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阿莱真心地感谢林夏,“但这是我现在唯一的选择了!白医生,我所有的一切都在这里,你需要什么尽管拿走。

    ” “报酬的事情先不用提。

    ”白起面对病人的时候,整张脸都好似冰封般冷酷,“这件事情也不是你一个人就能决定的,我需要被移植者的同意。

    ” “如果她不同意呢?”阿莱面露难色。

    “那就恕难从命。

    ”白起不留情面地摇头。

    林夏感到阁楼里的空气有些凝固了,她知道白起这个人说话向来铁板钉钉,一旦出口,绝不更改。

    “好为难啊……”阿莱忽然苦笑着叹息。

    “人生苦短,何来轻松呢?”白起说。

    “那白医生有没有兴趣听我讲个故事?”阿莱苦涩地笑着,“一个关于这间剧院的传说。

    ”“如果你想说的话,我不介意听一听。

    ”白起点燃了一支桃源乡,吐出一口浓醇的烟气。

     “这家剧院的每一个角落我都很熟悉,因为我就是在这里长大的。

    ”阿莱目光幽幽,如同两根风中摇曳的烛火,“可以说,它是我唯一的家……” 我是个孤儿,我十岁之前的日子,都是在北京的育婴堂里度过的。

     育婴堂是个旧称呼,用现在的话说,就是福利院。

    那时候北京城里有很多家育婴堂,我待的那一家是一群加拿大的修女开办的,里面有一百多个孩子,都是像我这样从出生就被人抛弃了的。

     现在人们对于那个时候的育婴堂其实有些误解,它们并不像历史教科书中写的那样可怕,修女嬷嬷们也并不是外人们想的那种恶魔。

    相反的是,她们对我们很好,食物短缺的时候,她们还会把剩下来的粮食让给我们。

    她们教我们学英文,读《圣经》,告诫我们对上帝祷告时要虔诚。

     虽然我是被那群善良的嬷嬷养育大的,但我始终觉得那里不是我的家。

    家是什么?家是一个你虽然会被教训、被管束,但是每天黄昏日头落下时,你都会不由自主地走回去的地方。

    可我只能在黄昏的时候,看着玩伴们一个个被大人们叫走,然后独自躺在护城河的河堤上,等太阳一点点落下去,黑夜一点点降临,只有流动的河水在跟我说话。

     可这又有什么办法呢?谁让我是个没有父母的孤儿。

    我当时只盼着有一天长大了,离开育婴堂,找到我自己该有的那个家。

    我对自己发誓,如果我真的有幸得到那个机会,我至死都要用自己的一切守护它! 不是所有育婴堂里的孩子都有那个机会的,因为很多人根本无法活到那一天。

     没什么别的原因,那个年代的儿童死亡率本来就要比现在高很多。

    有些现在看来很普通的疾病,在那个时候却像死神一样可怕。

    整个北京城都缺医少药,更别提育婴堂里的孤儿了,就连嬷嬷们都会因为传染上伤寒而丧命。

     每一年平安夜,所有的孩子们都会到教堂站好队伍,咏唱圣歌。

    可每一年,那个队伍中都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