只要你们积极配合,省里这个农村环境整治项目,就调整到你们戊兆来实施吧。

    ” 华世达说:“那真是感激不尽。

    有了省里项目的支持,戊兆的农村面貌就要大变样了。

    ” 田晓堂没想到包云河谈笑间,就作出了这么重大的决策。

    要知道,这个项目上面每年无偿投入的资金就有六七千万,而且项目建设会一直延续下去。

    哪个县市争取到这个项目,无疑是得了天大的便宜。

     田晓堂又想,包云河决定把这个项目调整到戊兆,肯定在来戊兆之前就已拿定主意了。

    其实该项目去年就已启动,也就是在另一个县实施的“三清工程”。

    现在包云河突然把项目挪到戊兆来,那个县的“三清工程”可就成了半拉子工程、短命工程了。

     田晓堂在心里暗自叹息,后任不吃前任嚼过的剩馍,不踩前任走过的老路,非得另起炉灶,另搞一套,创建属于自己的所谓“政绩”,官场上的这种痼疾真是无药可救了。

     包云河突然掉头叫田晓堂:“‘三清工程’似乎不够响亮,你帮着想一想,改个什么名字好?”说完又对华世达介绍说:“毛主席说胡乔木是党内一支笔,咱们田局长就是市局的胡乔木,是局里的一支笔、大秀才,文章写得可是顶呱呱的。

    ” 田晓堂觉得脸上有些发烧,包云河这么夸奖他,把他拔得太高了,他有点难为情。

    不过谁都爱听好听的话,所以田晓堂还是有些高兴,对包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