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远衔恩命到朝鲜

首页
国手」崔中久便是。

     朝鲜南北两大高手都已到来,其余申玉柏等六名武官反而站到了背后。

    眼看对方大军压境,崔风宪心下忌惮,正要过去说话,忽然全场武官端肃身形,整整齐齐向后退开,崔风宪心下一惊,才知他们还有一位主帅未到。

     砰……砰……脚步沉重,甲板上缓缓行来了一人,雾里依稀看去,只见此人身形长大,满场朝鲜武官俱是魁梧身材,可来到那人身边,却都矮了几寸。

     来人龙行虎步,步伐跨越极大,呼吸声极低,脚步声偏又极沉重。

    崔轩亮拉住了叔叔,颤声道:「叔叔……这人……这人模样好怪……」崔风宪定睛一看,不觉也是吃了一惊,只见来人背负了一只长方花岗石,长约六尺,宽约二尺半,上头还贴着四张封条,望来便像一座石棺,让人不寒而栗。

     眼看对方脚步极大,已然来到面前不远,崔风宪心下一惊,忙把侄子拉到了背后,低声道:「大家退后些。

    」众人脚步杂乱,急急向后而退,恰于此时,那人也缓缓斜过眼来,只见他满头黑发,约莫三十五六年纪,鼻梁挺直,双颊微见瘦削,却是个极英俊的男子。

     崔风宪没料到来人如此年轻,不觉微微一怔,他打量着那人的五官,忽然见到了对方的瞳孔,霎时全身剧震,颤声道:「目重人……」徐尔正也吃了一惊:「什么……他……他是目重人?」崔轩亮一脸疑惑,老陈、老林也是满面茫然,不知「目重」二字是何意思,徐尔正却与崔风宪对望一眼,两人都见到彼此眼中的骇然。

     「目重」便是俗称的「双瞳」,也就是眼睛里生了两个瞳孔,又可细分为「直目重」与「横目重」,依汉书作者班固所载,中国古时曾有两人生具双瞳,一是圣王舜帝,一是西楚霸王,传说「目重人」生来就有帝象,往往能因此成大功、立大业,至不济也能观看阴阳,修道有成。

     海外奇闻多,自从抓过长颈麒麟、遇过双头妖鼠之后,这会儿崔风宪又目睹了一个双瞳妖人,他脚下发软,干咳道:「申老弟,你们……你们来的人可不少啊?」这申玉柏原本还算是个人物,可来到这群大国手之旁,却似矮子入树丛,别再想出头。

    只见他低头望地,连大气也不敢喘上一口。

     一片寂静中,那英俊男子行到了申玉柏面前,环顾众武官,忽地扬起手来,「啪」地一声清脆响亮,重重朝申玉柏脸上掴下了一记耳光。

     士可杀、不可辱,适才崔风宪虽曾擒住申玉柏,却也没想过要折辱他,没想这男子竟是毫不容情,竟在敌人面前公然下手辱打,全不给一点颜面。

    正愕然间,猛听「啪」、「啪」、「啪」之声接连响起,全场六名武官无一例外,人人都挨了一记清脆耳光。

     申玉柏身上有伤,虽未达成上命,终究也算尽了力。

    崔风宪大声道:「这位老兄,你是阴天打孩子,吃饱了闲么?你有什么屁放,只管冲着老子来,别欺侮自家小的。

    」那英俊男子斜过了眼,朝崔风宪打量了几眼,随即伸手一招,那「高丽剑」、「百济刀」俱都趋前靠近,只听那英雄男子淡淡说了几句话,嗓音极低,说得又是朝鲜话,自是无人可懂。

    他吩咐已毕,随即双手抱胸,就地坐了下来。

     碰地一响传出,甲板不知给什么东西撞着了。

    众人凝目去看,只见那英俊男子盘膝坐上甲板,背后的石棺却不曾解下,竟压得甲板破了一孔。

    崔风宪心下暗暗一惊,已知这石棺里定然藏了什么东西,坐卧皆不能离身,想来极为要紧。

     一片寂静中,听得一人淡淡地道:「小崔,三十年前一面之雅,不知你还记得老朽否?」崔风宪抬头去看,只见说话之人瘸了一条腿,走起路来一拐一拐地,正是那位「百济国手」崔中久来了。

