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卷1《我们的诠释》章5:我为我(前篇)节

首页
诠释,他们从头到脚、从内到外都是如此,永远是矛与盾的互戗。

    他们虽然都希望用新闻带给世界以光明,但按母亲的理解是“做事件最忠实的记录者”,以及带有少量的(而且也是以西方价值观为骨的)正当论调;可是对爸爸来说,在必要的时候应该对大众的心声作出让步。

    在一般的情况下两人的理念不会有任何矛盾,毕竟他们都是希求用职业去践行理想的人;但总有两人的价值排序不能兼顾的时候,所以这相互的内在执着就成了双方情感地震后令其不可弥合的大裂谷。

     在我看来,母亲并不知道她正在以一种非常霸道的方式对待她的家人、她的事业、乃至她所处的文化环境。

     她是很理性思辨。

    但她却企图让一切可以接触到她的人都跟她采用相同的认知方式,并且从不怀疑自己哪里出了问题——倘有人出面对她反驳,那她就会出全力,动用自己的理性把她的思考过程再度宣读一遍,而你是没法战胜一个比你更有理性的强辩者的。

     母亲崇尚独立。

    所以,她要求大哥学着独立生活,并且不因为大哥对此的任何举动而改变脸色——这让爸爸这个大男子主义的家伙都有些看不下去,觉得这样有些残忍——然而他从爷爷那里同样学到了男孩子就该默默忍受一切的教条,而且培养男孩子这样——也没什么不能接受的。

     一般来说,家里第二个孩子的降生会招致长子的强烈嫉妒,但对我的大哥来说就相反。

     我不仅是大哥孤单时的唯一玩伴,也是一个能让父母早些回家的充分理由。

     我的大哥大和是典型的胆汁质。

    他这种气质更多地来自后天——来自试图对母亲表达情感,却被母亲教导的理性方式压抑;来自父亲没什么规律可寻的巴掌;也来自他对父亲习惯性把话憋在心里的学习。

    大哥的情感系统直到少年期都非常脆弱,婴儿期更是常常因为照顾不周而哭闹——而这显然和父母混乱的养育规律有关。

    他唯一的发泄渠道就是……对我。

     在我的记忆中,我很熟悉大哥的各种情感,他高兴或是不高兴我都很容易能辨别。

    相比之下,熟悉母亲的情感花了我相当多的时间,在8岁成为被选召者那年我都还不能很好地分辨出她在不同表现下对应的感受——相对地这期间我察言观色的能力相当强。

     在大哥和大嫂交往以前,没人比我更了解我大哥,哪怕是加布兽也不行。

    除了极个别的秘密(后来我其实也能猜出他想保持什么样的秘密,比如他对大嫂的喜欢),他有什么事都是优先跟我说的。

    我跟大哥,我们是互相依偎的关系,因为我们的父母统统对我们很冷淡。

     爸爸是爱我们的。

     就像小天前些天对我说的,“爸爸很爱我啊。

    ” 并非多么富有亲近感的温暖,来自父亲的深沉的爱,那是可以被感知到的。

    但爸爸终究是个闷汉子,所以他给我和大哥,同我给小天带来的感受还是不同的,从他身上我们只能得到父爱,温柔的那个侧面永远也看不到。

     母亲呢?在我的印象中,永远都没有来自母亲的爱与温柔。

    这和小天对光产生的印象并不一样:小天感受到的是光对他在关系上的疏离,而我们的母亲对我们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