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他养的蜥蜴,”友寄小姐介绍道,“叫泰格,今年九岁。
另一只叫列恩,年龄不详,是老大。
”
一旁正在脱大衣的保镖插话:“现在又是我养的了,之前是谁说把它当亲生孩子看待的?”
友寄小姐拎得很清:“看待归看待,但严格地说我其实很少记得喂它吃饭,抱歉。
”
小蜥蜴懒散地撇了一下尾巴。
它看起来似乎倒是没有很在意。
至于如今不差钱也不差时间的咖啡馆店长,当然也有养一个亲孩子的想法。
目前的倾向是希望有一只猫咪,但这个计划也迟迟没有落实。
“总觉得家里约等于有猫,所以就算了。
”她疑似在内涵谁,“我不打算主动去买,如果有缘能捡到,那才会考虑收养。
”
除此之外,客厅的墙上还挂着一副书法墨宝与水墨画,以及一张在写真馆拍摄的双人合照。
友寄小姐说:“这两副字画是中国的朋友送的,之前他在这里住过一段时间,字是那时候的礼物,后来我们结婚的那几天他问想看他画什么。
我随口说家里有蜥蜴,那这次就画可爱的毛绒动物吧……于是他画了这一幅。
”
只见墨水巧妙勾勒出的细枝上,两只小小的银喉长尾雀紧挨在一起。
它们都身材圆滚滚,羽绒雪白肥沃,几乎由一个圆圈形成。
眼如黑豆,栩栩如生,两爪又短又细地抓着树枝。
一只歪头盯着画外的人,一只眯着眼靠在同伴身上犯困。
主持人:“真的很可爱啊,好贴心的新婚礼物。
这两只小鸟是在比喻二位吗?”
友寄小姐:“如果是的话,那他是在睡觉的这只。
”
精装裱好的合照则与可爱的氛围截然不同。
那是欧式复古的样式。
就像每一个有头有脸的家族合照一样,照片里的年轻女士正坐在一把洛可可式风格的酒红色椅子上,身着一条长裙:奶油色,绣着蓬软的荷叶边,泡泡袖。
头戴一顶别着羽毛的同色系宽沿帽。
这在二十世纪时兴的款式让其颇具欧洲古典的风采。
女士的坐姿却相当放松,一边的手肘稍微屈起,闲闲地搭着椅子扶手。
袖口露出半截纤细的银色手链。
而在她身侧,则端正地守着一位穿着黑色西装三件套的高挑绅士,一手拎着手杖,轻笑地看着镜头。
“这是有点早的照片了。
”友寄小姐却解释说,“大概在五六年前,那时我第一次和他一起去意大利旅游。
刚好有个写真馆在办活动,我心想也该留个纪念,就拉着他去凑了个热闹。
”
节目组尽职尽责地拉近一个照片的特写。
主持人喟叹:“很漂亮的裙子,虽然是欧洲的风格,但也很适合您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