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册 第1章

首页
着宋嘉言与万妈妈、楚妈妈一并向小纪氏行礼。

    小纪氏摆一摆手,问:&ldquo姐儿今天吃了几次奶?&rdquo 楚妈妈忙道:&ldquo吃了四回,早上一回,晌午一回,下晌午一回,晚上一回,吃得香甜。

    &rdquo 小纪氏看一眼宋嘉言软嘟嘟的脸蛋儿,伸手摸了摸,对身畔一个绸衣缎衫、头插金钗的半老妇人叹道:&ldquo梁妈妈,嘉言长得与姐姐太像了。

    &rdquo 梁嬷嬷原就是一张慈和圆脸,闻言不禁目露温柔,道:&ldquo可不是,活脱脱就是二姑娘少时的模样。

    &rdquo 小纪氏温温一笑,吩咐翠蕊等人道:&ldquo你们要好生伺候姐儿,知道吗?若再敢怠慢委屈姐儿,我可是不依的。

    &rdquo 不轻不重地敲打了几人几句话,小纪氏方起身,前面有婆子挑灯,身后有丫鬟相随,一行人浩浩荡荡地回了新房。

     宋荣已在新房里等了,见小纪氏回来,问:&ldquo去哪儿了?&rdquo 小纪氏在丫鬟的服侍下去了外头的薄料披风,挥手令丫鬟婆子退下,笑道:&ldquo我去先时姐姐的院子里瞧了瞧言姐儿。

    &rdquo 宋荣&ldquo哦&rdquo了一声,没再说什么。

     小纪氏坐在丈夫身畔,道:&ldquo姐姐去了一年,那院儿里就剩了个李姨娘,我听说李姨娘这些天身子也越发不妥了。

    让嘉言一个孩子住在那院里,不大好。

    我想着,若是老爷、老太太信得过我,把嘉言接到咱们院里来,我就近看护她、教导她。

    何况我已经嫁于老爷,我们夫妻一体,嘉让嘉言便是我的儿女。

    老太太年纪大了,身边儿养着让哥儿,已是占了老人家大半精力。

    咱们做儿子媳妇的,总不能把孩子都放到老太太身边儿,让老太太操劳。

    &rdquo小纪氏顿一顿,见宋荣脸上并无不愉之色,方继续道,&ldquo所以,我想着,让哥儿在老太太那里承欢膝下,嘉言就在咱们身边。

    老爷说如何?&rdquo 小纪氏都把话说到这份儿了,宋荣哪里会不同意:&ldquo你跟母亲商量吧。

    让嘉言跟着你,也好。

    &rdquo 小纪氏微微一笑。

    她早知宋老太太重男轻女,否则,宋嘉让宋嘉言兄妹皆是嫡出,且宋嘉言生而失母,宋老太太却只让宋嘉言与一个无宠的李姨娘在以前的主院里过活。

    宋嘉言能平平安安活到现在,当真是福大命大。

    而宋荣,一个男人,能有多细的心想到女儿身上呢?既然大家都不把宋嘉言放在心上,索性她抱来养,一个不得宠的女儿,哪怕是嫡女,能有什么威胁呢?反倒是方便她得了贤名儿,也好跟娘家嫡母交代。

