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无意卖弄,只是兰陵随口问起,他随口答了一两句,却答得雅精妙,一下风头出尽,裴元浩就不够看了。
裴元浩出身京门望族,一心扑在权术钻营上,纵然幼时也曾师从鸿儒,但学问在争权夺利上无用,早就生疏了,是无法与偏居莱阳、用心钻研过儒学经典的温贤相比的。
也是这么一比较,兰陵越看温贤越觉得顺眼。
他虽然不如长安里的世家公子那般会说漂亮话,可学识渊博,气质清新,在他的身上嗅不到半点权力贪欲的味道,重要的是,他还长得那么好看……
人一直游到日暮时分,裴元浩实在受不了兰陵看向温贤的眼神,寻了个借口让人把温贤送回去,没好气道:“小地方来的就是小地方来的,没见过世面,看什么都新鲜。
”
兰陵默默凝睇着温贤离去的方向,马车早拐上了另一条街,连影子都看不到了。
她却好似被勾了魂,无心与裴元浩争论,只是揶揄:“那好歹也是你亲戚,转过身就这么说话,未免也太刻薄了些。
”
裴元浩面露不忿,抻了脖子还想再说什么,兰陵一摆:“得了,我今天也累了,不跟你磨牙了,走了。
”
反正来历名字都问出来了,这一回他肯定跑不了。
这要是寻常女子,碍于闺阁里的清规戒律,就算遇见了心上人,壮起胆子也只敢偷摸送些香囊环佩的小物件,断断不敢从家里溜出去见面。
可兰陵不一样,她天生傲视世间一切陈规旧则,自打与温贤初遇——不,是重逢,天两头寻各种会与他见面,两人虽然生活环境迥异,性情也差得远,可意外得投契,颇有些相见恨晚的意味。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兰陵耽于情爱,放松了对朝堂的控制,使得本已大好的局面开始急转直下。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那妖妃虽被除,可留有余孽,潜藏蛰伏,只等着时成熟,要跳出去反扑。
眼下,就是反扑的大好时。
当京最先出现关于李怀瑾和兰陵身世的谣言时,根本没有人当回事。
裴元浩正因为兰陵的‘朝暮四’而恼恨,又因为痛失所爱而情伤,失去了往日的警惕,赌气似得没管,可等他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想管时,谣言已经甚嚣尘上,再也摁不下去了。
那段时间是兰陵最狼狈的时候,出来进去总有无数恶意目光追随,各种恶毒揣测从沃土抽芽,迎风而生,转瞬长成参天大树,沉沉压在她肩上,打得她措不及。
最让她伤心的不是外面的流言伤,而是母后对她的态度。
那妖妃的余孽作乱,把她的身世翻了出来,借此攻击母后当年不守贞洁。
母后心里有鬼,无处申辩,就把气全撒在了她的身上。
指责她嗜权如命,还说都是因为她才会连累其受世人诟病,甩她耳光,骂她是贱人,对待她就像是对待宿仇一般。
兰陵一直都觉得,从她得李怀瑾旧部襄助,一改往日颓势,除妖妃,铲奸佞,使得局面扭转,到底为什么她会有这样的力量,那个时候皇兄和母后心里都是有数的。
可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