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册 第1章

首页
这一日,是宋家的大好日子。

    随处可见披红着绿,阖府的喜庆,就是平日里多着青衣裙衫的下人,也都多发了一套大红的喜庆衣裳。

     主子之喜,自然是阖家大喜。

     今日是宋家的一家之主、大理寺少卿宋荣娶亲的大喜日子。

     在帝都,大理寺少卿算不得什么高官。

    但,联想到宋荣的年纪,这个官职就相当不得了了。

    宋荣十八岁中状元,到如今不过二十四岁,已官居正四品。

    这种晋升速度,哪怕在世族豪门中都属罕见,何况,宋荣不过寒门出身。

     不过,宋荣早就是帝都的传奇人物,他有今日,人们除了赞叹之外,更要羡慕武安侯眼光过人,得了这样前程无量的好女婿。

    不然,也不能在嫡女过世后,再将庶女嫁给宋荣做继室啊。

     宋荣这次大喜并非初婚,而是二婚,续娶的也非外人,正是自己的小姨子、武安侯的庶女&mdash&mdash小纪氏。

     宋荣前程似锦,自然道贺者颇多。

     宋家人声鼎沸,热闹至极,除却一处&mdash&mdash 这处院落宽敞阔大,位置极佳,收拾得极是精致。

    今天大喜的日子,阖府欢庆,这个院子中却传来一阵阵婴孩的啼哭声。

     宋嘉言实在是太饿了。

    一直没人来给她喂奶吃,她饿得眼冒金星,万般无奈之下,她一撇小嘴儿,哇的一声,涕泪四溅。

    抱她的丫头翠蕊顿时慌了神,与边儿上一个婆子道:&ldquo万妈妈,您老去瞧瞧,楚妈妈哪儿去了。

    这一个大早上了,大姑娘连一口奶都没吃上呢。

    看看,都饿哭了。

    &rdquo 万婆子动了下屁股,却是未离开屁股下的椅子,哼一声,道:&ldquo不必猜的,楚奶妈肯定是去帮着操持新太太进门儿的事了。

    不然,她今儿个怎么没露面呢。

    昨儿我就听管家媳妇们念叨,说新太太进门儿,事情忒多,婆子丫头都不够使呢。

    你没瞧见,咱们院儿里的丫头也被喊去了呢。

    &rdquo 宋嘉言哭声越来越大,翠蕊一直用臂弯悠悠地晃着她,侧脸对万婆子道:&ldquo再怎么说,新太太也是咱们大姑娘的亲姨妈呢。

    您老去找一找楚妈妈吧。

    看大姑娘哭成这样,一会儿给新太太知道,都是咱们做奴婢的无能。

    &rdquo 万婆子起身,叽咕着骂:&ldquo遭瘟的楚奶妈,这会儿就迫不及待地去拍新太太的马屁了。

    &rdquo 翠蕊悄悄地叹了口气,温柔地与宋嘉言说话:&ldquo大姑娘,一会儿咱们就喝奶了啊,别哭了啊&hellip&hellip&rdquo 万婆子出去好一会儿,方带着满身厨房肉菜的香味儿回来,骂骂咧咧地端回一盏糯香软烂的米粥:&ldquo楚妈妈不知道死哪儿去了,大姑娘这也一周岁了呢,能吃些汤饭了。

    喂大姑娘喝些米粥吧,我看着厨房熬的,软软的,也好消化。

    &rdquo 翠蕊没说什么,一手接过万婆子手里的软米粥搁在手畔的矮几上,舀了半勺,细细吹去热气,待温度适宜,方往宋嘉言嘴里送去。

    宋嘉言早饿得眼睛要往外放绿光了,有米粥送到嘴边,立刻张嘴狼吞虎咽地吃了。

     她吃了足足小半碗,才心满意足地打个饱嗝,闭着眼睛,有些昏昏欲睡。

     翠蕊道:&ldquo还得麻烦妈妈去要些温水来。

    大姑娘刚哭过,这一睡,明天若是眼肿了,咱们带着大姑娘去给新太太请安,新太太要问起来,咱们可怎么说呢?&rdquo 万婆子又嘀嘀咕咕、满肚子抱怨地出去使唤小丫头们打水去。