     说了宋嘉言的事,小纪氏便与宋荣一道用了晚餐,早早安歇。

     三朝回门。

     宋荣亲送小纪氏回娘家&mdash&mdash武安侯府。

    宋荣与小纪氏拜过岳母武安侯夫人后,便去书房拜见岳父。

     发妻死了,娶了小姨子,岳父岳母依旧没变,宋荣能续娶小纪氏,可见与岳家关系不差。

    武安侯四旬出头儿,相貌儒雅,当初能相中宋荣,进而许之以爱女,可见其眼力是极其不错的。

     翁婿之间互相早有了解,自然相处融洽。

    武安侯只是叮嘱宋荣与女儿好生过日子,又问了嘉让嘉言兄妹的事,宋荣道:&ldquo我家老太太一刻也离不得让哥儿,倒是言姐儿,年纪小,又是女儿家,少不得细心抚养。

    柔儿是个周全的性子,由她照看言姐儿,我也放心。

    &rdquo小纪氏,闺名纪柔。

     武安侯点了点头,道:&ldquo柔儿不容易,你多疼她。

    &rdquo纪柔虽是庶出,亦是武安侯的爱女,武安侯疼她柔顺懂事,方令纪柔嫁入宋家,也是不令外孙子、外孙女受苦的意思。

     宋荣对小纪氏从头发丝儿到脚后跟儿都满意得很,自然满口应下。

     武安侯跟宋荣说了会儿话,便命人叫了两个儿子来,令他们姐夫小舅子多亲近。

     武安侯夫人只生了两个女儿,如今武安侯的两个儿子纪文、纪武与小纪氏纪柔皆是武安侯的宠妾章姨娘所出。

     宋荣极会做人,跟两个小舅子相处得不错。

    何况如今,他续娶纪柔,纪文、纪武对宋荣的亲近更胜往日。

     内宅中。

     武安侯夫人见着娇艳如花的小纪氏,心里难免想到早逝的二女儿,哪里欢喜得起来。

    小纪氏何等伶俐之人,恭恭敬敬地行过礼,柔声道:&ldquo今天早上风有些大,言姐儿年纪还小,让哥儿又随着家里老太太去庙里上香了,故而就没带他们过来向母亲请安。

    &rdquo 武安侯夫人方回了神,连忙笑道:&ldquo好孩子,过来,给我瞧瞧。

    &rdquo小纪氏移步到嫡母跟前,武安侯拉着小纪氏的手坐在自己身畔,见小纪氏颜色明媚如花,便知她新婚是极顺心的。

    武安侯夫人依旧问:&ldquo女婿待你可好?婆婆可好?下人婆子可好?&rdquo 小纪氏低眉顺眼一一答了,就听大丫鬟惜花进来回禀:&ldquo夫人,大姑奶奶到了。

    &rdquo 此刻,武安侯夫人才露出一抹真正的发自内心的舒畅的笑意,连声道:&ldquo快请大姑奶奶进来。

    &rdquo 进来的是位眉眼清秀的高挑妇人,这妇人笑意盈盈,衣饰华贵,屈膝一礼,爽利道:&ldquo今天出门迟了,倒叫母亲妹妹等我,是我的不是了。

    &rdquo 武安侯夫人笑:&ldquo自家人,谁还挑你这个。

    &rdquo 小纪氏极有眼力地起身,想将嫡母身边的位子让给嫡姐,纪闵却是两步上前将小纪氏按着坐了回去,笑:&ldquo今天是妹妹的好日子,妹妹刚嫁,定是想家的,也跟母亲好生亲近亲近。

    &rdquo自己坐了下首。

     小纪氏抿嘴一笑,脸一红,做新娘子的羞涩状。

     纪闵照着母亲的路数又问了小纪氏一遭,见小纪氏的生母章姨娘坐在一旁,笑道:&ldquo妹妹难得回来,姨娘没有不惦记的。

    母亲,叫妹妹去姨娘房里坐坐,也说些私房话呢。

    &rdquo 章姨娘连忙起身,道:&ldquo妾身不敢。

    &rdquo 武安侯夫人顺水推舟:&ldquo应该的。

    &rdquo对小纪氏道:&ldquo去你姨娘那里说说话,也叫你姨娘放心。

    &rdquo 小纪氏与章姨娘行一礼,便退下了。

     二人一走,武安侯夫人问女儿:&ldquo怎么今天倒来晚了呢?可是家里有事绊住了脚?&rdquo 纪闵眼圈儿微红,捏起帕子揩一揩眼角的泪,轻声道:&ldquo也没什么,昨晚周姨娘生了儿子,今天早上说身子不舒坦,我等着大夫过来,开过方子,才跟侯爷来的。

