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大体上还是按照旧时拿份儿的方式分,大角儿会拿多点,蹭上角儿在的场次,大家的收入也能水涨船高。
所以大家对这种情况其实态度也微妙,因着大多数观众都是为了叶答风来的,如果没有叶答风,这些演员赚的可能没如今这么多。
可因为都是为了叶答风来的,叶答风一不在,就无人捧场,他们又会产生一种自己能力不行的挫败。
以前老板还试图让叶答风在这儿多演几场,但叶答风确实抽不开身。
他现在有许多别的工作,要经常去外地演出,去一些晚会,偶尔还会上一些综艺。
坚持每周都来,是因为在大舞台上说相声与在小剧场里说不同,小剧场里说,能得到观众的实时回应,锻炼演员随机应变的能力,何况相声最早的时候就是撂地演出,面对面讲给人听,是一种没有距离感的艺术。
叶答风怕自己久不在小剧场说,会逐渐忘了这门手艺最开始该有的样子,把相声说成了脱离群众高高在上的东西。
其他演员讲自己能力不行水平有限,实际上是把责任都揽到自己身上,陈铃和叶答风关系亲,不用怕什么说错话得罪人,他直接说:“那倒也不是的,我不敢说自己欣赏水平多高,但我认为能在这里说相声的,水平都不会差到哪里去。
我说实话,叶老师当然也说得好,但很多人是为了他的脸来的。
”
这话没说错,叶答风的粉丝群体里乌泱泱的一堆美少女。
有位演员道:“也不是这么说,其实就算是为了脸,那人家来了之后,也得听得进去才能持续地捧场。
何况如果原来有人是对相声不感兴趣的,但因为垂涎叶老师的容貌,以此为契机一头扎入相声的世界,那也是一件大好事。
”
陈铃:“您说得也有一定的道理,我也不是贬损我哥,但如果他已经把他的粉丝转化为相声的观众,那么这些人就不只会听他一人的节目。
说到底还是没有。
不过我认为这不是众位水平的问题,实在是今天的观众可选择的娱乐活动很多,更快更刺激的东西多了去了,再加上现代人时间都很宝贵,连语言类的喜剧节目大家都更爱听只有几分钟的脱口秀,大家都追求短平快,老东西都慢悠悠的,确实没什么优势。
”
“这也不是一朝一夕能解决的事。
”
相声是娱乐方式贫乏的年代诞生出来的产物,逐渐跟不上时代也是料想之中的事,也不只这一门艺术如此,很多传统的曲艺甚至民俗活动都面临相同的困境。
在说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时候大家都会把这些内容拉出来遛,但平日里真正去欣赏它们的人实际很少,慢慢的,这些艺术就都被束之高阁,成了众人眼中虽不明但觉厉的“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