     翠蕊轻手为宋嘉言擦过脸,见宋嘉言正睁着两只黑葡萄似的眼睛看着她,翠蕊微微一笑,对万婆子道:&ldquo大姑娘可不就是饿了吗,看,吃饱了多乖啊。

    &rdquo 万婆子哪里有心思去看被小褥子裹成布包的宋嘉言,她伸长肥脖子往外巴望了两回,咂着嘴里的烧鸡残味儿,叹道:&ldquo今天府里忙作一团,估计咱们的饭也要晚了。

    &rdquo尽管在厨房啃了两只鸡腿,还是饿啊。

     翠蕊往桌子上一努嘴,道:&ldquo桌上那些糕点,妈妈若是饿了,先垫补些。

    &rdquo 万婆子笑:&ldquo蕊姑娘也吃些吧,午饭还不知要等到什么时候呢。

    &rdquo 翠蕊一笑,接了一块儿糕,与万婆子细细地吃了起来。

     宋嘉言的生母在生她时难产过世了,如今过门儿的是她生母的庶妹,也就是她的姨妈。

    她还有个哥哥,养在老太太身边。

     没多久宋嘉让来了。

     翠蕊与万婆子忙起身行礼,喊他:&ldquo让哥儿,你怎么来了?&rdquo 宋嘉让生得一张漂亮英武的小脸儿,不过,此刻脸色臭臭的,宋嘉让道:&ldquo我来瞧瞧妹妹。

    &rdquo他往榻间被裹得严严实实的布包里看去。

    此时,宋嘉让不过三四岁的模样,一双眼睛漆黑明亮,也稚气十足。

    他看了一会儿,伸手摸了摸妹妹嘟嘟的小脸儿,装模作样,学着大人的样子,奶声奶气地问:&ldquo妹妹吃奶了没?&rdquo 翠蕊与万婆子忙道:&ldquo大姑娘吃过东西了。

    &rdquo 宋嘉让坐在宋嘉言躺着的榻上,四下望一眼,问:&ldquo楚妈妈呢,怎么不见她?&rdquo 翠蕊忙道:&ldquo今天府里忙活,缺人手,楚妈妈跟着去搭把手。

    &rdquo 宋嘉让臭着脸道:&ldquo你们院子里难道没有别的闲人,怎么非叫楚妈妈去?万一妹妹饿了,还要现找奶妈子不成?&rdquo 翠蕊还没敢说楚妈妈一大早就不见了呢,万妈妈劝道:&ldquo大爷莫气,我这就去找楚奶妈回来。

    &rdquo 宋嘉让已有几分怒气,他这个年纪,尚不知克制脾气的重要性,抬高声音,怒道:&ldquo还不快去!&rdquo 这时候的宋嘉让,聪明归聪明,却也只是孩子的聪明。

