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6.少年时:我参加的第一次讲经

首页
怎样才可叫三净肉呢?” “第一:眼不见杀,即未亲眼看见牲畜临死的凄惨景象;第二:耳不闻杀,即未听见它惨叫的声音;第三:不为己所杀,即不是为了自己想吃才杀的。

    譬如,如果到市集正好看到摊贩在杀鸡杀鱼,或者贩卖之人告之这是现宰鲜肉,便不符合了;又如,到人家中作客,他们特地杀鸡宰鸭来款待,此即让众生为自己而杀,这便不是三净肉。

    总之,不见不闻不为我所杀,要同时符合三个条件才可称为三净肉。

    ” 佛教传到中原后戒律更严格,大乘佛教严禁杀生,连肉也戒了。

    所以在我们的印象中,僧人都是不可吃肉。

    突然记起来,玄奘在《大唐西域记》里就曾讲到过吃肉这个问题。

    他西行到西域时,就很不习惯西域僧人吃肉。

     “可是为什么我们在路上都没肉吃呢?”我一直没意识到他们可以吃肉,就是因为跟着他们在路上这么多天,都没吃过肉。

     “因为遇到你之前肉干已经吃完了。

    ” 我点点头,现在终于搞明白了。

    想起如果让中原僧人看见他们可以吃肉,不知是羡慕还是厌恶?“嗯,那啥,你刚刚说你们是Hinayana,这个Hinayana好像听着很耳熟。

    又是什么意思呢?” 他想了想,叽叽咕咕地说了一大串,我现在已经能听懂一点吐火罗语,所以知道他讲的并不是吐火罗语,那就肯定是梵文了,这可是中世纪中亚一带的普通话啊。

    对了,他今天讲经也都是用梵文讲的,因为我一个字也听不懂。

    如果是吐火罗语,我好歹能听懂几个字。

     我听到他有发另一个音:Mahayana。

    我去印度时带着一本英文版Planet(全世界最权威流行最广的自助旅游指南系列),这两个词在景点介绍里就经常出现。

    跟佛教有关,他又说他信奉Hinayana,吃三净肉,啊啊啊,我突然想到了: “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对不对?Mahayana是大乘,Hinayana是小乘。

    ” 见他不解,我在素描本上写下“大乘”,“小乘”:“‘乘’指运载工具,这里比喻佛法济渡众生,象舟车能载人由此达彼一样。

    Hinayana强调渡己,追求个人解脱,所以汉译名为小乘。

    Mahayana强调渡他人,普渡众生,所以汉译名为大乘。

    ” 我得意呀,连梵文我都能蒙了。

    撞上他亮闪闪的大眼睛,看到他会心的笑蕴在眼底。

    我一下子打了个冷战。

     “艾晴,我就说过,你有慧根。

    ” 我我我,又剽窃别人的翻译成就了。

    好像是鸠摩罗什翻的吧,对不起,我真的不是故意的。

    。

    。

    。

    。

    。

     -------------------------------------------------------------------------------- 作者有话要说: 这个欢迎仪式,参照钱文忠的《玄奘西游记》玄奘在龟兹所受的欢迎仪式来写。

    玄奘是唐朝人,比男主也就晚两百年,所以在男主时代,这套礼仪应该是没多大变化的。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