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兵走后,冒顿对众人道:“你们各自去忙吧。
”“是!”众人应声散去。
“呼哧——呼哧——”冒顿大口喘息着,盯着土豆和红薯,眼神炽热,“秦人果然厉害,居然能培育出这样的东西,有了这些,咱们再也不会饿肚子了!”此刻,秦国百姓早已愤怒至极。
刚刚新君登基,匈奴便迫不及待地勒索大秦,这叫老秦人如何能忍?咸阳城里的老秦人纷纷购置盔甲和兵器,立誓要奔赴前线!
奇怪的是,在秦国,武器和铠甲属于管制物品,但仍有人能找到渠道买到,且价格昂贵。
而且,“九九七”灞桥附近每天都有秦军废弃的铠甲和武器集中销毁,但总有一些未被完全销毁的铠甲被人拾取……
于是,咸阳城中出现了更为怪异的现象:大街小巷到处都是身穿盔甲、手持武器的“武士”,就连孩童手里也有玩具兵器。
咸阳城外,则有一支支编外秦军整齐有序地操练。
朝廷对此视若无睹,甚至常有大量粮食在练兵场周边消失。
总之,无论正规军还是民兵,整个咸阳城都在积极备战,所有人满腔怒火。
区区匈奴竟敢挑衅大秦!
然而,咸阳城中无人议论当今圣上的不是。
大家都认为是匈奴欺负年幼的新君,可怜新君刚刚即位,匈奴就来欺辱。
这不是在欺负弱小吗?
作为老臣,必须为主君复仇雪耻。
显然,他们将新帝视为不理朝政的昏君。
咸阳城内的一切看似平静,实则尽在嬴子云掌控之中。
城中的物资分配、城外的粮草、铠甲、兵器皆由他暗中安排。
若非如此,咸阳城这般规模的军备早该引起质疑,甚至可能招致追究。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此时,嬴子云正在咸阳宫处理政事,黑冰台的暗卫便送来了一叠厚厚的奏章。
他翻开一看,里面尽是前线战况与山东诸国的消息。
塞北的蒙恬将军已驻扎妥当,应无差池。
匈奴虽在缓缓撤退,却仍保持进攻姿态,显然并无罢战之意。
据暗卫探查,大月氏的阿布善对冒顿颇为不满,已有反叛的迹象。
至于东胡首领,表面上看来平静无波,但嬴子云深知,越是安静,越需警惕。
东胡极有可能正在酝酿什么大事。
他对这位首领颇感在意。
再看山东方面的奏章,赵国的密谋逃不过他的眼线,无需过多担忧。
燕国倒是需要多加留意,燕赵之地多慷慨悲歌之士,如高渐离、荆轲之类的人并不少见。
况且燕国距离较远,朝廷对他们的管理相对宽松。
但即便如此,嬴子云看过奏章后也未显惊慌。
无论对方实力如何,他都早已有所准备,不过是引蛇出洞而已,只担心他们行动过于激烈。
沛县方面,韩信是他关注的重点。
韩信竟能调动超凡之力,令他略感意外;而那位被称为位面之子的刘邦,更让他不得不慎重对待。
相比之下,江东的局势是他最不放在心上的。
“项羽,不过是个胸无大志的小人物罢了!”嬴子云轻蔑地说道。
昔日天下的机会摆在项羽面前时,他未能把握住,如今追悔莫及。
但嬴子云不会再给他这样的机会。
历史上,项羽攻入咸阳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