     耳听对方开始寒暄,颇有礼数,崔风宪自也不好问候人家的亲娘,只是嘿嘿一笑:「记得、当然记得。

    都说好人不长命,祸害遗千年,几十年没见,本想中久兄入土为安去了,谁晓得阁下居然还好端端的活着啊。

    」崔中久哈哈笑道:「好说、好说。

    站在你背后的,可是上国天使徐大人么?」听得对方以「天使」二字相称,徐尔正全身发抖,真如坠到地狱里也似,颤声便道:「是……正是老朽,当年我……我和贵国『忠宁大君』吃过饭、喝过酒,你们……你们千万别欺侮我……」听得天使如此害怕,崔中久忍不住笑道:「大人放心。

    我等便算吃了熊心豹子胆,也不敢伤您一根寒毛。

    不过大人还是先到咱们船上歇着吧,不然一会儿刀剑无眼,误伤了您,咱们可没脸向君上交代了。

    」「多谢……多谢……」徐尔正松了口气,知道捡回了一命,他拉着两名婢女,正要过去投靠新主,却听呸地一声,那小茗一脸不屑,小秀也直瞪着自己,竟是不肯动了。

     徐尔正脸上发红,想过去不敢、留下硬撑又怕没命,最后还是干笑数声:「老朽……老朽肚子有点疼,这……这可少陪了……」说话间拔腿狂奔,冲到了船舱里,便将门锁了起来。

     姜是老的辣,徐大人躲入了舱里,拿着屎遁保命。

    崔中久自也不再为难他,只淡然道:「好啦,徐大人走了。

    咱们也可以办正事了!来……小崔,我给你引荐引荐……」说着拉来了那个带剑的老者,笑道:「这位便是『高丽名士』柳聚永,当年北平一行,他也陪着我主『神功大王』一块儿去了燕王府,想来你也还记得他吧?」 崔风宪适才与柳聚永对过一掌,自知此人功力深厚,隐隐然有着内家根柢,想来年轻时定曾在中原名山习过艺。

    他打量那人一阵,骤然醒悟道:「是了,『高丽剑』柳聚永,他是关外铁松派的传人,练过『寒冰神掌』。

    」崔中久笑道:「好眼力。

    柳名士的拳脚走得是中原的路子,不过他的剑法可是道地道地的『高丽古剑』。

    敝国剑客成千上万,能使这般剑法的,不过他一人。

    」崔中久号称「百济国手」,虽说身有残疾,却是爽朗健谈,十分豪迈。

    那柳聚永则是容情肃穆,看他入场以来一言不发,对身旁事也是毫不在意,一双目光只停在脚边三尺,说不出的阴森古怪。

     崔风宪冷笑道:「『高丽柳聚永、百济崔中久』,你俩可是焦不离孟啊,看你们这等阵容,该不会连『神功大王』也要现身了吧?」崔中久皱眉道:「小崔,我主『神功大王』谢世已久,请你莫拿此事玩笑。

    」他左顾右盼一阵,忽道:「倒是你家老大『崔无敌』呢?怎地咱们说了好一会儿话,都没见到他人啊?」昔年永乐帝座前的武官,排名第一的便是崔风训,武功之高,足与魏宽并肩,想来对方必是心存忌惮。

    听得此言,崔轩亮眼眶一红,崔风宪也是长叹一声,那「百济国手」心下一凛,道:「怎么?令兄到底不在船上?」崔风宪自知隐瞒不过,忍不住微微叹息:「也罢了,多蒙中久兄垂询,家兄谢世已久,不管咱们说了多久的话,他都不会出来了。

    」崔中久啊了一声,拱手道:「原来『崔无敌』已经不在了,可惜、可惜,中原武林痛失英才,让人不胜惋惜。

    」说话间便朝「柳名士」瞧了一眼,两人目光相会,均知敌方少了一个厉害人物,不由都松了口气。

     当年崔风训外号不少,打架时若是震断了大树,便给人笑称「摧枯拉朽」,若是打伤了什么成名女侠,便给人戏称为「辣手摧花」,打什么、坏什么,久而久之,便赢得了一个「崔无敌」的外号。

