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八回 谈先天贞一妙理 除魔根不二法门

首页
去病根之道,先正其心,使诚其意。

    而病根自断也。

    其病根之不断者,由心意之未正也。

    心意未正,偶发一念,虽不曾饮,而此意已欲饮也;虽不曾通,而此情已欲通也。

    先时原无此想,因感外而动内,犹水中之月,岸石激水,水动则月亦与俱动,虽无其实,而形影已摇也,真道不可得也。

     欲求断根之法,儒有非礼勿视,非礼勿动,见如不见,闻如未闻;释有忘人忘我忘众生之语;道有视之不见,听之不闻之说,此皆可以锄酒色之病根也。

     至于财字难言矣,有因道缘未就,而暂作计较者,有因身家甚穷,而姑求生活者,其势不得不然。

    尚有略迹原心之例,其余若讲门面者,有讲声势赫奕,衣服饮食者,有讲田园庐舍者,以及奇技巧淫者,常在石场利数中打滚,屡于算盘斗秤内苛求,既欲求名求利,又欲成仙成佛,这个样儿也来学道,岂不可笑曰至于气字,人人未平,刚气谁人有?正气谁人养?不过使一切净气躁气血气俗气,或于貌上流露,或于言中争胜,或于事中争强,或于忿中逞雄,认气不认理,要有浩然之气哉!如此等人,也来学道,岂不可笑!此等病根,欲求断绝之法,儒曰:“不义之富贵于我如浮云。

    ”又曰:“持其志勿暴其气。

    ”释曰:“不受福德,得成于忍。

    ”道曰:“悉破吝贪,慈心下气。

    ”此皆可以除财气之病根也。

     以上四端,欲斩断病根,必正其心念,儒在乎醒,释在乎觉,道在乎悟,能醒能觉能悟,则天下事看得透彻也。

    重阳先生说除病之理已毕。

    马丹阳、孙不二又问打坐之工如何用法。

    重阳先生曰:“静坐忘情,止念心死神活,厚铺坐褥,宽解衣带,于子时向东微微盘膝打坐,握固端身,叩齿咽津,舌抵上颚,耳以反听,微开其目,以垂眼帘,以神光返照于脐下,故曰玄关。

    静坐之工,须止妄念,有一毫妄念,则神不纯阳,而功难成也,又要忘情,情不忘则心绪不宁,道亦难成也。

    厚铺坐褥者,使可耐坐而身不倦也。

    宽衣松带者,使气得以行住也。

    子时者乃阳气发生之时也。

    而向东者取生气也。

    盘膝而坐者,收养神气也。

    握固者,即拳手以两拇指掐第三指,为忘形也。

    端身直脊者,使两间通达而气不拥塞也。

    唇齿相叩,使重楼无耗气之患。

    口乃气窍,口开则气散,故宜闭之耳。

    返听者,耳通精窍,遂于音声,故返听而不闻。

    微开目者,使不生于黑暗也。

    目为神窍,目伤于色,神从色散,全开则神露,全闭则神暗,故半垂帘也。

    目光自玄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