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quo二位大人请放心。
燕伯在丰侯家遇袭的事,勐城领已经知道了,已经上奏朝廷。
此刻副执政卿毛公殿下正在勐城中,已经下令,封闭丰侯家门,捉拿肇事者。
&rdquo
公山不狃没想到此事立刻便轰动京郊,虽然听上去燕伯在理,但丰侯乃天子至亲,倾刻间便遭闭门之罪,这场官司打下来,恐怕燕国也讨不了好去。
沉默半响,长叹一声,道:&ldquo今夜我为燕国种祸不小,如何面对主君?&rdquo
子禽也垂首不语。
潞离却笑道:&ldquo丰侯纵容家人,辱天子之臣,这事换在成康之世,恐怕现在丰侯已被锁拿下狱。
二位严保燕伯之尊,种祸二字,从何说起?&rdquo
纷纷扰扰乱了一夜,到将近天明时分,燕伯息才在晋侯的馆驿里面躺了一小会儿。
他自己还不十分清楚,可是畿内侯辱外侯之事,已是数十年未见的大案,朝廷上下忙了一夜,毛公、宗伯、晋侯、鲁侯等亲贵重臣都没有回馆休息。
燕伯息到寅时初刻方起,一看滴漏,吓了一跳,忙忙地更换朝服。
因天气炎热,朝廷已有旨意,参加朝觐的诸侯可以着轻纱,但是燕伯不敢怠慢,还是穿上了厚厚的素绸朝服。
穿戴整齐,已有朝廷派来的温车在门外等候,燕伯匆匆嘱咐众人,谨守臣道,不可将昨夜之事大肆喧哗,说完便登车而去。
朝中派来陪同的是畿内侯北郭恒。
按理外侯入觐,通常只派卿士寮的官员陪同,因昨晚事情重大,毛公特意派北郭恒来陪同燕伯,算是朝廷为他挽回点面子。
却不知燕伯浑然无事,绝口不提昨晚之事,只问京畿附近的逸趣。
北郭恒小心陪同,不一时便抵达镐京外的承天门,由于外封诸侯朝觐时,都是在此门承上贡物,所以又俗称库门。
为迎接朝觐大礼,从丑时开始,承天门通往京畿的大道便被封锁。
寅时末刻,就在燕伯抵达承天门下,加入等候在此的外封诸侯班列时,大门辄辄开启,门楼上升起双旗:代表当今天子的龙旗,旁边是略矮一头的周公蛙旗。
驻扎镐京的六军从门中出来,共有车一百乘,卒四千六百人,从承天门一直部署到京畿大门启天门,长达十六里,数千面旌旗在晨风中微微卷动,静候着一年一度朝偈大礼时刻的到来。
卯时初刻,内门应门开启。
应门自成王年间开始,便是诸侯朝觐天子的地方,经过多年扩建,其实早已是一台、两厢、三殿的行宫规制,内院宏大,大行人毛公窦率外封诸侯共七十一名,方国主(前朝商所封诸侯)二百一十四名,从应门右侧门入。
小行人宗伯启率畿内邦国主共四百九十七名,由应门左侧门入,诸侯、方国主立于内苑右厢,邦国主立左厢,依序而立。
辰时,台上奉行殿殿门开启,天子之旗由门出,受众臣朝贺毕。
诸侯、方国主次第行礼,而后邦国主行礼,三献而退,使臣贡物于庭。
三献是古代礼仪,按道理,天子或者执政大臣应该在应门亲自受礼,但是今年却无人受礼,只有卿士寮的官员在现场维持。
献礼完后,应该由天子或执政大臣向诸侯还礼,所谓&ldquo投之以桃李,答之以琼瑶&rd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