    如今哲人已远,典范不在,一会儿双方若是动上了手,崔风宪已是孤掌难鸣。

     三十多年前,北平曾有一场夜宴,款待了一群朝鲜宾客,在座的除了永乐大帝、神功大王外,面前的「百济国手」崔中久、「高丽名士」柳聚永、「八方五雷掌」的创制人崔风训、崔风宪两兄弟,以及后来离开中原的「元元功」传人魏宽,全都是座上佳宾。

     想那京城本称大都,自给太祖攻破后,便改称为「北平」,当天一场夜宴,永乐大帝还未登基,还仅是镇守北平的「燕王」,至于朝鲜的「神功大王」李芳远,那时也仅是个无权无势的世子,只因奉父亲李成桂之命,前来南京面谒太祖,途中经过北平,拜会了燕王,方纔有了这场冠盖云集的「王府夜宴」。

     往事如云烟,皆从眼前过,几十年过去,如今「永乐大帝」已然驾崩,「神功大王」也早已谢世,当天在场的或死或散,只剩下自己的一个糟老头,在此孤孤单单地抵挡朝鲜大军。

     想起了过世的大哥,崔风宪心下一酸,眼眶竟是微微一红。

    他不愿在强敌面前失态,当下转过头去,朝海里吐了口痰,道:「来吧,咱们闲话少说,中久兄有何吩咐,这便划下道来,崔某这里听着。

    」满船老的老,小的小,只有一个崔风宪能打。

    那「百济国手」不自禁地笑了,道:「我方来意如何,您也是明白的。

    还请阁下把那东瀛人带出来,也好让咱们回去交差。

    」崔风宪冷冷地道:「中久兄,到底那东瀛人姓啥名谁、犯了什么法,你可否说个明白?」崔中久转头去看那英俊公子,待见他摇了摇头,便道:「不瞒老弟,那东瀛人作奸犯科,与谜海里的倭寇大有干系,我得带他回去受审。

