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2章

首页
挺招中老年人群体的喜爱——田彩霞除外。

    和大爷聊了几句,大爷告诉她:“瑞峰早就倒闭了,做不下去咯。

    之前棉纱紧张,都紧着给国营大厂了,哪有村办工厂的份啊!一公斤都没有!找不到原料,自然就撑不下去了嘛。

    你看看,这楼都推了,说是以后要建高楼的。

    ” 宋锦叹口气,她这几天考察市场,觉得布料的确是个不错的选项之一,本来是想来这里先看看能不能拿到一些物美价廉的货,毕竟是熟人介绍嘛,先不管花色如何,价格肯定会有优势。

    没想到,他说倒就倒了。

     大爷之前就是厂里的员工,看她一个年轻女人不远千里的来到广州谋生活也是不容易,给了她一点信息:“你要倒货,去十三行嘛,那边这几年好大的规模,全国各地来的都有,衣服、鞋子、帽子,多得是。

    故衣街、豆栏上街那一块,都是批发市场,卖什么的都有。

    还有高第街,都有衣服布匹批发的。

    ” 宋锦赶紧掏出自己的本子,有点不好意思的问:“大爷,您能再说一遍吗?我怕我记不住。

    ” 大爷很爽快,直接拿了笔给她写上,一边写一边开玩笑:“你们这些倒爷可真是了不得。

    你看看,一个上海人跑到我们广州买了一把折叠伞,发现竟然是从上海运去香港,然后又转回到广州的。

    但是上海人很高兴呀,说是比在上海买要便宜了几块钱,广州人也高兴,说赚了几块钱,香港人嘛也高兴,同样说是赚了几块钱。

    你说这到底是谁见鬼了呀?”① 宋锦哈哈的笑:“我可不知道是谁见鬼了,我只要知道进我口袋里的几块钱是真的就行。

    而且我可不是爷。

    ” 大爷也笑起来:“马上就快是了。

    你冇听过,东西南北中,发财到广东。

    到了我们广东,回去肯定发财的嘛。

    ” 宋锦又被他逗笑了:“借您吉言。

    ” 告别了已成为废墟的瑞峰织布厂,告别了热心大爷,宋锦和宋一成又匆匆的倒了三四趟公交,先去了十三行,故衣街这几条街都在那儿,属于同一个片区。

    不过等到他们赶到的时候,已经是下午四点,大部分的摊贩都已经收摊了。

     “妹仔来批货啊?那明天你们得早点儿,这边早上四点就营业了。

    生意好的可能上午十点就关门回去睡大觉啦。

    ”有一个摊贩老板好心的告诉他们。

     宋一成哀嚎:“早上四点?” 摊贩老板笑起来:“第一次来哦?批货是这样的啦,都是做凌晨的生意,你也可以晚点来,但晚来了一些好货就没有了嘛。

    ” 宋锦谢过摊贩老板后,拉着宋一成就回旅馆:“走,我们回去马上睡觉,然后明天三点半就来这儿等。

    ” 宋一成跟在后面,委委屈屈:“姐,回去你要请我吃饭,我还要吃红烧肉。

    ” “有点出息行不行?”宋锦恨铁不成钢的戳他脑袋:“要是这次赚了钱,你天天想吃红烧肉都行。

    你明天要起不来,就在脑袋里想想你那百分之十的分红。

    ” 到了旅馆后,姐弟俩才想起来,这旅馆离十三行有点远,凌晨根本就没有公交车运营,总不能走过去吧?于是赶紧的退房,打算去十三行周边找一家住下,为此还损失了半天的房费,宋锦心痛不已。

     第二天三点钟,她推醒正在另一张床上呼呼大睡的宋一成:“赶紧起来,三点了。

    ” 宋一成裹着被子像个蚕蛹:“才三点呢,再睡十五分钟。

    ” “百分之十。

    ” “好的,我起来了。

    ” 宋锦满意的点点头。

     等到三点半,俩人到达十三行的时候,被一家挨着一家密密麻麻的摊子和熙熙攘攘的人流给震惊了。

     十三行是广州市的重要商圈。

    从清朝的时候起,这里就是与南洋和西洋等国贸易往来的重镇。

    1856年的一场大火为十三行辉煌的历史短暂的画上了句号。

    改革开放后,十三行才重新回到人们的视线。

    如今,这一块区域被几乎全国的个体户们熟知,来广州批货的,基本上都会来十三行转转,包括但不仅限于服装。

     宋锦和宋一成精神抖擞的早起,三点半来到这里,觉得自己肯定会是这儿第一批等待的客人时,却也发现这里早已经人山人海。

    主街临街的店铺档口里已经亮起了灯,隔着卷闸门和木板门可以听到里面已经有员工在忙碌,而旁边的各个小街道小巷子里,密密麻麻的摊子挨得紧紧的,连绵的电线串起了一整条街,在每一个摊子上留下一个灯泡。

    虽然是半夜三点半,但这里却像是白天一样的亮堂。

     快到四点的时候,摊贩老板们已经准备好了一包包的货物,正在陆陆续续的开摊。

    而临街的店铺也一间接着一间的开门。

    宋锦和宋一成只觉得自己身处的人群一下子就变得热闹而涌动而起来。

    摊主们开始用粤语和不那么标准的普通话吆喝大家进来看货。

     “我们今天先观察观察。

    ”宋锦叮嘱宋一成。

     “质量好的的确良衬衫,九块钱一件,打包拿走有优惠。

    ” “牛仔裤,纯正香港货。

    ” “新到棉布五十匹,欢迎来看货。

    ” 当然,更多的店铺和摊贩根本就不需要主动来揽客,早就已经忙不过来了。

     宋一成被这种火热的景象所震撼,喃喃自语道:“生意这么好,这得挣多少钱呐。

    难怪报纸上老说万元户万元户。

    ”他还曾经产生过怀疑,怎么能有人能赚到一万块那么多!是去抢吗?眼前的画面给了他答案。

     宋锦同样很激动,但她没有表现出来。

    她努力让自己变得冷静,这样才可以观察到更多的细节。

    她看到有的人应该也是和她一样第一次来广州的,眼睛里有着迷茫。

    还有些人应该是来过好几次了,有相熟的老板招呼,而且她眼尖的瞟到了老板从最里面拖出来一些蛇皮口袋,避开众人给那些熟客看。

     应该是好东西,但只会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