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8章

首页
就要多出一天的钱。

    今天从六点到九点加班,做三个小时,算半天工钱。

     静秋一听,头也顾不上疼了,气也懒得生了,怎么说老三也只能算个上层建筑,还是先抓经济基础吧。

    她谢了田贵生,就赶紧吃两碗饭,抓起箩筐扁担上工去了。

    到了江边一看,零工们都在那里,有些还把家属都叫来了。

    做三小时可以拿半天的钱,谁不愿意干? 那天晚上干了不止三小时,一直把船上剩下的沙全部挑完了才收工。

    “甲方”说大家辛苦了,今晚算一整个工。

    不过这份工也就算干完了,明天你们就不用来了,以后有了这种机会再找你们来干。

     赚了大钱的欣喜一下子就被失业的痛苦冲淡了,静秋懊丧地想,明天又要去求“弟媳妇”的妈了,还不知道能不能找到工。

    她正拖着沉重的步伐往家走,“甲方”追了上来,问她愿意不愿意做油漆,说他手里还有点油漆工的活,如果她愿意干的话,他可以让她从明天起到厂维修队上班。

     静秋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甲方”又问了一遍,静秋才说:“你是在说真的?我还以为你在开玩笑呢。

    ” “甲方”说:“我开什么玩笑?我是真的叫你去做油漆。

    我看你干活不偷懒,相信你。

    而且做油漆是个细心活,女的干比较好。

    ” 静秋真是欣喜若狂,这就叫“运气来了门板都挡不住”,她第二天就去维修队做油漆,虽然听人说做油漆有毒性,但工作轻松,每天还有一毛钱补助,她也就不管什么毒性不毒性了。

     那个暑假,真是走运,后来竟然让她一谎撒中,还到瓦楞厂去工作了两个星期,连她自己都搞糊涂了,都说撒了谎要遭雷打,结果她不仅没遭雷打,还真的到瓦楞厂去了,也许那是因为她撒的那个谎是个“好谎”? 瓦楞厂的工不是马主任介绍的,瓦愣厂在河的对岸,已经不属于马主任的管区了。

    那个工是K市八中一个姓王的教导主任介绍的,他儿子在瓦楞厂,是个小官,每年暑假都能介绍几个人到厂里做几天工。

     王主任很欣赏静秋的巧手,经常买了胶丝请静秋织个茶杯套,买了毛线请静秋织个毛衣毛裤什么的。

    王主任家客厅里的圆桌、茶几、方桌上,铺的都是静秋用钩针钩出来的桌布,用的就是一般的缝衣线,但静秋的图案设计总是与众不同,钩出来都象工艺品一样,看见过的人都以为是王主任花大价钱在外地买的,赞不绝口。

     有了做工的机会,王主任第一个就会通知静秋。

    这回在瓦楞厂不是糊纸盒,而是象正式工人一样上机操作,还发了一个白帽子,说车间有些皮带机什么的,怕女工的长头发绞进机器里去了。

    正式工人们还发一个白围裙,穿上象纺织工人一样。

    不过零工没有,所以一看就知道谁是正式工人,谁是零工。

     静秋好想混上一个白围裙穿穿,当工人的感觉实在是太好了。

    工作也很简单,就是把两张平板纸和一张有楞子的纸塞进一个机器就行了,那个机器会给这几张纸刷上胶水,几张纸从机器里通过,就被压在一起,成了瓦楞纸,可以用来做盒子什么的。

    唯一的技术就是塞纸的时候角度要对好,不然做出来的瓦楞纸就是歪歪斜斜的,成了废品。

     静秋做什么事都很上心,都力求做好,所以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