    」崔风宪哦了一声,问道:「受审?抓到了倭寇,你们一向不都现宰么?什么时候要受审了?」崔中久淡然道:「这你管不着。

    」 此行朝鲜众人闪闪躲躲,虽然一口咬定这东瀛人便是倭寇,可问起此人是何来历,有何犯情,却始终讳莫如深。

    崔风宪是个老江湖了,如何不知其中有鬼?便只打了个哈欠,笑道:「好一个管不着啊,你管不着我、我管不着你,中久兄快请回吧,大家来个三不管吧。

    」崔中久沈下脸来,道:「小崔,我念在相识一场的份上,不想一上来便大动干戈。

    奉劝一句,趁早把人带出来,大家日后还好相见。

    」崔风宪淡然道:「要是我不肯呢?」百济国手面无容情,道:「那就打吧。

    『高丽剑』柳聚永,『百济刀』崔中久,两个老的随君挑选。

    」崔风宪嘿嘿冷笑:「怎么?不想一拥而上么?」崔中久摇头道:「朝鲜武人,从不以多欺少。

    你一会儿只消能打败我俩任一人,便有资格与我家公子比斗。

    」崔风宪皱眉道:「你家公子?他又是谁了?」崔中久淡然道:「目重公子。

    」崔风宪大吃一惊:「目重公子?这外号是……是从他的眼瞳来的吧?」 崔中久转身回头,待见那英俊公子微微颔首,方纔道:「我家公子出身平壤道,受封为『华阳君』。

    姓氏不可直呼。

    江湖中人都称他做『目重公子』。

    你这般称呼他,便也是了。

    」崔风宪冷笑道:「他奶奶的,姓名还得避讳啊?敢情是个天大的官儿吧?」崔中久听他说了粗口,眉头不禁一皱,道:「你错了。

    『华阳君』不是官,也不是民,反正他就是『目重公子』。

    你若喊不习惯,不妨称他为『华阳君大人』。

    」崔风宪笑道:「大人个屁,似你们这般小人行径,还真是罕见啊。

    说什么不以多欺少?这当口还不是来了车轮战?」崔中久淡淡地道:「你放心,一会儿你与我家公子动手,他三招内若不能取你性命,便算他输。

    」 听得此言,崔风宪悚然而惊:「取我性命?」崔中久道:「没错。

    我家公子不喜欢与人比武,因为他从来不喜欢杀人。

    小崔,你若能打败我家公子,咱们即刻驾船离去,绝不在此纠缠。

    」崔风宪深深吸了口气,众船夫则是暗暗害怕,满船上下不约而同,都朝那英俊公子瞧了过去。

    只见他盘膝端坐,那口石棺却还好端端地负在背上。

     在场朝鲜高手极多,「高丽」柳聚永也好、「百济」崔中久也罢,真正最让崔风宪心存忌惮的,却是这个来历不明的「目重人」。

    见得对方凝视着自己,竟然有些气馁了。

    老陈急忙上前,附耳道:「二爷,别逞强了,还是把人交出去吧。

    」眼前局面太过不利,不说朝鲜国两艘战船虎视眈眈,便甲板上也是高手云集,人人武功都不在自己之下。

    于情于理,自己都该低头退让。

    他沈吟半晌,忽见侄儿也在瞧着自己,两人目光交会,只见侄儿目光满是惧怕迷茫,想来也怕极了这批朝鲜高手。

     崔风宪深深吸了口气,骤然之间,心中已有答案。

    当即道:「来,大家打吧。

    」此言一出,众人错愕骇然,老陈、老林急急拉住了他,慌道:「二爷!你疯了么?咱们和那东瀛人非亲非故的,你……你到底想啥!」崔风宪朝侄儿看了一眼,淡淡地道:「我想给他做个榜样。

    」全场如中雷击,人人都傻了。

     崔轩亮浑身发抖,也不知从哪儿生出的勇气,霎时冲上前去,喊道:「坏人!别以为你们人多,便能欺侮我叔叔!滚过来,本少爷先教训教训你们!」崔中久见他戟指大骂,不觉微微一愣:「怎么?这孩子是哪来的?可是你的儿子么?」崔风宪摇了摇头,把侄儿拉到了身后,道:「中久兄,这位是我大哥的儿子,咱们比武动手,纯是大人的事,劝你莫来牵扯他。

    」崔中久笑道:「崔无敌的儿子?那可是名门之后了,更该较量较量了。

    」眼看事情牵扯到侄儿身上,对方竟有见猎心喜之意,崔风宪沈下了脸,森然道:「真心劝你一句。

    你要是弄伤了我的侄儿,十条性命也不够赔。

    」崔中久笑道:「怎么?你侄儿有靠山么?」崔风宪厉声道:「听好了!他是魏宽的女婿!」「魏宽」二字一出,崔中久脸色一变,笑容登时消散无踪。

    其余朝鲜武官也是倒抽了一口冷气,想来魏宽武功之高,威望之大,当足以撼动天下群雄。

     一片寂静中,忽听「啪」地一响,对面立起了一只高大黑影,正是那名英俊男子起身了。

    他拍了拍手,那崔中久闻讯转身,恭恭敬敬地向那人躬身,模样之谦卑恭顺,宛如晚辈之于长辈,全无先前说话的一分张狂。

     那英俊男子缓步向前,瞬息之间,满场武官全数向旁让开,但见申玉柏随侍在前,崔中久、柳聚永陪伴在后,这人排场竟如皇族般浩大。

     眼见对方益发逼近,崔风宪摆出了掌式,低声道:「大家退后。

    」两名婢女脸色苍白,一左一右携着崔轩亮的手,慢慢向后退去,众船夫身上飕飕发抖,人人手持刀械,把少爷护在人群当中,一步步退向船头。

     崔风宪一夫当关,他孤身挡在人群前,跟着扎下马步,但见他身上衣衫气流鼓荡,竟已布满功劲。

     那英俊男子缓缓站定,看他左手叉腰,右手慢慢一招,猛听「嗡」地一声,身旁柳聚永纵身而出,拔剑出鞘,霎时间寒光大现,刺得众人眯起了眼。

     朝鲜本是人文荟萃之地,与东瀛人相比,他们像是「小中华」,与中国人相比,他们却更像突厥女真,兼具关外契丹的草莽,与那儒文汉人的风华,终于焠炼了「高丽剑」与「百济刀」这两大名物。

