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飞龙引 第八章 踏舞秋岩意未浓

首页
郭敖目光闪动,显然也被沈青悒说动了。

    他突然打量着四周,道:“这地方我总觉得有些诡异,你且小心些,不要一会着了他的道子。

    ” 沈青悒点了点头,道:“你放心,我比你聪明多了呢。

    ” 不一会子,柏雍从内室出来了。

    他方才的红带麻衣已经脱去,换了一身黑色劲装,一条金丝仿佛龙隐黑云一般镌于衣上,结出点点指头大的金星。

    略一行动,那金丝就闪出波波的金晕,极为夺目。

    这一换装,顿时于英挺中显出几分不驯的傲气。

     沈青悒一呆,道:“你方才是去换衣服了?” 柏雍微笑道:“揖客有揖客的衣服,饮茶有饮茶的衣服,比试自然也要有比试的衣服。

    ” 沈青悒冷笑道:“你想跟我们比试?” 柏雍笑道:“反正坐着也是坐着,何不动动手脚,互博一笑?” 郭敖与沈青悒对望一眼,缓缓点了点头,道:“比什么?比剑么?” 有道是人要衣装,柏雍换了一身衣服后,人便觉得俊逸了些,神色举止间疏放了很多,不似方才峨冠博带时总觉冷冰冰的有些拒人千里之感。

     他这时展了展手,做了个苍鹰飞翔的姿态,道:“比剑你比不过我。

    ” 郭敖哈哈大笑道:“这几年来,你是第一个这样说的。

    那比些什么?拳、脚、爪、掌、指?”说到最后一个字,他中指倏然弹出,火炉上的茶壶倏然就破了一个洞。

     只有一个洞。

    那个洞的断口整齐无比,但洞的对面,却又完好无损。

    郭敖一法通百法通,这时将剑法的精要施展在手指上,卓然已成大家。

    他从读了武当派的剑诀之后,深知柔能克刚的道理,便将体内蓬勃张狂的剑气收束锤炼,将百炼钢化作了绕指柔,功力又上了一个层次。

    这等只破茶壶之一壁而不伤其另一面的功力,若在几天前,郭敖便不能做到。

     柏雍摇了摇头。

    沈青悒跟着冷笑道:“那你还能比些什么?琴、棋、书、画、毒?”说到这个“毒”字,她的手也是微微一抖,那火炉上的火苗突然暴起,暴起前是赤红色,暴起后却就变成了冷森森的碧色,将屋中照得一片绿意。

     柏雍还是摇头,道:“若是用这些我拿手的跟你们比,那不是很不公平么?要比,就比项我刚学,还没怎么学会的。

    ” 郭敖皱眉道:“那是什么?” 柏雍脸上露出了个神秘的笑容,道:“蹴鞠!” 郭敖难得地张大了口,神色怪异地看着他。

    沈青悒脸露不屑,轻轻哼了一声。

     蹴鞠一词,最早见于《史记·苏秦列传》中,苏秦游说齐宣王时言:“临苗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竿、鼓瑟、蹋鞠者。

    ”之前的殷商卜辞有云:“庚寅卜,贞,乎品舞,从雨。

    ”之中的“品”据考证,就是蹴鞠之意。

    到了汉代,蹴鞠还被列入兵家,附会为“黄帝所作”,演成二十五法。

    汉高祖刘邦的父亲便是一名蹴鞠的好手,麒麟子有云:“斗鞠新丰里,争喧皆酒徒。

    ”即此谓。

    三国时候一代枭雄魏武帝曹操,也很喜欢这些顽艺。

    《魏略》记载他才力绝人,手射飞鸟,躬禽猛兽,尝于南皮,一日射雉获六十三头。

    又言孔叔林好蹴鞠,太祖爱之,每在左右。

    唐时蹴鞠盛行于朝野。

    杜甫有云:“十年蹴鞠将雏远,万里秋千习俗间。

    ”蹴鞠深受太宗、玄宗、文宗、僖宗的喜爱。

    传到两宋,更成立了很多专事蹴鞠的“圆社”,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