     宋嘉让身为宋家嫡子长孙,是宋老太太的命根子。

    他的话,自然是有用的。

     楚奶妈落在宋嘉让手里,很有些灰头土脸。

     第二日,宋嘉言被翠蕊抱着,与新继母见礼后,继母阔绰地给了宋嘉让与宋嘉言一人一对金项圈儿,其中,宋嘉让还多一套文房四宝。

     继母姓纪,因为是宋嘉让宋嘉言生母的庶妹,故此,宋老太太称儿子的填房为小纪氏。

    这会儿,老太太叹道:&ldquo小纪氏啊,为了昨儿你进门,家里忙得人仰马翻。

    这不,连姐儿的奶妈子都去跟着瞎忙活,一整天没给姐儿喂奶,可怜我的孙女啊。

    你进门就不是外人,我年岁大了,你得学着操持家事了。

    你说说看,这奶妈子该如何处置?&rdquo宋老太太的话相当不客气,还带着几分刻薄。

    其实,这也怪不得宋老太太,宋家并非什么名门之家,不过宋老太太有福气,生养了两个好儿子。

    长子宋荣,次子宋耀,两个儿子都有出息,为她挣下诰命来。

    母以子贵,宋老太太身边儿有的是人奉承。

     宋家的儿媳妇,不怎么好当就是了。

     小纪氏新媳妇,头一天给婆婆敬茶,就遇到了婆婆的下马威,若是一般的小媳妇,还不得惊惶委屈得什么似的。

    好在,小纪氏人非等闲,屈身对宋老太太行一礼,甫一开口,声音似江南的水波一样轻柔动听,说出的话却是珠圆玉润,条理分明。

    她不疾不徐道:&ldquo按理,这样的下人,撵出去也不为过。

    只是,这毕竟是姐儿的奶妈子,媳妇刚过门儿,就撵了姐儿的奶妈子,知道的,说是这奶妈子糊涂,亏待了姐儿;不知道的,还不晓得要怎么寻思编排咱们家呢。

    毕竟,奶妈子们奶了哥儿姐儿一场,总有些功劳。

    依媳妇说,功过相抵,罚这奶妈子半年的例钱,以观后效。

    若是她改了,肯用心伺候姐儿,就留下她吧。

    只当看姐儿的面子呢。

    &rdquo 宋老太太不置可否,宋荣道:&ldquo母亲,时辰差不多了,我跟小纪氏先去给父亲上香。

    &rdquo &ldquo去吧。

    &rdquo宋老太太说话向来不怎么中听,道,&ldquo还有你前头的媳妇,别忘了跟她说一声。

    到底给你生养了这一儿一女,没功劳也有苦劳呢。

    &rdquo 宋荣应了。

     宋老太太并不是个宽容的人,新媳妇虽说要立规矩,但这种新婚头一天便让新媳妇从早立到晚的婆婆也很少见。

     宋荣好容易有三天婚假,却只能在晚上于母亲那里定省之后才能与新媳妇在婚房内团聚,种种心猿意马就不必说了。

    小纪氏于宋老太太面前周到恭敬,随丈夫回房后,脸上不自觉露出一丝疲色,宋荣十分心疼,握着小纪氏的手,温声问:&ldquo可是累了?&rdquo 小纪氏顺势靠在丈夫的怀里,柔声道:&ldquo老爷要忙公事,我替老爷孝顺老太太,是应该的。

    &rdquo 宋荣两指揉捏着小纪氏柔嫩的耳珠,温声道:&ldquo辛苦你了。

    &rdquo 小纪氏本就生得明媚动人,烛光下嫣然一笑,更添姿色,宋荣心下微动。

    小纪氏明眸如水,笑望于他,款款道:&ldquo只要老爷记挂着我,我就没什么苦的。

    &rdquo 宋荣心下微微发热,怀里抱着的又是自己明媒正娶的媳妇,还要什么客气呢。

    如此这般想着,宋荣一只手已捻入小纪氏的裙裳内,小纪氏微一嘤咛,腰身一软,伏在宋荣怀中。

     小纪氏到底新婚,脸红若胭脂一般,双臂勾着宋荣的颈项,贝齿轻咬红唇,一双眼睛含着融融暖光,无限媚意流转&hellip&hellip 晨间,宋荣陪小纪氏去母亲那里请安。

     宋嘉让给父母请了安,小纪氏赞道:&ldquo让哥儿跟着老太太,真是越发出息了。

    &rdquo 宋老太太听这话是极为舒心的,对宋荣道:&ldquo让哥儿也几日没见着你这当老子的了,今天,你与我一并用早饭吧。

    &rdquo 宋荣寒门出身,如今不过二十四岁,于朝中已是四品官,虽然这期间少不了岳家的帮衬,不过此人十八岁便高中状元,非但文章做得好,对待人情世故也极为通透。

    婆媳之间那点儿猫腻,宋荣更是一望既知,笑道:&ldquo母亲不留儿子,儿子也要厚着脸皮叨扰母亲一顿的。

    &rdquo宋荣带了几分亲昵,抬屁股坐到老太太的榻上,悄悄一扯老太太的袖子,问:&ldquo母亲,可有儿子喜欢吃的驴肉烧饼?&rdquo 儿子与她撒娇,宋老太太高兴得合不拢嘴,她笑拍儿子的手,道:&ldquo二十几岁的人了,还跟十几岁似的跟我这儿嚷嚷着要吃的呢。

    &rdquo 宋荣能在朝廷混得如鱼得水,嘴皮子功夫是毋庸置疑的,闻言道:&ldquo别说二十几岁,就是以后儿子七八十岁,在母亲面前照样是孩子,照样找母亲要吃的。

    &rdquo 宋荣引老太太笑了一阵,主子们高兴了,奴才们也好做事,这顿早饭吃得相当痛快。

    宋老太太心中喜悦,遂开恩地对小纪氏道:&ldquo你也坐下一并吃吧。

    &rdquo 小纪氏柔声道:&ldquo媳妇还是伺候老太太、老爷吧。

    &rdquo &ldquo咱家虽是有规矩的人家儿,你是新媳妇,意思到了就行了。

    以后,有你伺候的时候,坐吧。

    &rdquo 如此,小纪氏方温顺地坐下了。

     翠蕊抱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