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册 第7章

首页
“不成不成,我是招大掌柜,难道你想做生意?就是你想做生意,你也能自己干,何必到我这儿来,给我找麻烦?” 李睿拉张椅子,在宋嘉言下首坐了,坦诚而认真:“我若不想做生意,何苦去为你卖梳子?言妹妹,你实在太高看我家了。

    你也知道,我父亲早就分家出来单过了,一直以来,除了父亲做个翰林小官儿,也没什么别的营生,不过靠吃老本儿罢了。

    帝都样样讲究排场,人情往来,走礼交际,家里除了美酒,已经没什么值钱的东西了。

    ”李睿与宋嘉让同龄,今年十三,说起家中苦处,竟无半丝尴尬窘迫之处,反是言语自若,从容洒脱,风度十足。

     看到这样的李睿,宋嘉言叹道:“如今李大人高升尚书之位,凭李大哥的才学,再过几年金榜题名,并非难事。

    商贾之事,我不以为贱业,天下人却以之为贱业。

    李大哥做这样的事,太委屈了。

    ”李大人,原礼部侍郎李修竹李大人,在秦老尚书退位之后,昭文帝提拔资质更老的李修竹为礼部尚书。

    这位李尚书,并非他人,正是李睿的祖父,李清李翰林的亲爹。

    李睿形容举止这般出众,哪怕她不大会看人,也能看出李睿非池中之物。

    这家伙,哪里是来应聘大掌柜,分明是跟自己捣乱的。

     李睿淡淡一笑:“若家父肯向祖父求援,我家不至于如此。

    何况,妹妹或许有所不知,家父一直于翰林院这些年,仕途已十分有限。

    家父之名,因避帝王讳,能在翰林已是皇上胸襟宽阔似海了。

    家父如此,我念书再好也不会有什么前程。

    ” 这事,宋嘉言倒是头一遭听说。

    不过,宋嘉言问:“你这样出来,伯父、伯母知道吗?”还有李尚书,若是知晓亲孙子在给她做事,还不得生吃了她啊! 李睿眉眼含笑:“若是妹妹肯用我,我家里的事,自然不必妹妹操心。

