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卷 酒酣拔剑斫地歌 第七章 卷蕴丹霞,浣尽愁思尘虑

首页
如霜赛雪的面庞上,便现出一种连男子也少见的坚韧不回的神色。

    伴着它的,还有那一抹似乎永远也消不去的愁颜。

     瞧她这副神色,劝过几次之后,醒言也就没再坚持。

    只是这么一来,却扰碎了不少上清宫年轻弟子的清梦: 在雪宜到来之后,便常有那其他峰上的年轻弟子,不畏那风吹日晒、跋山涉水之苦,巴巴的赶来这抱霞峰弘法殿中用食! 又过得几天,这一日,永远不知疲惫的小琼肜,又扯着她的雪宜大姐姐,结伴去那山中摘花觅果。

    这两个女孩儿一走,便显得这四海堂中,一时间清静非常。

     得了这阵空闲,醒言便在那袖云亭中,诵读经书。

    在看过半卷经书之后,觉着有些倦怠,便展目眺望对面山岑间那道潺潺不绝的流瀑,舒缓一下精神。

     袖云亭飞挑的亭顶,遮住了这夏日的阳光。

    不时有些微黄的叶茸,从亭畔树木的枝头飘落,随着山风悠然而下,散落在少年面前铺开的经卷上。

     又出了一会儿神,醒言忽的想起来,反正现在也是无事,何不趁此去访那飞云顶上的藏经阁中?也好瞧瞧有没有合适的法咒,可以来遮掩自己这疑似噬魂的炼化之术。

     想到这里,他便束好面前的卷轴,略拾掇拾掇道服,便朝那飞云顶迤逦而去。

     上清宫天一藏经阁,坐落在罗浮山飞云顶上清观之侧,与后山的观天阁遥相呼应。

    但与观天阁那巍巍入云的参天气魄相比,这藏经阁从外面来看,并不十分显眼,只是一座三层高的石楼。

    石楼阁顶,俱覆青瓦。

     天一阁如此材质,正宜防火。

    而这藏经阁“天一”之名,也是取自那“天一生水”的说法,喻指克制火患。

    这“天一生水”是何来历,在琼肜来那千鸟崖之前,醒言无事之时,倒也曾经做过考证。

    只不过,最远也只晓得那前朝大儒郑玄曾说过:“天一生水,地六成之。

    ”再往前,便湮没不可考了。

     现在,远远望过去,这天一藏经阁青灰相间,造型质朴,外表颇为古旧。

    只有那阁顶四角弯翘的飞檐,才让它显出几分灵气。

     到得这藏经阁门口,那守门的弟子却似乎不太认识他。

    只有在醒言出示了那块四海堂堂主令牌之后,那守门弟子才告了声罪,恭敬的请他入内。

     待来到藏经阁里面,醒言才发现,这间从外面看起来并不起眼的藏经阁,内里却颇为宽绰广大。

    一排排的檀木书架,在平整的水磨石地上整齐的排列着,架间则叠摞着一卷卷的经册。

     在经架间略略逡巡了一圈之后,少年便有些奇怪的发现,这整间楼室里,除了自己之外,便是几位看守藏经阁的道人。

    除此之外,这诺大的藏经阁中,便没什么上清弟子在翻看经书。

     ——这位新入门的四海堂堂主有所不知的是,在这藏经阁中,收贮的都不是那寻常修习所用的经籍。

    上清弟子日常修习所用的道家经卷,在上清各殿之中都有自备。

     说起来,醒言那四海堂中,相对他堂中弟子的规模而言,那藏书也算得上是十分丰富了! 另外,让醒言觉得颇有意思的是,在天一阁这个道门藏经阁中,竟然还有好几栏书架,上面堆叠的却不是道家经籍。

    略略翻翻,有不少正是他以前在那季家私塾中,所涉猎阅读的诸子百家的经卷。

    甚至,在那儿还发现了为数不少的武术典籍。

    而在一些角落里,还散落着一些古古怪怪说不出来历的经轴。

     而这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