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章 初战庆阳:张良臣的钓鱼行动

首页
保保刚刚占据的地盘,可以说是无处可退! 就此固守庆阳?应该是最佳也是必然方案,庆阳城高地险,城内粮食充足,易于长期固守,唯有一点:再怎么长期也总是有限度的,没有外部援兵,庆阳就还是一个死地! 万般无奈之下,张思道想到了宁夏的王保保,不管怎么说大家也是元廷一家,若能抛弃前嫌出兵援手,那么庆阳也就真正固若金汤了。

     张思道决定亲赴宁夏向王保保低头求援,心诚则灵么,自己不亲自出头,王保保怎会尽释旧怨?此行实在无望,还可以从宁夏再赴漠北去找皇帝,总比都困守在庆阳城内强得多;不过,为了保险起见,张思道还是拉上了金牌张等非嫡系将领,毕竟他们与王保保没多少旧怨,应当能对说服王保保出兵南下有益。

     就算王保保铁心幸灾乐祸,甚至扣留了自己,还有这几人能远赴漠北上都搬兵请援呢,到时皇帝的圣旨到了宁夏,你王保保能公开不尊皇命?如此庆阳之危可解也! 至于没有了自己主持的庆阳能不能坚守到援兵到来?张思道信心十足:留下守城的是自己的兄弟张良臣与平章姚晖,对于自己一奶同胞的弟弟,张思道再信任不过。

     张思道又名张良弼,其实良弼也是良臣的意思,哥俩几乎就是同名,但做兄弟的这位良臣却更应该称为“良将”,其人自幼聪明伶俐,酷爱习武,兼习兵书,因此文武双全,长大后骁勇善战,在军中惯有“小平章”之称谓。

     尤其令张思道放心的是,良臣兄弟还收了七位真正“良将”为义子,这七人更是非同小可,可以说是“威震关中”!金牌张厉害吧?那是被人称为有万夫不当之勇的沙场战将呀!可是,关中一带山贼与与其作过战的王保保军中都这样流传:“宁碰金牌张,莫遇七条枪!” 七条枪,就是指良臣的这七位义子,因为他们惯用的马上兵器都是长枪,进而创出了这绝响的名头! 老谋深算的张思道一切都算计到了,恰恰没有算透王保保的狠劲儿:抵达宁夏之后,王保保大乐!仇人相见分外眼红,当场将张思道捆了个死猪相似,尤其令张思道万万没有料到的是:王保保对自己一行来了个连锅端,管什么金牌张、银牌李,论什么有无旧怨,一律逮捕! 其实也很简单:王保保既然对这“关中四将”之一动了手,焉能让其随行人走脱?到上都喊冤告御状? 消息传到庆阳,那张良臣还能甘做元廷的“良臣”么?因此,张良臣献城归降既合情又合理,不由得稳重老道的徐达信之不信。

     但是,有句大家都听说过的俗语:打了一辈子雁,竟然被雁啄了眼!这种意外就在徐达这里出现了:张良臣压根就没有归顺大明的意思,正在抛出诱饵,布置一个圈套,等着逮一条大鱼向元廷报功! 在张良臣看来:兄长被执是张家与王保保的私怨,焉能因此而误“国家大事”? 张家一门既然做了汉奸,那么,“大义所在”就是要将汉奸进行到底,良臣么,蒙古人的良臣又怎么了?总比委屈在一个乞丐起家的和尚手里做“良臣”光彩! 庆阳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