     看这「柳名士」手中宝剑青铜所铸,竟与春秋战国的吴越剑有几分神似。

    水雾从他身边飘过,那剑锋宛如鸭绿江水,古远悠长,让人目眩神驰,左是「目重公子」,右是「高丽名士」,崔风宪见敌方来了两人,忍不住又慌又急,顿时戟指大骂:「无耻之徒!不是说好了以一对一么?怎又想以多欺少了?」 那英俊男子凝视着崔风宪,轻轻说了几句朝鲜话出来,一旁申玉柏通译道:「崔老英雄莫怕。

    我家主人说,你信守然诺,便算对一个素昧平生的路人,你也不肯相负。

    如此人物,天下间已很罕见了。

    」崔风宪骂道:「废话连篇!你家老板若真佩服我,那便叫他趁早滚蛋,少在这儿纠缠。

    」申玉柏摇头道:「对不住了。

    我家主人职责在身,为了保卫千千万万的朝鲜同胞,他定得带走那个东瀛人。

    」崔风宪喝道:「少跟我来这套大义凛然的废话!你家老板到底有什么屁放!快些喷出来吧!」申玉柏道:「我家公子说了,两国相争,死伤再所难免,如今崔老英雄不愿交人,可局面也不容我方退让,形格势禁,别无办法,他只能请你回去交代遗言。

    」听得「遗言」二字,满船上下尽皆骇然,崔轩亮大怒道:「胡说八道!你们才要交代遗言!」崔风宪浑身震动,当知对方真有十成十的把握杀了自己。

    想起近日身体违和,血脉不畅,骤然间,心里出了一个不祥念头,他惊觉自己的大限已经到了。

     人孰无死,此生六十五载,庸庸碌碌,死了也就罢了。

    可侄儿年纪还小,家里的两个女儿也不曾出嫁,自己怎能这样丧命海外?崔风宪心中酸楚,他慢慢低下头去,一时之间,心里起了投降之意。

     崔轩亮见他迟迟不动,登时吶喊道:「叔叔!这些人好狂!你快打死他们一两只啊,让他们晓得你的厉害!」正催促间,却见叔叔转过身去,低声道:「老林、老陈,你俩随我来,我有几句话说。

    」崔轩亮呆住了,万没料到英雄盖世的叔叔,真也有交代后事的一天。

    他眼眶一红,蓦地扑了过来,大哭道:「叔叔!叔叔!你别这样!要是真打不过他们,那咱们就投降吧!」 少年人易于激愤,一会儿叫嚣宣战,一会儿哭泣投降,终究是少了定性。

    听得侄儿的哭声,崔风宪也不知该说什么,他见两名婢女也在瞧着自己,便道:「小茗、小秀,劳驾妳俩,替我盯着他,别让他胡闹。

    」两名婢女低下头去,轻声劝道:「崔二爷,事不关己……那东瀛人和您非亲非故的……您这又是何苦……」崔风宪摇头道:「两位姑娘,崔某也与妳们非亲非故,可妳俩今日若是遇险,崔某一样性命相护。

    」那两名婢女听得此言,登时啊了一声,心里不禁起了敬重之心,崔风宪把侄儿推给了她俩,喝道:「替我看着这小子!别让他哭哭啼啼,老是丢人现眼。

    」言讫,便带着两名老下属,转身离去。

     三人来到了甲板角落,崔风宪环顾两名部属,沈声道:「老陈、老林,你俩跟了我一辈子,崔某自忖相待不薄。

    如今三件事交代,盼你俩日后给我办到。

    」老陈哭道:「二爷……您又做傻事了……」崔风宪嗤了一声,道:「傻就傻!这天底下若没几个傻人,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