    说起来,也是我们府上的喜事。

    &rdquo纪闵身为武安侯府嫡长女,自身也是标准的闺秀,嫁的依旧是侯门府第。

    只是纪闵大婚后,一直未能孕育子嗣,不要说儿子,闺女都没一个。

    嫡妻不能生,也没有叫侯府绝后的道理,宁安侯能等到这个时候再让妾室产下庶子,已是给足了武安侯府与嫡妻的脸面。

    从另一个方面说,宁安侯与纪闵夫妻关系还算不错。

     武安侯夫人见女儿脸上脂粉厚重,一双手却枯瘦得只剩一把骨头,心疼又难受,跟着落下泪来。

    纪闵是嫡长女,在娘家时颇受父母宠爱,身为长姐,素来懂事体贴,忙道:&ldquo母亲这是做什么,有这个孩子,也省得我膝下寂寞。

    何况,侯爷说了,待过了满月,就把哥儿抱到我身边养着,与我的儿子是一样的。

    &rdquo 武安侯夫人稍稍放心,温声道:&ldquo女婿这样体贴你,就很好。

    这几年也能看出来,女婿心里是有你的。

    日子长了,你也莫急,只管好生调理身子,你祖母四十多岁才生你父亲呢。

    孩子是缘分,说不上什么时候就来了呢。

    &rdquo 纪闵默默点头,不欲母亲担忧自己,打叠起精神,笑道:&ldquo母亲不用担心我,侯爷把府里的事都交给我,便是姨娘,也没有不懂事的。

    倒是家里,这些日子还好?&rdquo &ldquo没什么事。

    &rdquo武安侯夫人道,&ldquo我就是记挂着让哥儿与言姐儿,四丫头是个伶俐人,原本我不愿她嫁到宋家去的。

    倒是你五妹妹,沉默少言,落落大方。

    不想,宋女婿点名要四丫头,哼,真是&hellip&hellip&rdquo冷笑两声,武安侯夫人心里依旧不大舒服,道,&ldquo你父亲也偏着四丫头,你说,我怎么放得下心让哥儿与言姐儿呢?&rdquo 纪闵劝道:&ldquo如今四丫头嫁都嫁了,母亲想想,四丫头又不是傻的,她若是对让哥儿、言姐儿不好,到时父亲也饶不了她。

    何况,还有母亲与我呢,外甥外甥女若受了委屈,我也不会善罢甘休呢。

    &rdquo 武安侯夫人叹口气,猛然想起来,对惜花道:&ldquo去问问梁嬷嬷来了没?若梁嬷嬷跟着四姑娘回来了,叫梁嬷嬷进来回话。

    &rdquo 梁嬷嬷原就是武安侯夫人的心腹奴才,让梁嬷嬷陪嫁过去,就是为了外孙外孙女,免得他们受了委屈,自己不知道。

     小纪氏到了章姨娘的小院儿里,才算彻底放松下来。

     章姨娘摸摸女儿的小脸儿,道:&ldquo赶紧到床上坐,绿菊,我叫你炖的燕窝呢,好了没?取来给姑娘吃。

    &rdquo 小纪氏由章姨娘拉着手,笑:&ldquo我在家是吃了早饭才来的,又没饿着,姨娘别张罗了。

    &rdquo 章姨娘叹:&ldquo当我不知道呢,先时二姑娘嫁到宋家,回来诉了多少回苦,你婆婆又不是个好相处的,你是新媳妇,要立规矩操持家务,岂有不吃苦头的?再有一会儿吃饭,跟着夫人、大姑娘吃,哪里能吃得爽快,你先垫补垫补吧。

    &rdquo 绿菊捧来一盅冰糖燕窝,章姨娘接了,先吹了吹燕窝的热气,才递给女儿,笑:&ldquo昨儿我就叫她们备着了,上好的燕盏。

    我这里还有一大包,一会儿你带上,拿回去慢慢吃,你现在正当年纪,可得留意自己的身子。

    &rdquo 小纪氏小口尝了,笑着点点头,这就是生母与嫡母的差别了。

     章姨娘望着女儿娇美的脸庞,待女儿将一盏燕窝吃光了,又漱了口,方细细问起女儿在婆家如何。

    小纪氏道:&ldquo姨娘莫担心我,相公对我极好,便是老太太挑剔些,不过话说回来了,哪家的老太太不挑剔呢。

    若媳妇好做,就没有&lsquo二十年媳妇熬成婆&rsquo的话了。

    何况说句大不敬的话,老太太的年纪摆在那儿,到底精力有限,我也不是二姐姐那样刚烈的人,应付得来。

    &rdquo 章姨娘点了点头,又悄声问了女儿些私密事,小纪氏脸上微红,细不可闻地&ldquo嗯&rdquo了一声,章姨娘低声道:&ldquo女人这一辈子,还得靠肚皮过日子。

    别想些有的没的,也不要委屈了让哥儿与言姐儿,夫人初时是不想你嫁去做填房的,是你父亲疼你。

    让哥儿、言姐儿平安长大,就不辜负你父亲了。

    &rdquo 小纪氏展颜一笑:&ldquo难道我还不知道这个?姨娘放心,我不是那等短见的人,以后我的孩儿,照样是宋家的嫡子嫡女。

    &rdquo 章姨娘叹:&ldquo我出身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