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下册 第4章

首页
把承恩公府精心准备的女孩儿衬得一个个面目平庸。

    若往日,昭文帝可能还会看在方太后的面子上给承恩公府些许脸面,如今,昭文帝怒气未消,正烦着承恩公府呢,见着承恩公府的女孩儿,非但一个未留,还奚落了一句:“不及宋妃多矣。

    ” 没错!先时不情不愿清心寡欲被方太后催着、拿着先帝在天之灵劝着、看在祖宗江山面子上才肯答应选秀的昭文帝,一见宋嘉语便惊为天人,立刻赐以妃位,赐居永安宫。

    宋嘉语连回家的机会都没有,当晚承欢,沐浴恩泽,三千宠爱,集于一身。

     昭文帝喜欢宋嘉语,每月椒房请安,小纪氏都是眉飞色舞、脚下生风,恨不能昭告天下自己女儿如何得皇上宠爱。

     由于老太太、小纪氏脑袋不大灵光,宋荣只得把要紧事交与宋嘉言去做。

    宋荣是这样跟宋嘉言说的:“如今语姐儿在宫里,虽有皇上宠爱,到底还得自己有个孩子傍身才算有了依靠。

    ”帝王的宠爱从来不是依靠,只有孩子才是真的。

     宋嘉言不解其意,道:“生孩子这方面,我也不大懂啊。

    倒不如问问老太太。

    ” 听这驴唇不对马嘴的话,宋荣瞪宋嘉言一眼:“是叫你进宫跟语姐儿提醒一声。

    ”过了年,宋嘉言的腿伤终于痊愈,家里已经在准备宋嘉言定亲的事了。

     宋嘉言道:“这还用提醒?孩子的事,顺其自然就好。

    ”昭文帝这样宠爱她,现在又缺儿子,宋嘉语有孕只是早晚的事。

     “那你也跟着你太太一道进宫,看看语姐儿可好。

    ”小纪氏的眼光,宋荣信不过,看事从没看到过点子上。

     宋嘉言明白了宋荣的意思。

     宋嘉言有个县君的身份,随着小纪氏进宫并不难。

     依旧是那些烦琐的程序,如今宋嘉语是一宫主位,备受宠爱,出来接她们入宫的小太监格外殷勤。

    进宫请安,并不能直接就去永安宫拜见宋嘉语。

    按例,先去太后的慈宁宫请安,再去戚贵妃的长福宫,之后,才能去永安宫。

     永安宫很华美,这也不奇怪,宋嘉语正得圣宠,下面奴才定是可着劲儿地巴结孝敬。

     见到小纪氏与宋嘉言,宋嘉语很是开心,不待她们行礼便令宫女把人扶住,赐座后先问候了小纪氏,又问家里人,再问宋嘉言:“大姐姐,你的腿都好了吗?” 宋嘉言笑道:“多谢娘娘赐的药酒,已经大好了。

    ”顺便打量宋嘉语的气色,果然白里透红,好得很。

    较之先时在家的清丽,如今更多了几分小妇人的慵懒,倾城之态,初露端倪。

    宋嘉言相信,再过几年,宋嘉语能出落得更加美艳无双。

     以往在家里不觉着什么,小时候两姐妹还常斗气,但进得宫来,宋嘉语才明白,姐妹情多么难得。

    宋嘉语巧笑嫣然:“其实也不是我赐的。

    是皇上问我想要什么赏赐,金玉首饰我并不缺,就是一直记挂着大姐姐的腿伤,便跟皇上说了。

    皇上赏了我药酒,我借花献……” 宋嘉语话音未落,边上一个姑姑咳了一声,宋嘉语眼中闪过一抹厌恶,微微一笑,吩咐道:“春儿,你洪姑姑渴了,赶紧着,拿咱们的好茶,给你洪姑姑沏上一壶去,伺候你洪姑姑尝一尝咱们的好茶。

    ” 宋嘉语位分不低,家中的丫鬟带了两个进宫,挽春扶着洪姑姑喝茶去了,室中就母女三个,宋嘉语叹口气,往洪姑姑离开的方向努努嘴:“太后说,我年纪小,派了洪姑姑来服侍我。

    ” 小纪氏心生不妙,忙问:“可是哪里惹得太后不悦了?” 宋嘉语幽幽道:“我一日得宠,总会有人不悦。

    ” 宋嘉言望着宋嘉语笑,不疾不徐道:“既是太后所赏,可见太后对您的厚待呢。

    宫里的事,我不大知道。

    不过,太后是皇上的母亲,像在民间,哪家老太太派了得用的姑姑给儿媳妇,这可是难得的福气。

    娘娘想一想,这是太后看重您呢。

    ”怕什么?宋嘉语正是受宠,哪怕方太后也不愿意在儿子兴头儿上扫儿子的兴。

    宋嘉语已是后宫妃嫔,说到底,这个后宫,还是在方太后的手里。

    昭文帝是个孝顺的人,若能借着洪姑姑来讨得方太后的欢心,于宋嘉语受益无数。

     宋嘉言亲近地凑近宋嘉语,拉开她的手,在她掌中写了四个字“丽妃已老”。

    宋嘉语并不是个笨人,她先时不满洪姑姑来了管东管西,如今宋嘉言一点,宋嘉语恍然大悟,大大的桃花眼中闪过一抹流光,笑道:“大姐姐说得是,我一直非常感激太后对我的照顾。

