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一个接班的位置。
没什么大事难事,有的是时间拉关系,只要跟班子里的人搞好团结,再加上年龄上的优势,市长书记的位置早晚还不是你的?别的人在他这个位置上,绝对会老老实实、规规矩矩,能少说就少说,能不做就不做。
如今的事情又常常是炒熟豆子大家吃,打破砂锅一人赔。
干好了是集体的荣誉,主要领导的荣誉;干坏了则是一个人的责任,分管领导的责任。
所以只要班子内部不出问题,尤其是你个人不出问题,不管你主管的是哪一块,到了年终汇报时,怎么还找不出几大政绩来?在一般人眼里,他真的犯不着,也根本没必要。
没伤寒揽痨病,岂不是自毁前程?
事实上似乎也正是如此,自摊上城市建设这一块,就好像走进了沼泽地,步步泥泞,处处险滩,几乎就再没有过一个清闲日子。
特别是担任常务副市长后,分管成了主管,主管的又加了几大块。
在别人眼里也许是最肥的地方,在他这儿却成了最险恶的去处。
一不留神,就能让你栽进无底洞里去……
到底是什么事情?
会是自己的事情?如果是,又何必这么神神秘秘的?提拔当市长?提拔当书记?那是组织上的事情,既是组织上的事情,那还有什么密可保的?就算要上常委会讨论,那书记办公会肯定已经研究过了。
书记办公会研究过的事情,在现如今,哪还有不走风漏气的?即使是绝密消息,作为老同学,如果想提前告知一声,还需要这样讳莫如深、诡秘得像做地下工作一样?一个电话不就得了?即使不能明说,在电话上暗示一下也足可以了,像现在这样,犯得着吗?这样做,岂不是把事情闹得更大了?而且,以华中崇的谨小慎微,他会为与自己不大相干的事情,冒这么大风险吗?在夏中民的记忆里,像这类事情,华中崇是非常原则的。
这不是华中崇的为人和性格,绝对不是。
如果不是这个,那还会是什么?又有人告自己的状了?又收到什么告状材料了?如果真是这个,那又有什么可保密可大惊小怪的?自从调任嶝江市委副书记以来,在将近八年的时间里,告他的人从来都没有停顿过,各种各样的告状材料也从来没有间断过。
尤其是这几年,更是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每一次干部考察,每一次人事调整,对他来说,都会成为新一轮告状和散发告状材料的高潮。
连他自己都已经渐渐适应了这种密集的超常的告状方式,甚至在有些时候,突然没人告状,或者收不到告状材料了,竟会让他感到纳闷和觉得少了点什么。
这一段时间怎么了?怎么没人告状了?这些年的告状材料,只夏中民自己得到并保存着的,至少也有数百件。
面对着这些告状材料,惟一让夏中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