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66章 第一个结局

首页
许多优秀的画作,而让它们极具史学价值与美学价值的是它的内容与独特的技法。

    在绝大多数画家都善于画山水的时候,这位主人却专注于以独创的技法描绘市井风采,他所记录的风土人情与世界发展水平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在他晚年的十余年里,他辞去了官职,在世界各处旅行。

    每旅行一处,他便将那一处的风景绘制下来。

    他是丹青国手,每一幅画都是无上的珍宝,每一幅画都栩栩如生。

    鉴赏家说,这位主人最难得的是,他并非在简单地记录风景,他的画中有一股别样而绵长的意蕴,仿佛在传达着什么。

     他这一生活到了87岁,无疾而终,在古代是极高的高寿。

    晚年他腿脚不好,脑袋也开始犯糊涂,于是便不再出去旅行,而是留在了京城里,也画了许多画。

    他最终在小院中的藤椅上停止了呼吸,脸上却带着笑容。

    他的人生幸福而满足,就连葬礼,也极尽哀荣。

     史学家们一直不明白,这位风雅儒和的主人是缘何几十年以来一直固执地住在那位于朱雀巷中的院子里。

    当女皇提出替他重新翻修时,他也并未答应,而是只让人修葺了房屋摇摇欲坠的部分,其他陈设则保持原样。

     他们的结论是,因他两袖清风,不注重物质享受,比起物质,更专注于旅行等对生活情趣的发掘。

     这个展厅里展出了他一生的绝大多数画作,而展厅的尽头,是唯一一副传承至今的主人年轻时的画像。

     展厅里寂静无声。

    然而荣浩宇不知道为什么,他的手指开始颤抖。

     周…… 周什么? 他拖着自己的双脚,一步一步地顺着画廊,向展厅的深处去走。

     展厅的开端,是一些普通的画作,那些画作似乎都出于主人年轻时,技巧、画艺都不算很精,里面有诸如花草树木的静物,也有情态不同的活物。

     荣浩宇发现,那名主人似乎很爱画桃花,至于活物,唯有狸猫与狗画得惟妙惟肖。

     他继续往里走,踏着黑白相间的瓷砖,画作似乎循着日期的推移,越来越纯熟漂亮。

     他看见春日的山川,夏日的草原,秋日的麦田,冬日的冰雪。

     他也看见那个时代京城街头巷尾的熙熙攘攘。

    那个主人似乎用了几年的时间,耐心地画了一幅长卷,展示了整个京城的风景。

    他看见青瓦白墙上的标语,广场上背著书的儿童、做着操的大人。

    他看见清澈顺畅的排水系统,和井然有序的生活秩序。

     他看见长长的、在接下来几十年里被完全疏浚的运河。

    运河上船只来往,商业发达。

     他看见西洲,看见里面受教化却又保持着自己习俗的百姓,再无疫病。

     他看见收养孤儿们的慈爱园。

    在那里,孤儿们书声琅琅。

    一个穿着蓝衣的身影,背对着众人,在教书。

    他被那些人簇拥着,看起来温柔又幸福。

     不知怎的,在看见那蓝衣的、模糊的人影时。

     他突然开始心悸。

     他继续向着走廊深处走,只听见自己踏踏的脚步声。

     他从他的青年,走到了中年,然后走到了晚年。

     出现在他眼前的,是无数的风景画。

     大漠孤烟,悬崖峭壁,百川归海,烟波江上。

     小桥流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