    ”她刚进后宫,受此恩宠,着实有许多妃嫔眼红。

    还有不少低品阶的美人、才人巴结上来,宋嘉语可不傻,只要昭文帝一日喜欢她,她就不可能把昭文帝往外推。

     宋嘉言又写了“安危”两字给她,方太后可不是什么好东西,危急关头能顺手拉着姚馨挡刀的老太婆,虽然方太后是一条路子,不过,宋嘉语也得注意自身安危。

     宋嘉语知宋嘉言素有才智,想了想,又道:“这宫里,淑妃姐姐对我最好。

    ” 宋嘉言微微摇头,嘴里笑道:“淑妃娘娘咱们自幼就认得的。

    ”在宋嘉语掌中写了“戚贵妃”三个字。

    淑妃年纪比宋嘉语大不了几岁,先时能升为淑妃肯定是受宠的,但淑妃这些年却一直没有生育,不知是何缘故。

    像秦淑妃这样年轻又受宠的妃子,如今昭文帝正一门心思要生孩子,淑妃肯定有自己的算计。

    但戚贵妃就不同了。

    戚贵妃是昭文帝潜邸之人,这个年纪,受孕的可能性已经很小了。

    而且,戚贵妃的女儿端睿公主非常受昭文帝宠爱。

    何况,宋嘉让娶的就是戚家女。

    交好戚贵妃,百利无一害。

    只是,戚贵妃怕是不容易交好的。

     有端睿公主在,日后戚贵妃照样可以在昭文帝百年后与女儿出宫就府,戚贵妃又何必掺和年轻妃子间的争宠夺爱之事呢。

    人家大可以清清静静地过自己的日子。

     至于宋家与秦家的联姻,她还是希望宋嘉语能有自己的孩子。

    以色侍君,不能长久。

    有个孩子,以后宋嘉语就有个依靠。

     椒房请安也是有时间限制的,三人说了会儿话,宋嘉语令人装了两大匣子糕点,笑道:“只顾着说话了,母亲和大姐姐带回去,给老太太、大嫂子都尝尝,我这里的糕点味道很不错。

    ” 小纪氏与宋嘉言谢了恩赏。

     上元节时,秦峥原本想约宋嘉言出去赏灯,宋嘉言并没有应。

    宋嘉言已经懂得了谨言慎行的好处,倒是秦峥,在外面买了两盏很精致的陶瓷烧的兔子灯,托宋嘉让送给宋嘉言。

    宋嘉言是属兔的,见着兔子灯微微一笑,令丫鬟挂在房中观赏。

     定亲的吉日已经卜算出来了,五月份的日子,老太太、小纪氏都很欢喜,老太太笑道:“五月好,不冷不热。

    ” 小纪氏凑趣:“成亲的日子也好,十月份,佳果丰盈的季节。

    ” 戚氏笑道:“咱们准备嫁妆的时间也充足。

    ” 宋嘉言今年十七,秦峥二十,两个都不小了,便把定亲成亲的日子都卜算了出来,准备今年把喜事办了。

    小纪氏喜欢宋嘉言,是因为宋嘉言一心为宋嘉语谋算。

     那日与小纪氏一道出宫归家后,小纪氏就悄悄问了宋嘉言在宋嘉语掌心写了些什么,宋嘉言便把宋嘉语的情形同小纪氏说了:“妃嫔虎视眈眈,太后派了掌事姑姑进去,是因为此次方家女孩儿全部落选。

    宫中丽妃已老,没多少宠爱。

    妹妹深得皇上喜欢,太后这是想收服了妹妹为她所用。

    我告诉她太后的意图。

    ” 小纪氏感叹:“到底是亲姐妹。

    ”女儿成了皇上宠妃,小纪氏深以为荣,见宋嘉言一心为宋嘉语着想,小纪氏对宋嘉言也愈发周全,在筹备宋嘉言嫁妆一事上,小纪氏颇为用心。

     秦淑妃听说宋嘉语对方太后颇为恭敬,很得方太后欢心,又常去戚妃宫里走动,秦淑妃微微一笑,路子是不错,若是宋嘉语能攻克这两座山,她也服了宋嘉语。

     宋嘉语很快传出有孕的消息,老太太、小纪氏欢天喜地地收拾了许多滋补之物准备给宋嘉语送到宫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