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8章 改变

首页
“安全教育”。

     崔颂听得头大,偏偏崔琰虽是比自己辈分低,年纪却足足大了一圈,且他说的都是关怀之语,有理有据,实在拒绝不得。

     当仆从汇报“左辅都尉登门”的时候,崔颂的灵魂已经从口里飘出去了一半。

     听到请示,他连忙叫门房把人请进来。

     左辅都尉是京官,三辅都尉之一,隶属执金吾——也就是京畿的治安官。

     还是抓盗贼的那种。

     …… 洛阳毕竟是都城,在治安方面比地县级要规范,重视度也不可同日而语。

     这不,家仆刚在京畿府报备不久,左辅都尉就登门了。

     自黄巾之乱伊始,京畿地区便已严格加强内城的管理,不仅严格把控王城的流动人口,城内住民也梳洗过一次。

     可以说,类似身份信息不全、信用值不足够(有犯罪风险)的平民都被迁到外城,一到夜晚,城门垂下,禁止人员流通,内城竟被圈出一个相对安全的领域。

     官宦、世家、富绅。

    环绕王城的内城仅仅住着这三类人,在被治安军保卫的同时,亦拱卫着皇城。

     因而,洛阳内城的夜晚是十分安全的。

    在洛阳城内出现亡命之徒,对三辅都尉而言是难以想象的事。

     “足下可有看清刺客的面貌?” “天色太暗,且对方有意遮饰,故不曾看清。

    ” 三辅都尉又问了几个问题,再看崔颂的目光变得复杂起来。

     “未曾惊扰他人,诸舍一切正常,无失盗之物?” “贵宅门房亦无发现可疑的行迹吗?” 这是怀疑门房私通外贼,故意把刺客放进来了。

     崔颂虽觉得有这个可能,但在毫无证据的情况下也不能主观地“有罪推断”。

    高门大院虽然难爬,翻墙而入也是有可能的。

    再者门房所在素来由两人巡守。

    两名门房同时叛变的可能性不大吧? 崔颂实事求是、十分配合地与左辅都尉交代细节,徐濯在旁补充,可他也只是看到刺客的一个侧影而已。

    由于没有造成实质伤害,对刺客的描述仅是崔颂的一面之词,原本对这件事十分重视的左辅都尉态度开始变得敷衍起来。

     “君昨日乍逢变故,或对此事耿耿于心,实则贼人潜入贵府,只为谋财也未定?许是不能得手,便心生怯意,假意要伤小郎性命,实则声东击西,方便自己逃走罢了。

    ” 听左辅都尉的意思,是想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反正夺命杀手一辞仅是他的片面之言,现在既没伤到人又没有造成损失,世家子第一次遇到这种事夸大其辞也是有可能的。

     崔颂还未听出其中的弦音,崔琰就已被对方睁眼说瞎话的本事惹怒了。

     “依君所言,只要无甚恶果,这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