    ” 话赶话到这种地步,宋嘉言也不能怂了啊。

    没什么底气地扯扯袖子,宋嘉言道:“你家里要同意,我当然是敢用的。

    ” 李睿提点宋嘉言一句:“不如妹妹跟叔父商议商议,若是叔父有空,我想拜见叔父,定不叫妹妹为难。

    我家虽有难处,如今我也只想靠自己双手吃饭,若是想接济我,就算了。

    ” 宋嘉言噘噘嘴道:“你以为我的银子是大风刮来的?还接济你,美不死你。

    ” 李睿哈哈大笑:“妹妹什么时候有了准信儿,着人去我家说一声。

    ” “知道啦。

    ” “外头这招人的摊子,也可以收了。

    ” 宋嘉言翻个白眼:“知道啦。

    ” 宋嘉言跟宋荣商量主意:“真是了不得,李大哥才十三,跟大哥一个年纪,真是聪明,梳子全都卖出去了,一把没剩。

    ”又把李睿跟她说的话跟宋荣学了一遍,宋嘉言发愁,“爹爹,你说,我用不用李大哥啊?” 宋荣道:“他不是想拜见我吗?叫他明天傍晚过来,我来跟他谈一谈。

    ” 宋嘉言松口气:“那就拜托爹爹了。

    ” 宋荣笑,弹宋嘉言额角一记:“不必跟爹爹客气。

    ” 李睿不过十三岁,已是修眉凤目,直鼻薄唇,俊美过人。

     宋荣指了指椅子,待李睿坐下,方道:“这几年,你爹不登我的门,我也懒得理他。

    倒是你妹妹与言姐儿关系不错,她们小姐妹常来常往。

    仔细想一想,我竟是头一回见你。

    ” 李睿道:“父亲常说自己心胸不够宽阔,有些朋友,即使永不相见,依旧是朋友。

    ” 的确是李清会说的话,宋荣叹口气,问:“家里已艰难至此吗?” 李睿道:“其实,也不只是家境的原因。

    叔父也知道,因帝王尊讳忌,父亲能保留翰林的位子,已是难得。

    我虽一直在念书,却早就知晓,我将来的前程恐怕不在官场。

    士农工商,仕途走不得,不论是农,还是工,我都没这方面的本事。

    唯一能走的,就是经商一途了。

    父亲是才子脾气,如今酿一酿酒,也能自得其乐。

    我前程的事,父亲早与我说起过,只是,我若经商,恐怕本家不大乐意。

    ”李睿温声道,“当年,父亲因姑姑早逝之事执意分家,祖父也并没有什么家业相赠,家中一直靠母亲的嫁妆支撑。

    近些年来,我跟着母亲打理家业,多是田亩土地,家中花销尽够,再多也不能了。

    不瞒叔父,去年我也曾开过个铺子,不晓得谁告知了祖父,不过数日就关门大吉。

    眼瞅着再过几年,妹妹就要谈婚论嫁,我身为家中长子,自然应该承担起家业来。

    如果不是看到言妹妹这道题,我本打算北上瞧瞧,我原以为是叔父出的题呢。

    ”说句老实话,李睿就是冲着宋家来的。

    别人家,他肯拉下脸去,人家也不一定敢收。

     宋荣看着李睿淡定的脸庞,道:“若当年不中进士,恐怕我也会选择经商。

    ”在肚子面前,脸面什么都是狗屁。

     李睿笑:“言妹妹这样不逊须眉的胆识,说不定就是继承叔父而来。

    ” 宋荣笑斥:“她是我闺女,自然是继承我的才智。

    ”儿女出息,是再得意不过的事了,哪怕宋荣也不能免俗啊。

     室内气氛一时轻松起来,宋荣问:“你为什么要选择经商,因为无路可走,因为经商能赚大钱?” “不怕叔父笑话,先时自然是为了赚银子。

    我打理家里的庄子时,收成比别人家的庄子收成更高,那种快乐,也不完全是金钱带来的快乐。

    要说我为何选择经商,大概我喜欢这种跌宕起伏的生活方式吧。

    赚得,也赔得。

    ” 宋荣暗暗感叹,若不是李修竹给李清取了这个倒霉名儿,李睿当真是官场的好苗子。

    宋荣道:“不管是你跟着言姐儿做些生意买卖,还是日后你自己做生意,李尚书那里不必担心,有我呢。

    ”他与李清多年不来往,朋友依旧是朋友。

     李睿道:“人都说,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

    我向来觉着,货与帝王家的人太多了。

    我此生,只货与赏识我的人。

    ”说罢,起身一揖,道,“多谢叔父赏识。

    ” 宋荣双手扶起他,拍拍李睿的肩头,道:“好小子,没有辱没你父亲。

    ” 宋荣亲自带着李睿到老太太院里拜见了老太太,老太太一见李睿,惊叹:“这孩子生得真是俊俏啊。

    ”对宋荣道,“跟你们兄弟少时似的。

    这是谁家小子啊?” 宋荣笑道:“这孩子母亲没见过,他妹妹母亲定知道的,就是常来找言姐儿玩儿的,送言姐儿酒喝的那丫头。

    ” 这样一说,老太太想起来了,说了一句:“小子生得比丫头还俊俏呢。

    你妹妹跟我们言姐儿很好,你以后也常来啊,我家小子多,你们一块儿玩儿。

    ” 李睿笑:“是,以后定常来给您请安。

    ” “来我就高兴。

    ”老太太这把年纪,就喜欢俊俏孩子,尤其李睿容貌出众,老太太瞧着就高兴。

     宋荣笑道:“我跟睿哥儿的父亲也是极要好的朋友。

    ” 老太太道:“晚上留下吃饭啊,别嫌弃,都是粗茶淡饭。

    ” 宋荣笑:“母亲,先叫睿哥儿去见过太太,见过老二和二太太,再过来陪母亲说话吧。

    ” “是哦。

    ”老太太笑言,“说起话来,一时就忘了。

    ” 宋荣看女儿一眼,道:“嘉言,你带着睿哥儿去吧。

    ”就是宋荣也没料到宋嘉言真就钓了条大鱼上钩,李睿年纪虽小,心性气度都出来了,加以磨炼,定成大器。

    这是宋嘉言的运,宋荣自然要帮女儿一把。

     宋嘉言带着李睿出了老太太的院子,轻声取笑他:“你可真有本事。

    ” 李睿笑:“过奖过奖。

    是叔父和妹妹慧眼识珠玉啊。

    ” 赞别人慧眼,也不忘夸自己是珠玉。

    宋嘉言翻个白眼,低声提醒他:“太太可能有些冷淡,你不要见怪啊。

    ” 李睿笑笑:“我知道了。

    ”完全不介怀的模样。

     小纪氏看到宋嘉言倒挺热情,笑道:“这会儿都快吃饭了,你怎么来了?”瞅着李睿问:“这位公子是……?” 宋嘉言温声道:“这是爹爹的好友李翰林家的长公子,爹爹吩咐我带李公子过来给太太见见。

    ” 李睿自若地行一礼,小纪氏笑:“不必如此,坐吧。

    ” 小纪氏又问:“在哪儿念书呢?” 李睿道:“在家跟着父亲念了几年书,如今已是不念了,于家中帮着打理家业而已。

    ” 宋嘉言道:“太太,新任的礼部尚书李大人就是李公子的祖父。

    ” 小纪氏脸上的笑意更加灿烂了三分:“原来是李尚书府的公子啊。

    ” 李睿恭恭敬敬道:“家父只是祖父的庶子,早早分家出来,故此,小子未居尚书府。

    ” 小纪氏有些晕头转向,老爷子还活着呢,怎么这儿子倒分了家呢?不过,此乃人家家事,哪里好问。

    小纪氏笑着说了两句:“不管怎么样,我们老爷与你父亲是好友,有空常来,我们家也有两个小子,你们一道玩儿倒好。

    ”接着又给了表礼。

     李睿谢过表礼,小纪氏道:“你们先来我这里,定要去二老爷二太太那儿的,我就不留你了。

    ” 宋嘉言说纪氏态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