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晦庵为浙东提举。
数不相得,至于互申。
寿皇问宰执二人曲直。
对曰:秀才争闲气耳。
悦斋眷官妓严蕊奴,晦庵捕送囹圄。
提刑岳商卿霖行部疏决,蕊奴乞自便。
宪使问去将安归?蕊奴赋《卜算子》,末云:‘住也如何住,去也终须去。
若得山花插满头,莫问奴归处。
’宪笑而释之。
”
(2)朱熹《朱子大全》卷十九《按唐仲友第四状》:“五月十六日筵会,仲友亲戚高宣教撰曲一首,名《卜算子》。
后一段云:‘去又如何去,住又如何住。
但得山花插满头,休问奴归处。
’”
(3)周密《齐东野语》卷十七《朱唐交奏本末》:“朱晦庵按唐仲友事,或云吕伯恭尝与仲友同书,会有隙,朱主吕,故抑唐,是不然也。
盖唐平时恃才轻晦庵,而陈同父颇为朱所进,与唐每不相下。
同父游台,尝狎籍妓,嘱唐为脱籍,许之。
偶郡集,唐语妓云:‘汝果欲从陈官人邪?’妓谢。
唐云:‘汝须能忍饥受冻乃可。
’妓闻大恚。
自是陈至妓家,无复前之奉承矣。
陈知为唐所卖,亟往见朱。
朱问:‘近日小唐云何?’答曰:‘唐谓公尚不识字,如何作监司?’朱衔之,遂以部内有冤狱,乞再巡按。
既至台,适唐出迎少稽,朱益以陈言为信。
立索郡印,付以次官。
乃摭唐罪具奏,而唐亦作奏驰上。
时唐乡相王淮当轴。
既进呈,上问王,王奏:‘此秀才争闲气耳。
’遂两平其事。
详见周平园、王季海日记。
而朱门诸贤所著《年谱道统录》,乃以季海右唐而并斥之,非公论也。
其说闻之陈伯玉式卿,盖亲得之婺之诸吕云。
”
三十七
《沧浪》(1)、《凤兮》(2)二歌,已开《楚辞》体格。
然《楚辞》之最工者,推屈原、宋玉,而后此之王褒、刘向之词不与焉。
五古之最工者,实推阮嗣宗、左太冲、郭景纯、陶渊明,而前此曹、刘,后此陈子昂、李太白不与焉。
词之最工者,实推后主、正中、永叔、少游、美成,而后此南宋诸公不与焉。
[注释]
(1)《孟子?离娄上》有《孺子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
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
”
(2)《论语?微子》:“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
三十八
唐五代之词,有句而无篇。
南宋名家之词,有篇而无句。
有篇有句,唯李后主降宋后之作,及永叔、子瞻、少游、美成、稼轩数人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