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章

首页
嘉宁帝望向书阁左首案桌上端正置放的墨绿铁剑,低沉莫名的声音自上书阁中隐隐传出,青天白日里头,竟硬生生透出冰冷的寒意来。

     天近黄昏,礼部后堂。

     龚尚书一整天都忙活着安乐寨诸事细节的安排,临到傍晚才起草嘉宁帝早朝上赐下的封赏,正欲下笔,急匆匆的声音在堂外骤然响起,他笔尖一顿,一滴墨汁便落在了明黄的卷轴上。

     “龚老兄,今儿个天气不错,明日又是休沐,陪我去楚馆里瞅瞅,躲在这个偏堂里忙活啥?”一人裹着身有些不齐整的朝服走进来,三十左右的年纪,相貌平庸,一双眼转得甚是灵活,乍一看时还带几分市井俗气。

     龚季柘年过五旬,铁板钉钉的两朝元老,性子耿直倔强,极少有人能让他难以应对,偏生面前之人天生一副死脸皮,领教数年,他倒也习惯了。

     “胡闹,本尚书长你几十岁,你恭称便可,休要每次来套近乎!楚馆那种地方,堂堂朝廷重臣岂可随意提起!”龚季柘拂袖,头疼地看着圣旨上的污渍,用笔墨极快带过,吹胡子瞪眼道,“再说安乐寨举寨招降,户部分列的赏赐不少,你哪来的闲心到处闲逛?” 来人为户部侍郎钱广进,龚季柘一度觉着,钱广进的父母倒是实在,给儿子取了个好名。

    作为大靖王朝最富有的商人,短短五年时间,这钱篓子便为自己在朝堂上铺了一条康庄大道。

     无其他理由,大靖立国的前些年施恩天下,没积下什么银子,嘉宁帝又是个好战的皇帝,每年征战便要耗掉大半国库,前几年打仗时缺银子,差点就要靠增收赋税来支援疆场。

     不过增收赋税这事在当年闹得很大,嘉宁帝旨还没下,一堆老臣子便跳出来哭天抢地地上书不可劳民,嘉宁帝头疼之际,巨富之家钱氏一族的新继任者将九成家底捐献国库,称得英明之主庇佑才得以攒下殷实家底,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方为正道。

     天子被拍足了马屁,兼钱家进贡的金银着实可称敌国,嘉宁帝一高兴,便破格将钱广进招入户部,让他位列朝堂。

    他倒也争气,入户部不过五年,便使得国库充盈,兼善于钻营,甚得帝心,一路扶摇直上,如今已是户部侍郎,管江南钱粮。

     即便龚季柘是个古板倔强的,也不得不承认钱广进虽粗鄙市侩,却是个挣钱富国的奇才。

     “龚老兄,守礼持重有什么用,您顽固了一辈子,啥子油水都没捞到,还不如下官这个户部侍郎。

    ”钱广进这个人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平时圆滑得很,却不知怎的偏偏喜欢和古板持礼的礼部老尚书抬杠,这在朝中也算是一件趣事。

     龚尚书眉头皱成了八字,极快地起草完诏书,将卷轴合拢,抬首不耐烦道:“你有何事,说吧,老夫没闲工夫陪你唠嗑。

    ” “嘿嘿,老尚书果真目光如炬。

    ”钱广进整整朝服,猫着腰靠近,一脸小心翼翼的样子,龚尚书瞧得稀奇,却不想钱广进一开口,便让他愣在了当下。

     “老尚书,下官今儿在朝堂上见赵副将提起太子妃后气氛着实古怪,太子殿下到如今未娶妻,难道太子妃位真是为帝家孤女留着的?” “糊涂,提起这事作甚!”龚尚书额边青筋毕露,粗声道,“你只管将封赏准备好便是。

    ” “老尚书,您也知道朝中大臣多是勋贵,像我这样以商入朝的可是从来没有,自然不比你们,下官对当年之事虽有耳闻,却不够清楚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