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楔子

首页
天元1129年,初秋。

     百姓们没有观赏秋景,名士们亦没有品蟹赏菊,此刻国土之上满眼皆是迁徙逃亡的民众。

     华夏与魏国,是中原势均力敌的两个国家。

    两国突然在边境开战,纷争不止,于是,只能派出使者在边境交界的长林山会晤。

     这是一场旷日持久的谈判,连续三日还未果,两国陈重兵于边境,战事一触即发。

    华夏兵营却突发瘟疫,死伤极大。

    猝不及防之下,华夏只得重启和议一事。

    和谈的地点是两国边境长林山脚下的银杏林子中。

     此次会谈中,最蹊跷的莫过于魏国国君钦点了华夏国长乐公主列席。

    国师叶一城得知此事之后,关照她道:&ldquo你平日里只能待在营中,若要见客,必有为师陪你去,切不可一人行动。

    &rdquo这位长乐公主并非皇室所生,因生父为国捐躯、母亲早逝,先皇怜悯便接到膝下养育,不但保持了她生父姓氏的荣耀,又使她享有皇室公主所有的待遇,因此此次会晤众人都十分紧张。

    长乐公主却觉得大家过于紧张自己的安危,比起她一路北行至此,目之所及、耳之所闻的民间众生疾苦,她觉得当年说书先生对叶一城叶宗师&mdash&mdash&ldquo心中装的是天下苍生&rdquo的评价,真是没有半点虚言,国家庙堂之中有这样的人才是国之所幸、民之所幸,对比之下,自己的安危和如今的危机相比,更不算什么了。

     这位公主不知道此时边境形势对华夏极其不利,突如其来的瘟疫,让谈判的官员们焦头烂额。

    自打在谈判的地点落脚后,长乐公主再没见过叶一城,她想托人传话给叶一城问问情况,可想到他在探望受伤的将士们,自己还是少添乱,便作罢了。

    她每天除了去银杏林子散散步和给远在皇宫的小伙伴&mdash&mdash登基不久的越之墨写信外,便无所事事,只等着看三天之后两国相见的时候自己能派上什么用场。

     三天之后的午后,她换上了庄重的广袖礼服,梳好发髻,乖乖坐在营帐里等着叶一城带自己去谈判。

    来人却是另一位官员,解释道:&ldquo殿下,宗师还在赶过来的途中,吩咐属下先为您引路。

    &rdquo长乐公主并未生疑,凝重地点点头,起身上车。

    一路颠簸前行,她挑起车内的帘子,看着满目的银杏叶子,煞是灿烂。

     这些时日,这位异姓公主对魏国国君钦点要见自己一面的事情,作了许多推论,一向守时的叶一城&ldquo还在赶过来的途中&rdquo。

    她十分明白这样的外交辞令,于是在诸多推论中,她觉得可能性最大的只有这一种了&mdash&mdash和亲。

     两国交锋,若是和亲,这是投入成本最低、回报最高的事情。

    她闭了闭眼睛,想到了这一路走来她心里觉得异样的地方,幽幽地叹了一口气,从手腕上褪下了一串红玛瑙手串,用白绸手绢包好,轻轻搁在了案上。

    这串红如血的玛瑙手串,是叶一城送她的唯一一件东西,她一直都戴着。

    若是真的要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